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根据下列材料和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地计划经济,建立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材料二: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这种高度集中地计划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地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材料三:从美国爆发的危机,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演变为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这场危机持续时间也相当长。直到1933年,美国等国才陆续走出危机阴影。危机的破坏性特别巨大,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资本主义世界笼罩在空前绝望的情绪中,甚至有人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有什么特点?首先发生在哪一个国家?罗斯福总统采用怎样的模式来应对经济危机?
(2)根据材料一、二苏联的斯大林模式有何特点?你认为斯大林模式有什么弊端?
(3)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对此,苏联有那三位领导人先后进行了改革?
2016-11-18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江西靖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 . 近代以来,工业化浪潮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因素引起的,其中包括优越的自然资源。富有创造力的工匠在先前的科学发展基础上实现了更大的技术创新。同时,致力于经济发展的政府也通过鼓励新发明、新贸易和银行体系的种种法规支持了工业化的进展。

——据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

材料二   1929年4月,苏联在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决议中提出,“根据国家工业化、加强苏联国防力量与不依赖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总方针,工业基建投资主要用于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它要占全部工业投资的78%”。到一五计划结束,苏联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28年的48%上升到1932年的70%。

——据陆南泉等《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1)任举两例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出现的技术创新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联工业化有何突出特点,并说明苏联“一五计划”取得的建设成就。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对手的垮台使美国处于一种独一无二的地位。它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材料二:1997年6月,西方八国首脑会议在美国丹佛召开。东道主克林顿给每位客人定做了一套牛仔服,让他们乔装打扮出席宴会。德国总理科尔和法国总统希拉克不领美国总统的情,坚持要自己选择服装。对此,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牛仔服事件说明欧洲人的腰越来越硬了,欧洲人越来越自信了。

材料三:2012年10月25日,四十一年前的今天,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通过联合国加入了世界体系,逐步走向一个在国际制度下发挥作用的国家。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建设性地参与了重大国际问题的磋商、谈判,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中国为推动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消除国际上的贫富不均,努力缩小南北差距,作出了显著贡献。

材料四:今天的世界已发生巨变,从单极向多极演变的世界,更需要规则,更需要加强像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这样的多边机构的规制和管理能力。让联合国发挥更多且更坚实的作用,是大势所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对手的垮台”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导致了何种国际格局的终结?

(2)阅读材料二,你认为制约美国独霸世界的力量有哪些?(至少两点)

(3)依据材料三的信息推算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哪一年?为什么今天的中国能够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4)材料四说明当今国际格局的特点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什么?

2018-01-1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