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我国史学界曾就二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出现了战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黏合剂”: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这一历史事件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
B.北约建立
C.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
D.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2016-11-27更新 | 151次组卷 | 22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2016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6~1948年国际局势的专稿,需要一组能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根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铁幕演说、关贸总协定、华沙条约组织
C.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D.雅尔塔体系、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
3 . 大卫·科兹写道:我们已经看到,早在1987年,某些党国精英就把自己变成资本家了。到1989年,这一现象已是遍地开花。“不是因为国家社会主义体制终结,党国精英才抛弃旧体制。真正的事实与之相反:是由于党国精英抛弃了旧体制,旧体制才终结”。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A.政治民主化的推行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社会主义观念的扭曲
D.社会阶层的逐渐分化
4 . 德国分裂后,联邦德国期望依靠美国和北约组织的支持来实现统一。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以“缓和、均势与联盟”为基础的新东方政策逐渐成熟。导致这一外交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苏联对外扩张的加剧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D.欧洲国家逐步走向联合
5 . 法里德扎卡里亚的《后美国时代》认为:“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这里的“群雄竞起”
A.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B.推动了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新一轮扩张
C.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2016-11-27更新 | 168次组卷 | 19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主张以法国和联邦德国的煤钢工业为基础,联合其他西欧国家的煤钢企业,建立一个超国家的行业联合体,对煤钢进行统一管理,此设想被称为“舒曼计划”。该计划
A.为化解法德矛盾提供了蓝图
B.实现了欧洲对煤钢资源的垄断
C.有利于美国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D.实现了西欧政治经济上的联合
7 .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明确指出:“美国的责任是帮助每一个国家获得最基本的发展,而不是只帮助与美国结盟的国家……所以现在该是转向印度这样的不结盟国家的时了”“如果我们只是将与欠发达国家的友谊建立在军事联盟和‘投西方一票’上,那只会使那些国家更加靠近极权主义,并会增加地区战争的可能性”。材料表明美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出于美苏“冷战”对抗的需要B.帮助世界上所有国家发展经济
C.帮助发展中国家打击基地组织D.拉拢印度与中国展开对抗
8 . “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北大西洋公约》
B.《华沙条约》
C.《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D.《中美联合公报》
9 .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实行以“缓和、均势与联盟”为基础的新东方政策。这反映了当时的德国
A.经济发展后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欧共体成立后推动北约东扩
C.拉拢东欧国家以实现国家统一
D.世界多极化趋势下政策调整
10 . 20世纪70年代,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这表明
A.北约集团内部要分裂B.国际局势的发展要求北约加强内部合作
C.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D.西欧各国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