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B.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D.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2023-01-19更新 | 676次组卷 | 97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互会成员国对外贸易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时间与西方工业国的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     
1963年19%12%
20世纪80年代27%—33%14%—17%
A.东西方国家关系逐步趋向缓和
B.战后国际经济秩序完成重建
C.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D.经济全球化的障碍已经清除
3 .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逐步开始对经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尤其是农业方面,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改义务交售制为农产品采购制以及大规模开垦荒地并种植玉米作物。这是
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C.赫鲁晓夫改革D.勃列日涅夫改革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宣告了自由放任经济理论的破产。经过“罗斯福新政”的实践和凯恩斯的理论创新,战后欧美国家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20世纪80年代,面对“滞胀”局面,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进行大调整,出现了一股强劲的私有化浪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伴随着各种救市措施的出台以及国家干预与监管的恢复和加强,国有经济的比重又在明显的恢复当中。

——摘编自刘儒《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发展》

材料二   西方经济学家侯兰得·汉德认为,苏联在五、六十年代曾发挥过积极作用的体制,到七十年代已黯然失色,八十年代将面临失败。苏联当局要想摆脱困境,必须在体制上进行改革。改革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即维持现行政策勉强摆脱困境的方案;回到中央集权的“保守”方案;非中央集权化的“自由主义”方案。

——摘编自陈陶《西方经济学家论苏联经济改革发展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实质。
(2)材料二中“发挥过积极作用的体制”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种方案”在战后苏联的具体实践。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战后欧美与苏联经济政策调整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先后有多位领导人进行改革,有人评价其中某位领导人“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该领导人是
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D.斯大林
6 .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他将改革的重点放在
A.农业方面B.工业方面C.基础设施建设方面D.投资方面
2020-07-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是
A.“废除余粮收集,拥护固定粮食税”
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C.“开垦、开垦、再开垦”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2020-07-13更新 | 208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8 . 戈尔巴乔夫曾被老代苏共领导人寄予厚望,希望他“尽全力将苏联带出困境”。但不幸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却以苏共下台、苏联解体而告终,造成“20世纪最严重的地缘政治灾难”。戈氏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B.片面发展军事工业
C.未敢突破斯大林模式D.偏离社会主义道路
9 . 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在于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应用于现阶段的实践,把它同我国特殊条件尽可能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此,南斯拉夫
A.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B.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进行“新经济体制”改革D.建设“福利国家”
10 . 结合如图,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

A.工业方面B.人才培养C.农业方面D.地方建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