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1 .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启航,新“太空出差三人组”(其中一名为女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三号飞船,开始了为期183天的太空之旅。中国的太空探索事业运用了新科技革命中的
①电磁学原理②航天技术③力学定律④信息技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 . 关于三次科技革命,有学者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科技革命的特征,第一次科技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科技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下面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特征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三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B.“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生产的推广和应用
C.“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D.“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蒸汽机和机械革命

18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生产力迅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强国,随后英国加紧拓展海外市场;1815年英国打败法兰西第一帝国,由此掌握世界霸权。
19世纪,电力和运输革命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后,资本主义工厂在德国全境得到普遍发展。19世纪末,德国加入了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20世纪,电子和信息革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新科学技术革命开始了。美国在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美国通过第三次科技革命成为资本主义超级大国。

根据上表提取准确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4 . 二战以来,科学研究出现一种新模式——“大科学”,它研究目标宏大,对资金、设备和跨学科要求更高,远超普通企业的承受能力,只能由大型企业、政府、甚至多国政府资助和组织。这一现象
A.适应了现代工业发展需要B.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技术的垄断
C.表明企业成为科研的主体D.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20世纪以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十分引人注目。2016-2017年,计算机顶级人工围棋程序“阿尔法狗”(AlphaGo)击败了世界围棋顶尖棋手。2021年12月,浙产超导量子芯片“天目1号”“莫干1号”首发,它们可应用于经典计算机可能解决不了的前沿问题。由此可知
A.人类的智力水平已不如电子计算机
B.计算机程序发展已对人类构成威胁
C.电子计算机推进了人类信息文明发展
D.计算机系统可以代替人类各种智力活动
2022-01-12更新 | 4361次组卷 | 39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在战后推行“国有化运动”,先后将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能源、交通运输和金融等方面的重要企业收归国有,使政府增强了千预经济的能力。同时,还创建了有工人参加的“企业委员会”、扩大了“社会福利制度”,标榜“社会国有化,享受社会化”,以缓和经济矛盾。在1948年一1951年间,法国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共达27.06亿美元,它对法国经济的重建起到了“输血”的作用,而在法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又为法国日益增多的工农业产品开辟了一个可以在其中自由流通的有两亿多人口的销售大市场。据统计,从1958年一1973年,仅法国农产品对共同体其他国家的出口就从2.23亿欧洲计算单位增加到40.83亿欧洲计算单位,增长了17倍以上法国政府调整了科研机制使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同时增加研究与发展经费,为科研提供更多的资金。在发展国内科研的同时,法国政府有选择地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国内科研与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承认非公有经济的客观存在,统筹兼顾五种经济成分,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同时,协调劳资关系,帮助私营工商业克服生产经营的困难,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到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生产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人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各经济成分发展的政策措施,党和政府在强调统一介绍和稳定就业的同时,进行多样化就业、失业的管理,确定了除失业保险外,老年、工伤、生育、遗属等基本保险项目,建立起劳动保险制度。

——摘编自宋玉军《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就业政策的调整与应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法国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法国经济发展的异同。
2022-01-11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部分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四)文综历史试题
7 . 二战后,法国财政部定期对企业进行商情调查,提供有关价格、生产、外贸行情方面的信息;财政部的预算司则对6~18个月的经济形势作预测,以此作为年度预算的依据;预算司还对财政、税收、金融、就业、工资、社会保障和国际环境进行研究,制作宏观计量经济模式,提出政策建议。这反映出二战后的法国
A.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B.国有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
C.实行国家调控下的市场经济D.大力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8 . “1951年以后,英国先后颁布了国民救助法、国民卫生服务法等,进一步完善了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福利体系;联邦德国于1957年颁布《农民老年救济法》,开始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1972年建立农民医疗保险体系;1952年,法国为农民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60年将医疗保险覆盖到农业从业人员。”二战后西方国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定
A.旨在恢复生产,刺激社会消费B.以社区为基层自治的主要平台
C.以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为基础D.有利于英国走出“滞胀”的困境
9 . 1956年,美国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工人首次超过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达到总工人数的50.1%;到1990年代中期,白领工人比重已上升到83%,而蓝领工人仅占17%。这反映了美国
A.科技进步促进了产业结构变化B.新经济出现后发展的步伐加速
C.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激化D.第三产业已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以下为二战后世界经济史上的重要事件:

1945年,法国大力实施煤矿、航空、电力生产国有化政策;

1958年,《罗马条约》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

1965年,苏联实施新经济体制,利用经济杠杆刺激企业改善管理;

1971年,美国政府被迫宣布美元贬值;

1974年,联合国通过“七十七国集团”起草的《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

1975年,欧洲共同体与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46个发展中国家签订经济、贸易协定;

1983年,第七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集体自力更生宣言》;

1993年,中国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


从材料中选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事件,围绕世界经济发展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论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