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0 道试题
1 . 1918年匈牙利、波兰成立共产党,1919年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工党改名为共产党,1921年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共产党相继诞生。这些政党都加入了列宁创建的共产国际。这体现出(     
A.共产主义运动取得全面胜利B.大多数国家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C.民族民主革命进入新的阶段D.十月革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2 . 如表为1977—1982年苏联主要进口商品所占比例统计数据(单位:%)。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苏联(     
年份机器设备燃料电力化学制品、肥料、橡胶木材、纸及其制品纺织原料及半成品食品及原料
1977年38.13.64.41.82.620.8
1979年38.03.84.71.51.921.9
1981年30.23.65.21.81.727.7
1982年34.44.64.41.51.623.7
A.国家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B.仍未突破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局面有所改善D.市场化的改革导向已初现端倪
2024-01-3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江苏常州·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20世纪60年代,苏联宇航员除获得政府颁发的勋章外,还获得物质奖励,包括家用电器、生活用品、短裤、袜子等。勃列日涅夫的工作日志中也记录“收到一件运动服,轻工制品。”“阿根廷总书记寄来一件毛皮夹克上衣。”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调动社会资源保障军工B.民生问题制约社会发展
C.国民经济建设停滞不前D.与新兴国家的关系密切
2024-01-26更新 | 246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安徽专用)-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波峰、波谷反映一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的最大值、最小值,一般为正值、负值。落差是一个周期内波峰与波谷的差值,反映一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的幅度,通过综合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经济周期的波峰、波谷、落差可以明显看出经济波动的剧烈与平缓状况。总的来说,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比以前更加温和,有的学者称之为“被烫过了的曲线”(如图3)。



1886- -2002 年美国GDP增长率波动

——摘编自【英】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等

材料二   19281937年,苏联经济发展速度年递增16%;19171940年,国民收入增长了814%,年均增长率高达9.6%,而同期美国GNP只增长了68%,年均增长率只为2.3%。19811985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工业产值、农业产值、投资额、社会劳动生产率分别为3.2%、3.6%、1.0%、3.7%、2.7%,19861990年分别为1.8%、2.6%、0.5%、0.3%、2.0%,1990年分别为-4%、-1.2%、-2.3%、-19%、-3%。

——摘编自杨荣、季正矩《经济建设的成败与苏联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1917—1940年苏美两国经济均出现增长的相似因素,并对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周期波动为“被烫过了的曲线”进行解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81—1990年苏联经济发展的态势及其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60年代,南斯拉夫在进行改革时强调,工人自治不仅在简单再生产领域,而且扩展到扩大再生产领域;不仅在企业范围内进行,还扩大到社会各个部门;逐步放弃国家经济职能,由直接生产者取而代之。据此可以推断,这场改革(     
A.埋伏着失败的危险B.推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意在下放经济管理权D.开启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所示是1956—1975年苏联国民收入与基建投资、固定生产基金的年均增长率(单位:%)情况。这反映了该时期的苏联(     
项目1956—1960年1961—1965年1966—1970年1971—1975年
国民收入9.15.77.25.7
基建投资12.46.17.66.9
固定生产基金9.59.68.08.7
A.偏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B.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C.突破了传统模式的束缚D.市场在经济中作用凸显
2023-10-17更新 | 56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3·安徽合肥·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西方学者认为,苏联前期建立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基本上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但是在实现现代化时,不仅没有推动国家快速转型和发展,反而成为一种桎梏,到后期愈来愈僵化和保守,从而导致它的崩溃。这种观点(     
A.全面肯定了苏联模式B.片面分析了苏联解体
C.整体建构了苏联历史D.全盘否定了苏联改革
2023-10-11更新 | 344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
2023-08-16更新 | 363次组卷 | 56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河西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趣味竞赛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5830日,麦克阿瑟以盟军最高统帅名义进驻日本,其制定并实施了包括解除武装、惩办战犯等一整套“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改革,如基本人权、议会制度、和平经济等,以清除军国主义对日本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大力压制体现军国主义及侵略精神的制度。……194810月,美国国家委员会通过《关于美国对日政策的建议》,主张美国政府缓和惩办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政策,复兴日本经济。美国政府接受了该建议,此后的日本顺利踏上了美国的同盟战车,逐渐成为美国亚太战略的基石。

——摘编自《中等大国的战略选择-以日本为例》

材料二   战后初期,按当时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看法,由人民民主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过渡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这种人民民主道路基本上反映了东欧各国的实际,而且有很大的包容性,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经过政治经济改革,多种所有制并存且互相竞争,各民主党派组成联合政权,团结了最大多数人。到1947年前后,东欧各国的经济已经达到或接近战前的水平,政治民主也呈现勃勃生机。然而,随着冷战的爆发,苏联迅速放弃了允许东欧国家自主探索民族化道路的政策,要求这些国家完全按照苏联模式建立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

——摘编自《前东欧国家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后初期日本改革的背景,并简析美国对日政策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初期东欧人民民主道路的特点。
2023-07-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苏联二战后经济发展状况统计数据表(表格中数据为年均增长率,单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苏联(       

时期

国民收入

工业

农业

1966—1970年

7.7

8.4

4.2

1971—1975年

6.3

7.4

0.5

1976—1980年

4.3

4.4

1.7

1981—1985年

3.3

3.6

1

A.经济总量出现不断下降趋势B.经济结构比例失调
C.国民收入与工农业同步发展D.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2023-07-0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