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50年,美国国会拨款4.7千万美元扩建“美国之音”,从每天30小时24种语言的播音增加到每天61小时45种语言的播音;1960年底,特别增加英语节目广播时间,使用1500个基本单词,以每分钟65个词的缓慢速度介绍美国音乐、文学甚至是肥皂剧。这些举措(     
A.致力于传播美国本土文化B.服务于美国全球战略需要
C.创新了民族文化宣传方式D.影响了国际关系发展走向

2 . 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美国与日本在纺织品、钢铁、彩电、汽车、机床、半导体及计算机等领域出现经济摩擦,美国政府多次要求日本实行出口自主限制,有人甚至提出日本“威胁论”。这表明(       

A.美日之间关系持续恶化B.科技革命加剧了国际竞争
C.日本崛起危及美国利益D.关贸总协定难以发挥作用
3 . 东欧民众在评价东欧剧变之前的社会时说到:“过去那种‘领袖们’向‘普通老百姓’指导应当如何生活的时代结束了,在20世纪,那些人打着‘帮助普通老百姓’的旗号,施行了最恶劣的专政。”由此可知,东欧在这一时期(       
A.民众生活水平普遍较低B.国家主权受到苏联威胁
C.封建专制制度尚未解体D.体制僵化引发民众不满
2022-07-14更新 | 785次组卷 | 9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自2006年以来,曾是宿敌的法国和德国联合发行了一套历史教科书,时间横跨两大欧陆强权兵戎相见的普法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也就是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所谓“德法世仇关系”,两国的学生都已经开始使用这套教科书。这套教科书的出版(       
A.标志着法德关系开始和解B.体现了历史学的社会功能
C.说明法德历史价值观相同D.不利于文化多样性的维护
2022-07-14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64年1月27日,无视美国的强烈反对,法国成为西方世界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1966年,戴高乐访问苏联,同苏联签订了系列经贸文化合作协定。这说明
A.法美关系山合作走向对峙B.法国逐渐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C.两极格局正面临潜在冲击D.西欧国家事实上已退出“冷战”
6 . 雅尔塔会议上,美苏领导人联手否决了立即讨论欧洲政治安排和东欧问题的议程,开始商量起联合国问题以及苏联参加对日战争的日程。这一议程的调整表明
A.欧洲不再成为美苏争夺的焦点B.亚洲成为战后世界格局的核心
C.美国和苏联实力强大D.成立联合国成为当时最迫切的事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20世纪60年代末,基辛格说:“一个统一的欧洲对世界事务大概会坚持一种特别的欧洲的观点——这就是欧洲将对美国在大西洋政策方面的霸权挑战的另一种说法。”这一看法出现的深层背景是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B.欧洲威胁到美国全球霸权
C.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现D.美国与欧洲关系发生变化
2020-07-11更新 | 4317次组卷 | 5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9月检测历史试题
8 .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2021-10-03更新 | 651次组卷 | 60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中2016届高三10月上半月考历史试题
9 . 20世纪60年代,欧洲民族主义情绪上升。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随后,意识形态的前哨国家西德也违反美国意愿,缓和了与东德的关系,实施“新东方政策”。这表明当时
A.法德外交政策已脱离“冷战”轨道
B.西欧离心倾向冲击了两极格局
C.法德两国已足以与美国相抗衡
D.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2020-01-09更新 | 71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五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考历史试题(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苏联针对马歇尔计划,在1947年7月到8月,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夫等国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被西方称之为“莫洛托夫计划”。该计划初步筑起了东欧的经济壁垒。据此可知,“莫洛托夫计划”的出现
A.加剧了欧洲经济的分裂
B.顺应了经济区域化要求
C.推动了东欧经济的发展
D.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