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下图是王同学在学习《美苏争锋》一课后所做的课堂笔记(部分)。对于该笔记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②冷战是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并加速其形成
②雅尔塔体系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和框架
④两极格局瓦解意味冷战结束、雅尔塔体系瓦解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 . 有学者指出:“美国恪守的门户开放原则同苏联的势力范围原则是完全相对立的两种思想和理论体系,甚至是历史上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民族传统。……这两个原则的冲突不仅仅推动了冷战的到来,而且是冷战的原动力。”该学者认为
A.国家利益分歧导致了美苏冷战
B.冷战源于美苏意识形态的冲突
C.美苏加紧在全球范围内的争夺
D.美苏争霸引起民族传统的对立
3 . 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       
A.欧洲经济一体化推动B.“新经济”的出现
C.马歇尔计划开始推行D.西欧福利国家确立
2022-07-18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
A.世界政治的多极格局最终形成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2019-01-30更新 | 966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霸王河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美国就很少再参加诸如联合国善后救济总器等国际机构的援助计划,相反美国政府更青睐其能控制的双边计划。这可以用来说明
A.杜鲁门主义发表成为冷战的开端B.二战后联合国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C.美国的对外援助由务虚走向务实D.美国经济外交服务于其全球战略
2021-02-26更新 | 171次组卷 | 6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上述材料表明
A.欧洲传统上就有统一的思想愿望
B.法国与德国在一战后得到了和解
C.一战后欧洲国家走上了联合道路
D.欧洲合众国实际为欧共体的前身
2018-02-06更新 | 569次组卷 | 18卷引用: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20世纪60年代,美苏双方商定在双方首都举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在莫斯科举办了美国家庭厨房展,苏联人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这反映出(     
A.美苏关系缓和,平等互利B.苏联科技上的优势
C.美国取得竞争的优势地位D.美苏冷战的新特点
2021-03-15更新 | 198次组卷 | 2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某学者指出,古巴导弹危机之所以最终能够和平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美苏领导人秘密达成了所谓“导弹交易”,即双方同意撤走各自部署在土耳其和古巴的导弹,并不是美国军事优势促使苏联做出让步。由此可见,当时
A.苏联政府率先进行了妥协退让B.美国政府采取了强硬立场
C.美苏处于势均力敌的战略态势D.美苏双方均可以威胁对方
9 .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这说明(     
A.法德两国消除矛盾,已开始全面合作
B.在经济恢复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联系日益密切
C.两极世界的国际格局瓦解
D.美国在世界的政治、经济地位动摇
10 . 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这一看法实际上强调了
A.政治格局的变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B.自由贸易加快了经济全球化
C.世贸组织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D.经济区域化加快经济全球化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