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2 . 1974年,欧共体执行主席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表明
A.西欧力求摆脱美国控制
B.资本主义阵营崩溃瓦解
C.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D.欧共体成为经济政治实体
3 . 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C.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D.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2019-03-10更新 | 67次组卷 | 22卷引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974年3月,尼克松说:“欧洲人总不能两样都要。他们不能既在安全方面要求美国的参与和合作,又要在经济和政治方面与美国唱对台戏和持对立态度。”而勃兰特(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在欧洲政治合作会议上指出:伙伴关系并不意味着从属,美国在中东事务的做法直接影响欧洲的权益。这反映了当时
A.欧洲与美国的矛盾尖锐
B.欧美具有共同的外交政策
C.美国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D.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5 . 美国“冷战”政策最基本的特征是
A.强调合作但不搞对抗
B.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于武力
C.以军事结盟的方式稳定资本主义
D.组织军事集团但不进行战争
6 .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鸦片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48年1月8日,美联社报道:“美国政府现在更赞成恢复日本为亚洲最强的工业国,……不仅为防苏所必需,且可充作亚洲的工厂。”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日本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
B.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形成
C.马歇尔计划助推日本复兴
D.揭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意图
8 . 美国“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马歇尔”。由此得出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欧洲经济B.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C.实施杜鲁门主义D.稳定世界经济
9 . 二战后,有美国官员指出:必须“运用文化交流这个工具”,运用美国的力量“向赞同民主的社会集团提供更多、更好的经济手段和知识援助,使有关国家的政府和政策掌握在最同情和最能实行民主的集团手中”。这表明二战后美国
A.运用经济手段与苏联“冷战”
B.援助西欧国家增强备战力量
C.积极扼制社会主义势力扩散
D.将援助范围扩大到东欧国家
10 . 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20世纪70年代世界历史的过程中制作的一幅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B.西欧和日本取得了同美国同等的地位
C.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加强D.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