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按照贫困户的收入来源、财产状况、家庭劳动力等因素将其分为极贫、次贫等层级,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古代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还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如政府资助贫民春耕的种子。

——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1601年的“济贫法”,是英国社会福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件。它实际上是都铎王朝在不同时期针对贫民制定颁布的各种有关法律的汇编。

其主要内容是:地方教区负有救助贫民的义务;国家开征救贫税,作为各种济贫活动费用的专项开支……法令推广在伦敦首先实施的感化院制度。

——摘编自卢海生《试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济贫法的调整》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政府一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持不干预态度,人们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政府没有义务为了帮助穷人改变市场竞争和淘汰法则。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人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应该介入社会福利事业。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的扶贫思路并说明其当代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世纪英国济贫制度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01年“济贫法”出台的主要社会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30年代前后美国政府对待贫困问题态度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贫困问题的认识。
2019-07-0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高考(通用版)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卷: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庞。
——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
材料二 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1876 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丝、茶、瓷器、绸缎、铜器、雕花器和景泰蓝等。1889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正中可见“大清国”三字,门口对联有“中国有圣人”、“此乡多宝玉”字样。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中国村内的中国戏院,带有明显西方风格。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中国馆是满族王公住宅的复制品,摆有中华圣母像。“中华圣母”着慈禧太后服饰,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圣母左手抱着中国服饰的耶稣。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西湖48景相册等获金奖,另有中国绘画作品42件,包括唐朝吴道子、宋朝马远、明朝唐伯虎等人的作品。
——摘编自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
材料三 世界博览会主题概览
时间
主题
时间
主题
1933年
一个世纪的进步
1982年
能源:世界的原动力
1935年
通过竞争获得和平
1984年
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1937年
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
1985年
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1939年
明日新世界
1990年
人类与自然
1958年
科学、文明和人性
1998年
海洋:未来的财富
1962年
太空时代的人类
2000年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1964年
通过理解走向和平
2005年
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1970年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2010年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974年
无污染的进步
2015年
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博会上中西展品的特点,并分析中国展品特点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和20世纪世博会所体现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专家指出:“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1)近30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材料二

2009年2月12日《环球时报》第六版转载了一篇韩国《中央日报》2月11日的文章,原题是《中国拯救资本主义?》,其中一段写道:中国网民最近热衷转载一篇独具特色的文章,跟帖无数,引发很大反响。文章大意如下:1949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979年,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救中国;1989年,只有中国才能救社会主义;2009年,只有中国才能救资本主义。 

(2)材料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背景,但文中引述的这段网文并不完全准确,指出其中表述最不准确的一句话并加以改正。      

材料三

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摘自201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3)为了稳定经济的发展,材料三中重申了哪些经济发展战略为实现共同富裕,全会提出了哪些建设性主张?   

材料四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担,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 

2018-09-2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就愈有利于社会。……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要干涉,利己的润滑油使经济齿轮几乎以奇迹般的方式来运转。不需要计划,不需要国家元首的统治。市场会解决一切问题。

——摘自【英】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材料二   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资本主义最严重的经济病症是失业,而失业的原因在于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由于这种不足是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产物,因此要扩大有效需求,就必须依靠市场以外的力量。为此,他提出由政府实行赤字预算、适度通货膨胀、压低银行利息率、福利措施在内的一系列解决办法。

——摘自严志梁《现代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简析》

材料三   美国在参战前的1940年,联邦政府的科研拨款仅为7400万美元,1952年达18.2亿美元,1965年升至130.1亿美元。国家对科研的拨款占全美科研费用的之二。……除科研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社会保证开支在战后年代也大为增加,各种保险、保健形式的福利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60年代一般为15%,70年代已接近20%。……日本在1948——1949年两次制订了“经济复兴五年计划试行方案”,1951年又编制“自立经济的三年计划”。法国从1947年“莫内计划”起,已编制过7个中期经济计划。

——摘自王斯德、钱洪主编的《世界当代史(1945——1991)》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中的两种经济理论各自出现的社会背景及其基本主张?
(2)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经济学有异曲同工之处,概括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策发生的主要变化?指出其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
2019-03-0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青山学校高一岳麓版必修二第十二周周末自测题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自秦汉以来,地主阶级带有明显强权掠夺性的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沦为佃农,并与佃农形成了一种主从、良贱的关系。到明清时期,更多的土地兼并以经济手段实现,当时缙绅富商积累的巨额资金,最有利的出路即购田买地。同时宋元以来贬抑佃农地位的法律条文已被废除。在土地经营活动中,也出现了大量使用雇工经营的现象,然而,由于雇工经营存在着“亏本折利,不数年家资荡尽”的情形,多数地主仍选择了租佃方式。明清时期地租形式也开始了向定额租的全面转化,在这种关系下,“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佃农也有了一定的承退佃自由。同时,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权属复杂化的“一田二(多)主”现象广泛出现。取得佃权的农户可以将土地转租他人,地主不得干涉佃权转让。

——摘编自耿元骊《帝制时代中国土地制度研究》

材料二

英国自中世纪开始,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为合理安排城市布局,原属于地产权人的土地发展权,开始逐步受到政府的管控。1922年英国政府制定了《城市规划法令》,在一定程度上将土地发展权部分地控制在手中。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数量增加、城市化和工业化加快造成优质农地大量流失,而且危害了农地的生态环境,同时土地所有权的绝对性、独占性与土地利用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英国于1947年颁布《城乡规划法》,开始实行全面的土地发展权“国有化”,所谓土地发展权国有化是指一切私有土地将来的发展权(亦即土地变更使用类别之权)移转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独占,私有土地仍然保持私有。英国设立土地发展权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对土地开发进行有效控制的机制。该法实施后,英国开发土地速度减缓,极大防范了对城市郊区土地的蚕食,对土地发展权制度的建立,丰富了土地权利体系内容,推进了土地权利体系法制建设,解决了传统上土地所有权的独占性与土地功能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但是土地发展权国有化导致了土地交易的地下化,土地隐形市场活跃。原私有土地所有权人在失去土地发展权的同时没有得到任何补偿,保护土地的积极性不高;土地开发商因此增加了负担,无形中提高了土地市价,土地发展权国有化使土地市场发生闭销,阻碍了土地的正常使用。1952年,保守党执政后,废止了这一制度。

——摘编自刘国臻《论英国土地发展权制度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土地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土地发展权国有化确立的历史背景,并说明其影响。

2018-04-20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的苏州是经济较为兴盛的城市,举办慈善的传统非常浓厚。生于斯的冯桂芬很早就有参与慈善的记录。1833年,江阴“淫雨猝至”,“禾尽坏”。作为知县幕友的冯桂芬,发动绅富举行“捐赈”,募集制钱八万余串。1860年,太平军政占苏州,冯柱芬避居上海。受西学与社会形势的影响,冯桂芬认为民穷为匪,是地方“不教不养”的结果,提出改革传统慈善:摒弃对受助对象的道德操守求;各地广建善堂(养老室、读书室、严教室等);官府订立制度,由绅士管理;将从事赌博、斗殴之人收入“严教室”,令其从事耕田、种菜等工作;设“化良局”,专收妓女,“择老妇诚朴者教之纺织,3年保释”。冯桂芬并未将它停留在纸面上,而是努力付诸实践。1871年,冯桂芬父子创办苏州洗心局(类似后来的惩戒所)。随着维新运动的,冯氏慈善事业一度衰落。

一一摘编自王卫平《晚清思想家冯杜芬近代慈善理念的确立及其实践》

材料二约翰:D:落克菲勒(1839——1937)是美孚石油公司的创办人,也是美国伟大的慈善家。与传统慈善相比,他的捐赠偏重于社会公益,并采取科学化、有组织的管理方式,在促进美国教育、医疗以及改善贫穷落后、促进社会公正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教育是溶克菲勒首先捐赠的领域,芝加哥大学是其一次重要捐赠。1884年,洛克菲勒资助了亚特兰大的一个黑人女子大学,还助其他教派建立学校,甚至天主教。由于担心捐赠会助长懒惰、破坏新教不劳不食的原则,他的捐赠具有很强的原则性。如捐赠的钱必须放在学校的基金会上;若发现所捐赠的钱未被好好利用,就将其投入其它社会团体等。为改善全世界穷人的生计,191万年,他创办了落克菲勒基金会,使美国乃至整个世界深受其益。1915年,他在中国建立了协和学堂(即协和医院)

一一摘编自黄鹂《浅析洛克菲勒的慈善思想和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传统慈善相比,19世纪中期冯桂芬慈善思想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克菲勒家族、冯氏家族慈善实践结果不同的原因及启示。

2018-04-1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科技创新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引用贝罗克的计算数据

材料二下图为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表

年份木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太阳能
1850年0.750.250000
1900年0.250.650.10000
1950年0.080.500.370.0500
2000年0.020.210.390.200.100.08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1750—1900年间中国和西方国家制造业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50年以来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特点,据此分析导致其演变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信息,谈谈你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5—18世纪中期在欧洲流行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一七七六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废弃了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

—努松著《重商主义经济学》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

材料三袁志刚在《从里根新政看中国未来的经济改革》,中指出:如果我们讨论克林顿时期的经济繁荣,则不得不提到美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里根新政。因为克林顿时期的美国新经济正是里根新政在九十年代经济政策上的延续和私人经济的继续发展。自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经济已经被凯恩斯主义统治了四十余年。经过长期的需求管理,美国经济拥有一个庞大的政府,并随时遭受其看似合理的管制和调控。可是,长期的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并没有带来良好的经济表现,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美国经.济出现了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同时上升的滞胀情况。尽管如此,战后开始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丝毫也没有减弱。

1981年里根总统在就职演说中强调,“在当前的危机下,政府并不是解决我们问题的办法,而正是问题本身。”其“经济复兴”计划概括地说,就是“三砍一稳”,即大砍联邦预算开支,大砍个人与企业的税率,大砍政府下达给企业的各种规章条例,以及要求制定一项稳定的货币政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两种经济思想中政府作用的主要差异;概括它们对不同时期的英国发展分别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欧洲国家的经济结构特点,并分析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归纳里根经济改革的背景;并分析里根政府与罗斯福政府在解决经济危机策略上的发展性变化。

2018-02-21更新 | 84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2016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材料三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月收入5080200
儿童津贴13.013.013.0
其他津贴50.130.10
纳税0-7.9-43.8
国民保险-4.5-7.2-18.0
实际收入108.6108.0151.2

——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材料四(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及主要的社会福利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变迁对我国有何启示。

2017-11-22更新 | 229次组卷 | 3卷引用:同步君 人教版 必修2 第6单元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B卷

10 . 通过发明创造,人类不断地实现跨越,跨越了海洋,跨越了天空……。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材料二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自制载人动力飞机试飞成功,轰动了全世界。冯如誓言:“吾闻军用利器,莫飞机若,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苟无成,毋宁死!”经过在美国10多年的实践和学习,冯如成为一名出色的机械师和发明家,1912年8月25日,广州燕塘人头攒动,天气晴朗,冯如驾驶中国人本土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凌空而上,在天空中操纵自如,地面掌声不绝于耳。

——《中国航空报》2012年8月28日《苟无成毋宁死:中国航空之父冯如殉国一百周年》

材料三1981年初,经过十年的研制开发,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一一哥伦比亚号终于建造成功,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用于在太空和地面之间往返运送宇航员和设备的航天飞机。1988年11月15日,苏联于莫斯科时间6时在拜科努尔发射场使用“能源”号大型通用运载火箭把航天飞机“暴风雪”号送入太空。这是苏联经过多年研制、试验后首次发射的大型实用型航天飞机。一一百度•百科•航天飞机

材料四中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2012年9月25日正式入列海军。辽宁号的启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现役航母的国家,也是最后一个拥有航母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众所周知,辽宁号是从前苏联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母改装而来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指南针发明于什么时候?简要说明它的发明与“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之间的历史关联。

(2)材料二中冯如发明制造飞机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3)材料三中美苏两国争相研制航天飞机的时代背景是什么?给世界局势带来了什么影响?

(4)材料四中中国拥有航空母舰的事实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不可想象的,为什么?辽宁号入列中国海军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