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自由欧洲电台(美国中央情报局秘密建立的组织)对东欧国家的广播节目摘录。

节目概要
《广播医生》不遗余力的介绍西方国家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药品,不断批评东欧各国医疗保健技术的落后,并反复强调是横跨在东欧和西欧的铁幕阻断了先进医疗技术和设备的交流。
《年轻人派对》播放以摇滚、爵士和流行歌曲为代表的美国音乐文化,而这些都是被莫斯科方面严令禁止的,还举办过听众代表与当红歌星进行现场互动的歌友会,听众主要是青年人。
《贝尔上校》由一位化名“贝尔上校”的军事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西方军事实力的优势以及苏东集团军事实力方面的弱点,听众主要为苏联卫星国内的军事将领以及受过教育的普通民众。
《克里姆林宫为你准备了什么?》通过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做讲座,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苏联试图将东欧各国整合成一个单一的经济共同体,同时展示这一计划如何导致东欧各国最终走向经济崩溃的厄运,主要听众为东欧国家的知识分子。
《硬币的另一面》对东欧国家报刊、电台的新闻报告进行驳斥。

——摘编自胡腾蛟《美国公共外交史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由欧洲电台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由欧洲电台对东欧国家的广播节目的特点。
2024-04-0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五)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方学是一个内涵与外延极其宽泛的概念,以亚洲和非洲为主要研究对象,在19世纪有了重要发展。1873年,首届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在巴黎召开,并逐渐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在其影响下,德、法、俄等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东方学研究机构,而英国政府在一战形势危急、财政困顿的1917年,也筹建起耗资不菲的东方研究学院。一战前后,欧洲主要大国的东方学都进入黄金时期。

二战后,东方学的发展出现新变化。1960年,苏联在莫斯科举办了第25届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尽可能多地邀请“东方”学者参会,又额外申请了10万卢比,用于邀请来自亚非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会议快结束时,美国曾申请下一届会议的主办权,由于苏联的干预并未如愿。双方妥协的结果是由印度承办。1964年,第26届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主题为“人的尊严、人类友好和世界团结”,试图代表“东方”国家发声。1967年,美国如愿在安娜堡举办了第27届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由于官方以及私人机构的强大财力投入,与会人数达到历史最高。该会议使美国的区域研究范式逐渐占领主要学术场域,并在很大程度上掌控了“东方”研究的学术话语。新范式强调跨学科研究,更加关注目标地区的“当下”问题。

1973年,第29届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决定放弃这个备受争议的名字,正式更名为“亚洲和北非人类科学国际大会”。

——摘编自张扬《冷战背景下的知识权力博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东方学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方学出现新变化的原因。
2023-11-24更新 | 281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长兴岛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广东湛江·二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盟东扩的早期历程   

历史阶段时间事件
历史契机199112苏联宣布解体,冷战结束,“欧洲协定”签订。欧盟逐步向中东欧国
家开放工业品市场,实行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自由流通政策
起步阶段19936月——1994
12
提出中东欧国家入盟的条件:确保民主、法治、人权以及尊重;市场经济体制,承受竞争压力;赞同欧共体的政治、经济、货币联盟的目标和各种法律
先期准
备阶段
199412月——1997
6
帮助中东欧逐渐加入欧盟的内部市场,向这些国家提供援助以及
加强合作,规范中东欧国家民主制度
实质性操作阶段19976月——2004
5
正式吸纳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马耳他和塞浦路斯10个国家

——据高歌《中东欧国家入盟与欧盟东扩:是否为同一进程?》等整理

材料二   尽管1994年欧盟东扩目标提出后的10年间,俄罗斯已多次表达了加入欧盟的愿望,但都没有得到欧盟方面的积极同应、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1999——2004年在任)曾指出:“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存在俄罗斯加入欧题的问题。”因为,如果俄罗斯成为欧盟的成员国,那么它在欧洲议会的代表数将是英国、意大利和法国的总和,在其他权力机构中也一样。也有人指出、北约东扩和欧盟大多数成员国同时也是北约成员国的状况,已经使欧盟与俄罗斯之间重新竖起一道“锻暴”、但普罗迪也表示“俄罗斯是欧洲的基本组成部分”,“欧洲的稳定和繁荣离不开俄罗斯”,“我们的历史使命是为欧盟与俄罗斯最大限度地接近创造所需要的一切”。

——摘编自马风书《融入欧洲:欧盟东扩与俄罗斯的欧洲战略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91——2004年欧盟东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91——2004年的欧盟对俄罗斯的态度,并简析影响当时俄欧关系的因素。
2023-04-20更新 | 314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辽宁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诞生于爱琴海沿岸地区及周边岛屿上的希腊文明不仅在时代和地理环境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而且对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文化传统产生了首要的、深厚的影响。其创造者为希腊人,它不断从爱琴海发源地向整个地中海地区发展、演化、传播,产生了新的习俗,摒弃了旧有的制度。我们对希腊文明的了解有很多,它除留下了宏伟的考古碑铭遗迹之外,还提供了丰富的书写材料供我们研究,这在任何更早的文明中都是前所未有、史无前例的。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多数希腊文献资料都是通过别人建立的渠道间接传承下来的。

——摘编自【英】J.M罗伯茨《欧洲一万年:基督教世界》

材料二   在现代历史上,希腊深受政治停滞落后的拖累。19世纪中期的欧洲革命通常是资产阶级为实现政治自由而发起的,而希腊的独立运动则掺杂着大量宗教元素。冷战时期,除了处于苏联阵营的国家外,希腊是欧洲经济状况最糟糕的国家,政治上险些脱离西方阵营,历经辗转才加入北约。2010年以来,希腊金融危机暴露了其政治经济的欠发达性,甚至动摇了欧盟的货币体系。由于挑起了南北欧国家间的紧张关系,希腊成为继南斯拉夫分裂战争以来对欧洲统一的最大挑战。

——摘编自【美】罗伯特D.卡普兰《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文明辉煌的原因,并指出其对后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制约现代希腊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条件。
2023-04-03更新 | 137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缅甸自1948年独立以来,共产党的力量对缅甸政权构成极大威胁。为了避免“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发生,美国选择向缅甸提供援助,帮助缅甸政府稳定国内政治形势。东南亚是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英国在美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特殊,所以美国在对缅援助问题上采取与英国协调的政策。受战后新兴民族国家“中立主义”的影响,缅甸的中立主义外交政策限制了美国对缅援助活动的开展。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国内农产品过剩之时,将目光投向了缅甸的传统大米市场,加剧了缅甸经济危机。新中国积极调整外交战略帮助缅甸缓解危机,缅甸也邀请中国参加亚非会议,中缅政治互信的加深和经贸联系的加强,两国之间建立了深厚的“胞波”情谊。缅甸政府总是甚至想扮演中美之间的和事佬,促进中美关系缓和。

——摘编自李雪华《美国对缅援助研究(1950~196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制约美国对缅甸援助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对缅甸的援助。
2024-03-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四)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国际力量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决心以强大的综合国力和不断拓展的联盟体系遏制苏联的实力增长和势力扩张,冷战开启。冷战的持续可以视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相互之间不断强化对彼此的制衡的过程。在冷战的不同时期,美苏各有优势,但总体上美国更占主动,对苏联采取长期遏制攻势。苏联选择坚决抵制、刚性回击的政策。具体内容上,苏联通过主导塑造联盟战略支撑下的周边安全环境,制衡美国地缘围堵;着力推进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制度斗争,防范美国渗透颠覆;全面投入核威慑条件下的军备竞赛,制衡美国战略优势;强势处置两极格局下的危机冲突,反制美国利益扩张。冷战时期苏联对美的战略制衡,是建立在军事实力相当的战略稳定基础之上的,维持了较长时期内“斗而不破”的战略制衡效果,确保冷战而非热战发生。但是,由于苏联战略制衡的目标与自身能力和资源储备长期处于不匹配状态,其战略制衡政策最终失败。

——摘编自韩增林《冷战时期苏联对美国战略制衡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美国采取战略制衡措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战略制衡思想实践的影响。
2023-08-3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八)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最深刻的影响是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彻底打破了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德、意因战败而退出争霸的舞台,英、法虽跻身战胜国之列,但付出了沉重代价,它们不仅没有像在一战中那样掠取到新的殖民地,连原有的殖民统治也岌岌可危。战后不久,冷战把欧洲推到了美苏对峙的前沿阵地,西欧国家凭借单个国家的力量不仅无力与美苏较量,连生存都成问题。西欧需要美国的经济援助,需要联合起来求生存、求发展。因此,经济复兴与联合成为欧洲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

——摘编自姜南《浅析战后欧洲一体化理论》

材料二   从二战结束到1991年冷战结束之前,中国对东南亚的整体认知和外交实践被美苏两大阵营二元化。冷战结束后,中国对东南亚更加自觉的整体认知和外交实践快速兴起。从发展历程看,中国与东南亚的合作大致以东盟为基准,分为三个层次,即东盟、东盟以内和东盟以外。在此过程中,中国与东盟克服了种种地区合作的知行难题,形成知行共同体,在促进双方关系的基础上,优化了以东盟为中心的东南亚地区秩序。中国与东盟合作蕴含了双方进一步升级合作并优化地区秩序的新机遇,实现与东盟合作的升级,共同推进包容性地区秩序的构建。

——摘编自翟崑《克服知行矛盾:中国—东盟合作与地区秩序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欧洲实行联合发展策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欧洲相比,中国一东盟加强合作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023-08-29更新 | 13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五)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独立战争后,英国就对美国进行全方位遏制和实行贸易封锁的外交政策。对此,美国在选择忍耐的同时,把西进作为打破英国战略遏制的重点。19世纪50年代,美国得到了俄勒冈、加利福尼亚等地,实现了建国领神“跨两大洋国家”的宏伟梦想。19世纪60年代中期,英国对美外交政策发生调整,正式确认了美国在美洲的优势地位,并与美国在一系列国际事务中展开亲密无间的合作。英国的战略调整,一方面是面对美国的扩张,英国难以保护美加边境和加勒比海的海岸贸易线,而过多地陷入与美国的纠纷在一定程度上会分散英国精カ,使之无力介入欧洲事务,甚至有沦为“二流大国”的危险;另一方面是由于英国自身发生重大战略转向,从拓展和吞并海外殖民地转而寻找全球市场,倾销过剩产品

——摘编自黄正柏、梁军《从冲突到和解:近代英美关系考察》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面对国力衰落、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和发展的现实,1946年,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和平砥柱”的演说,正式提出构建英美特殊关系。1947年希腊、土耳其出现危机后,英国召会美国国务院,希望其给予援助,这意味着英国主动地将世界霸权移交给美国,推动了“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而这种结局,是英国所能想到和能争取到的,维护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其在殖民地利益的最好方式和最佳结局,从而形成了持续几十年的美主英从的特殊关系。

——摘编自岳小颖、袁胜育《英美关系的变迁与英国的世界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前英美关系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特殊关系”形成的原因及英美霸权转移过程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的启示。
2021-12-16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12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冷战初期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简称NSC)颁布的对苏冷战宣传的部分文件的主要内容。   

时间名称主要内容
1950.9《美国国家安全的目标和计划》(NSC68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确定了“苏联威胁”的实质,并特别说明了“宣传”作为冷战的工具和手段的重要性,强调了“宣传”能够争夺思想或者取得意识形态领域的胜利,以达到加速苏联制度瓦解的目的。
1953.10《国家安全基本政策》(NSC162/2美国对苏联的评估是“苏联仍然是美国及自由世界的最大威胁”,采取的对苏政策是:“采取秘密的、公开的措施来贬损作为苏联力量的有效工具的威望和意识形态、削弱共产党和其他亲共势力的实力。”
1954.7《美国国家安全计划的地位》(NSC5430针对苏联在东欧的卫星国,宣传继续鼓励“大众与苏联集团进行对抗:从苏联控制中最终获得解放的信念”。对苏联本身“详细表明美国的政策及其和平目标;传达美国人民对每个苏联人民的同情”。
1955.1《利用苏联和东欧卫星国的弱点》(NSC5505/1明确地提出要对苏联实行非武力的、和平的渗透,以期望达到争取苏联及其卫星国的民众和改变其社会性质的目的。

——摘编自范帆《美国对苏联的宣传政策演变》


从上述材料中概括一个历史现象,加以阐述,并得出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5-0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石油安全的国际向度深深影响着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和对外政策,甚至国际体系的结构等问题。“石油因素对苏联的经济有非常大的意义”,二战结束后到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与西欧间的石油贸易逐步发展起来。苏联国家石油公司除向欧洲国家施展石油外交,埃及、印度、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也成为苏联石油和石油产品最大的进口国,在苏联看来,苏联有责任帮助这些国家打破束缚,使它们与社会主义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在1976年至1980年间,经互会国家从苏联进口了3亿7800万吨石油、900多亿立方米天然气”。20世纪80年代末,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政策”下,松动了石油外交政策,苏联利用东西方“缓和”的有利时机加强油气外交攻势。

——摘编自于春苓《苏联石油公司与能源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时期苏联加强石油安全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冷战时期苏联加强石油安全的影响。
2022-04-23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