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60年,尼日尔从法国殖民统治下宣布独立,并与法国签订了“移交权力”的协定,规定尼日尔政府须任用法国人担任政府私人行政助理和内阁总监,高薪聘请法国顾问任职政府关键部门,参与政府的重要决策。该协定(     
A.推动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B.为尼日尔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C.保留了浓厚的殖民主义色彩D.延续了法国在尼日尔的统治政策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学者布劳特认为,西方世界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地理大发现后列强对美洲、非洲和亚洲人民的残酷殖民掠夺与盘剥,是殖民地人民的累累白骨和美洲等地的贵金属及种植园造就了西方世界的整体崛起。到19世纪末,随着德国、日本等国崛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殖民瓜分的行列,要求分享“阳光下的地盘”。这不仅引发了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非洲和亚洲的瓜分狂潮,也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因此,殖民体系也孕育了促使其自身最终走向灭亡的种子。

——摘编自韦宗友《殖民体系、后殖民体系与大国崛起》

材料二   1961年,坦桑尼亚独立,下表为坦桑尼亚中学历史期末试卷的问题设计

60年代前期的模拟问题1967年及后的模拟问题
1.许多欧洲国家是非常成功的殖民势力。你对此如何解释?2人们普遍认为古希腊文明为现代世界做出了伟大的重要贡献,解释为什么这样。(1962)简短描述如下各项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性:雅典,游牧民族,新石器时代,神圣罗马帝国,伽利略。(1962)我们可以从古代非洲帝国学到什么?讨论1957年加纳独立对其他非洲国家的影响。(1967)“津巴布书”是非洲人的成就。评论该说法。(1969)

——摘编自优素福·拉维(坦桑尼亚)《后殖民时期坦桑尼亚的历史教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殖民体系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殖民时期坦桑尼亚历史教育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4-04-09更新 | 197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1990~1994年间,墨西哥吸引了高达1040亿美元的外资,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8%,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的实际需要。据世界银行计算,根据90年代经济增长速度的需要,墨西哥吸引外资的数量应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4%。这说明了(     
A.政治格局的变动刺激经济高速发展B.墨西哥的经济面临较大风险
C.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D.跨国公司推动资本全球扩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际运河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变迁密不可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巴拿马运河的变迁

时间事件
16世纪西班牙国王下令进行运河开凿的测量,受限于技术条件和拉美独立运动的开展,运河开凿没有进展。
1879法国全面负责运河开凿,因流行病发生及财政困难,挖凿工程于1889年停顿。
1901美国获得开凿、经营和管理运河的特权。随后,美国与巴拿马签订条约,规定巴拿马不得在运河区执行国家主权,由美国任命总督,施行美国法律并驻军。
1914运河正式通航,沟通了两大洋。
1963迫于巴拿马群众要求恢复运河主权的斗争,美国同巴拿马政府达成协议,同意在运河区同时悬挂两国国旗。
1964美国撕毁协议,连续几天单独升美国国旗,引发了巴拿马反美爱国风暴。
1977巴拿马与美国签订全部收回运河的管理和防务权的新约。
1999巴拿马于1231日正式收回对运河行使主权。

材料二



1956年埃及时政漫画《苏伊士运河的巨人》

注:漫画中一艘印有英法美三国国旗的轮船以“国际交流”的名义通过苏伊士运河,而埃及总统纳赛尔高举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旗子两腿横跨苏伊士运河将船栏住。纳赛尔后面坐的是苏联外交部长谢皮洛夫。

——选自吴广伦《老漫画中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巴拿马运河的变迁”,概括一条世界历史发展的线索或趋势,并予以简要说明。
(2)提取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信息,并说明时政类漫画的史料价值。
6 . 【运河与国际形势】

材料一   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上台时,就深知开凿运河的必要性,也成为他对外政策的核心。运河的建成将加强贸易并使美国海军舰队能够迅速地从-边海岸到另一边海岸,使美国海军舰队的效率成倍增长。再加上他的好友、海权论创始人艾尔弗雷德.马汉对他进行的思想灌输是关于运河的商业和战略价值。1903年,在美国的精心策划下,通过系列手段和不平等条约将巴拿马运河攥在了自己的手里。

——王子建《美国海权理论在夺取巴拿马运河中的应用》

材料二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卡特政府通过艰难的双重政治博弈,最终使得运河新约达成和批准。根据运河新约的相关规定,美国至少在名义和法理上不得不放弃对运河区的永久直接政治和军事占领,大幅度增加了所付的运河年度租金。与此同时,美国获得了长达23年的运河经营和管理过渡期。通过逐步有序的权力移交,美国规避了运河经营和管理问题上的真正失控,在过渡期结束后还有权力和资格继续负责运河的实际防务安全。

——杨建国《卡特政府在<巴拿马运河新条约>上的双重政治博奔(1977-197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美国夺取巴拿马运河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卡特政府批准运河新约的实质,并分析其原因。.
2022-11-1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       
A.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
2022-07-19更新 | 334次组卷 | 39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所谓“非殖民化”,主要是指殖民地、保护国或委任统治地,也包括半殖民地获得独立的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

19世纪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可被视为非殖民化的开始。至19世纪末,亚非拉的非殖民化进入了新的阶段。

20世纪是非殖民化的世纪,包括20世纪前半期和20世纪后半期,特别是二战后,1945-1991年,世界上有93个国家独立,1960年一年就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故将1960年称为“非洲年”。

1960年在赫鲁晓夫的倡议下,联合国发表《非殖民化宣言》(《关于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加快了世界非殖民化进程。

1994年帕劳共和国独立,联合国的托管任务完成。

2011年至今,联合国已经包括193个国家和2个观察员国(梵蒂冈和巴勒斯坦),可以认为,非殖民化已经基本完成。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师教学用书》


采用一个合理的时间尺度,对19世纪末以来的“非殖民化”进行阶段划分并作出合理解释。
2021-12-18更新 | 438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宜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