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45年8月15日,杜鲁门的《一号通令》要求日本天皇命令中国战区的日本海陆空将领(除满洲外)都向蒋介石投降。根据既定方针,美国大力帮助蒋介石运兵到华北、华东,美国军队在天津、青岛等地登陆,10月下旬起开始助蒋向东北运兵。美国这些做法的根本目的是(     
A.主导战后国际格局B.敦促日本投降C.扩大在中国影响力D.支援东方战场
2 .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关于如何发布消息,苏联政府认为:“应当讲发生了爆炸并正在 采取控制措施,但应写得不至于引起不必要的不安和慌乱。”这说明
A.核威慑核战争的风险一直存在B.世界政治格局已发生根本改变
C.大国竞争与对抗思维依然延续D.苏联的妥协推动世界局势缓和
2022-03-31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01(天津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工业化之初,特别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斯大林巧妙、及时地抓住了资本主义严重经济危机的大好时机,利用西方资本家迫切需要向国外输出商品、寻求销售市场的要求,大量引进外国技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机器设备购买者。

——摘编自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

材料二   ……二战后的紧迫形势正在削弱温和派政治人物的力量,除了西方盟国,这些政治人物得不到什么支持,政府内外都受共产党人打压,共产党在任何地方都比战前任何时候强大得多,有时甚至成为国内最大的政党和选举力量。……1946年农业欠收,19461947年接着出现严冬,这些情况使欧洲政治人物和美国总统的智囊团感到不安。

——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1)依据材料一,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苏联30年代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30年代工业化的成果。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政治人物和美国总统的智囊团感到不安”的原因,并说明美国在1947年是如何应对“不安”的?
2021-05-08更新 | 318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冷战指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各种敌对活动。”“冷战指1947年—1991年间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两个阵营除直接交战以外,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都处于对抗状态的时期。”“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苏联及各自的盟国之间所显示的公开却有限制的对立状态。”以上对冷战的不同解释,说明冷战
A.贯穿于整个20世纪B.源于美苏两国的对抗
C.促进雅尔塔体制形成D.倡导直接的武装进攻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德国的黑格尔构建起“欧洲中心论”的基本框架。他认为,只有欧洲和欧洲民族才是“世界历史的中心”。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非欧国家历史地位的提高,西方一些历史学家逐渐意识到了“欧洲中心论”的幼稚与荒谬。尤其是二战以后,随着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增强,建立在“欧洲中心论”基础之上的西方史学体系遭到了猛烈的冲击,西方史学界进行了认真反省与思考,一些学者如汤因比、斯塔夫里阿诺斯开始用全球文明的视野来重新考察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摘编自马世力《也谈“欧洲中心论”》

材料二   近年来,史学界越来越重视对世界历史的整体研究,有关全球史的论著不断涌现。在全球史的起点这个问题上,主要存在着三种不同意见:一是1516世纪,二是1718世纪,三是20世纪。这三种意见的共同特点是认为全球史是在人类历史发展到某一阶段时才形成的,而不是在人类历史一开始就产生了全球史。

——摘自张一平《全球史导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欧洲中心论”受到冲击的原因。
(2)从材料二中选择你赞成的“全球史的起点”,或提出新的“全球史的起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7-26更新 | 117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滨海泰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美国与日本在纺织品、钢铁、彩电、汽车、机床、半导体及计算机等领域出现经济摩擦,美国政府多次要求日本实行出口自主限制,有人甚至提出日本“威胁论”。这表明(       

A.美日之间关系持续恶化B.科技革命加剧了国际竞争
C.日本崛起危及美国利益D.关贸总协定难以发挥作用
7 . “美国曾在苏联周围建立了60多个电台,用苏联各民族语言全天候对苏广播…苏联那些多年来在西方‘声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亲西方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认为,美国和西方国家的“道德和政治'高于苏联。苏联领导人所有的外交活动,都被解释成“极权主义的'苏联同“自由的'西方的对抗。”这说明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国内民族分离主义情绪的高张
B.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改革过程中迷失社会主义方向
D.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法国作为创始国加入北约,但是北约都是英、美来做决策,法国在北约很多提议都被拒绝。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不仅是军事失利,更是心理重创。戴高乐评判政策大体是以是否有助于恢复法国尊严作为依据,他认为法国在历史上是辉煌的,如今也不能被其他国家所左右。1960年,法国原子弹试爆成功,试爆后法国拒绝加入北约防空一体化。1966年,戴高乐正式宣布,法国将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并要求所有北约基地撤离法国。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北约成员越来越多。这时候法国重归北约利大于弊,而且法国核大国的地位明显提升。2009年,法国正式重返北约。

——《20世纪的欧洲》等

材料二       196310月,戴高乐总统授权前总理富尔携带他的一封亲笔信前来中国。富尔说,如果中国愿意同法国谈判建交,法国将不管别的国家的意见,独立自主地作出决定。周总理强调了中法之间的共同点,认为两国建交的时机已经成熟。1964年,法国成为西方大国中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对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是又一次沉重的打击。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资料《中法建交》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退出以及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法两国在外交上的共同点以及建交的意义。
2023-05-14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美国等西方国家虽然抗议和谴责修建“柏林墙”,但并没有采取措施推倒它,实际上默认了它的存在。苏联没有阻止美军进入西柏林,同样默认了美军在西柏林的自由出入。这说明(     
A.德国分裂是美苏双方推动的结果B.修建“柏林墙”未触动美国利益
C.美军的自由出入说明德国未分裂D.“柏林墙”的修建维护了德国利益
10 . 到1952年,英、法,意的工业生产分别比战前增长13%、29%和48%。德国的西方占领区的工业生产,到1952年增长了115%。上述现象的出现上要得益于
A.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B.冷战局面的缓和
C.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D.马歇尔计划实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