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87年,戈尔巴乔夫改革以抽去民主的阶级内容、放弃对政权的控制、实行政治多元化为荣,但事实上却造成了人民生活困难和信仰危机。分析可知,该改革存在的根本方向性错误是(     
A.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B.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
C.仅仅关注美苏关系的缓和D.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2023-07-19更新 | 127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53年起,苏共开始逐步调整农业收购制度,即降低义务交售制比例,提升国家采购比例。1961年,苏共又决定将农产品的采购方式改为合同订购,合同外的剩余农产品由消费合作社按地方市场价格向农庄购买。材料表明当时苏联(     
A.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B.旨在改革不合理的分配制度
C.试图调动农庄的生产积极性D.改变了集体农庄的生产体制
3 . 据统计,1973年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1983年、1984年和1985年,苏联食品和食品原料的进口额分别占进口总额的20.5%、22.5%和21.2%。据此可推知,当时的苏联
A.国民经济畸形的状况日益加剧B.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C.成为国际粮食市场最大购买国D.农业改革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4 .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所做的总结报告中提到党中央委员会在几次全体会议上已经揭露了农业领导上的严重缺点和错误,并提出要干部们注意减少生产中所花费的劳动。据此可推知,苏共二十大后赫鲁晓夫会
A.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B.取消集体农庄制度
C.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D.放松对农业的控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重新整顿农村经济关系,放松对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管制,推行租质承包制。但粮食产量连年下降,戈尔巴乔夫的个人支持率也下降至16%。这明当时苏联
A.国民经济结构已趋向合理化B.改革获得了农民的大力支持
C.改革仍以行政干预手段为主D.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积重难返
6 .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是
A.“废除余粮收集,拥护固定粮食税”
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C.“开垦、开垦、再开垦”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2020-07-13更新 | 212次组卷 | 24卷引用: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1965年10月,苏联政府通过《社会主义国营生产企业条例》,决定实施“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在经营和生产上的自主权,加强经济杠杆和物质刺激的作用,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新经济体制的实施
A.是列宁时期经济政策的再现B.使苏联摆脱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C.丰富了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D.反映出苏联以重工业为改革重点
8 . 美国学者赫德里克.史密斯在《俄国人》一书中,讲到20世纪70年代的苏联时,说:“这里是工人的乐园,是世界上工人们混日子的最好地方。”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A.苏联最重视工业发展
B.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明显优越性
C.经济体制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
D.工人阶级有强烈的主人翁精神
2018-09-0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9 . 路透社评论某时期的莫斯科政府:“经济领域适度运用价值规律,对现有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科研领域平均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这一时期是
A.新经济政策时期B.斯大林时期
C.赫鲁晓夫时期D.勃列日涅夫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58年,苏联政府宣布,向西欧国家出口的石油产品降价22.5%,向东欧国家降价6%;1962年,苏联政府再次将降价幅度分别调整为55.7%和8.3%.1963年,苏联向非共产党国家出口的石油,占苏联石油出口总量的89%.这些做法
A.有利于苏联获得资金和技术
B.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C.推动苏联融入欧洲一体化进程
D.支持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反霸斗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