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亨利·基辛格(1923年—2023年),犹太人,美国前国务卿。为躲避纳粹迫害,基辛格一家移民美国。1944年,他随美军赴欧洲战场,后来作为美军代表管理德国城市。1947年,出于赏识基辛格的理论功底和世界视野,哈佛大学教授艾略特推荐他就读哈佛大学,基辛格先后获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直至担任哈佛大学教授。基辛格的高光时刻是1971年秘密访华,促成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卸任国务卿后,他仍活跃于世界舞台上。九十高龄,他每天仍工作15小时左右。去世前,他还出版专著,关注人工智能。他的百岁人生,经历了纳粹、大萧条、二战、冷战、越战、苏联解体等世界格局的激烈震荡。基辛格在国际关系中注重追求大国平衡,他的外交侧重国家利益而非道德情感,不囿于意识形态。

——摘编自[美]沃尔特·艾萨克森著《基辛格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基辛格成为著名外交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基辛格秘密访华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对苏“冷战”的重要支柱,两极格局瓦解之后,北约的未来走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冷战”结束初期,西方国家许多人(包括美国人)都认为北约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甚至有人作出“北约即将死亡”的论断。然而,原北约成员国尤其是美国并不甘心北约退出历史舞台。就欧洲安全问题来说,在西方国家看来,北约在这方面的作用是其他组织或国家无法替代的。……北约也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大支柱……不仅如此,欧洲仍是美国核心利益所在,美国仍需要通过北约来实现其对欧洲局势的控制。此外,将中、东欧纳入西方阵营,不仅会为美国及西欧赢得更广阔的战略空间和战略纵深,还会对俄罗斯构成有力的制约,有利于美国单极世界秩序目标的实现。因此,美国及其他北约成员国作出了保留北约、改造北约、扩大北约的决定。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

材料二   上海合作组织于2001年正式成立,是欧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安全与经济合作组织。上合组织成员国奉行平等互利、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组织及对外开放的原则,旨在促进成员国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促进经贸合作。20176月,上合组织完成首次扩员,吸纳印度与巴基斯坦为正式成员国。新成员国的加入,地理活动空间的扩展,议程的扩大,不仅会深刻影响上合组织的内部运行和发展前景,改变各成员国在上合组织和地区内的利益格局,还将重塑整个中亚与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

——摘编自李亮《上海合作组织扩员研究:过程、影响及其应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国家保留并扩大北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约东扩和上合组织扩员的不同。
2023-10-22更新 | 144次组卷 | 6卷引用:内蒙古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万隆会议后,中国同非洲各国的关系不断加强。19561964年,中国政府以无息或低息贷款的方式对非洲提供经济援助,在需要的时候延长还款期限,以尽量减少受援国的负担。19701976年,中国援非金额高达1815亿美元,接受中国经济援助的非洲国家由1966年以前的11个增至1977年的29个,中非贸易总额也从1970年的1.7721亿美元增至1975年的6.7126亿美元。197510月,中国对非洲国家最大的援建项目坦赞铁路(全长1860公里)建成通车。此外,中国向非洲派遣大量的专业教师,到中国留学的非洲学生也越来越多。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等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非洲国家逐步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但英、法等西欧国家仍力图保持其在非洲的影响力。即使他们政治上放弃殖民统治,但仍然以援助、投资及培训干部等方式继续维持他们与非洲国家的关系。西欧国家对非洲的援助在很多时候使非洲国家更加依赖外援,根本做不到授人以渔。19661969年尼日利亚内战期间,法国就曾向要求独立的伊格博共和国提供大量援助,希望借此染指该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

——摘编自吴秉真、高晋元主编《非洲民族独立简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20世纪50~70年代中国、西欧国家对非洲援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西欧国家对非洲援助的共同背景。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启示。
2024-01-20更新 | 496次组卷 | 1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全国卷人教版,12+2+三选一模式)-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卷专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黎统筹委员会,正式名称为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194911月在美国的提议下西方发达工业国家成立的非官方国际机构,共有17个成员国,其宗旨是限制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新技术1952年成立中国委员会,是对中国实行禁运的执行机构禁运产品有三大类,包括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战略产品19944月,巴黎统筹委员会宣布正式解散

——摘编自《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1945—1994》

材料二   在美国的操纵下,19967月,以西方国家为主的33个国家签署了《瓦森纳协定》,决定从1996111日起实施新的控制清单和信息交换规则《瓦森纳协定》包含军民两用商品和技术清单,涵盖了先进材料计算机、电信与信息安全、传感与激光等9大类;另一份是军品清单,涵盖了各类武器弹药、设备及作战平台等共22类社会主义中国同样在被禁运国家之列

——摘编自《〈瓦森纳协定〉与美国政府的技术输出政策》

材料三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摘编自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和签署《瓦森纳协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黎统筹委员会和《瓦森纳协定》的共同点。
(3)面对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毛泽东说“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2024-03-1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8年,美国直接参加了协约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之后,美国政府对苏俄采取了“在各大国中间最为敌对也是最为僵硬的态度。”1932年1月28日,日本进攻上海,美日矛盾日趋尖锐。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国务卿赫尔指出:“总的来看,俄国一直倾向于和平。欧亚世界正走向危险,而俄国却能够大大有助于稳定这种局面。”1933年,美国的工人、农民和美国共产党都积极行动起来,他们多次召开群众大会、进行游行示威,要求政府承认苏联。俄美关系委员会向1139家报纸征询意见,其中有833家赞成美苏关系正常化。罗斯福坚定地认为美国的主要敌手是德国,而苏联是可以争取的潜在盟友。1933年11月17日,美苏签署建交协定,美国长期拒不承认苏联的局面终告结束。1941年6月,德国发动侵苏战争后,罗斯福迅速着手向苏联提供援助。1941年年底,美国因珍珠港事件投入反法西斯战争,美苏战时同盟迅即正式形成。自此开始,罗斯福的对苏政策宗旨是维持美苏同盟,最大程度地利用苏联打击德国,同时争取消除苏联对西方国家的不信任感和潜在敌意,为战争胜利后美国主导下的大国合作体制奠定基础。

——摘编自国洪梅《美国对苏联的政策研究(1933~1941)》

材料二:二战后期,美国反对其他国家建立势力范围的自决原则与苏联在东欧的政治要求殊难相容。随后,关于德国问题的重大利益抵触和政策分歧使得美苏矛盾更加激烈。采取复兴德国西占区经济的政策,东欧和德国问题上愈演愈烈的对立与美国政府内外的反苏反共情绪和“世界领导”欲望互为因果,并且作为一个基本原因,促使斯大林改变战时旨在举国上下团结抗德的比较宽容的国内政策,重新实行高压政治和其他方面的“斯大林治国模式”。美国驻苏使馆代办凯南在1946年2月著名的“长电报”中予以综合表述和哲理提炼,并且立即被美国决策者奉为对外政策指南。其核心在于认定苏联的国家制度、意识形态和俄罗斯历史心理传统,使之追求无限的扩张,美国必须、也可以通过不妥协的对抗来遏制苏联势力扩展,同时不引起美苏战争。1955年,美苏冷战格局完全形成。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20~40年代美苏关系的变化,并分析美国调整对苏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苏冷战的目的及影响。
2023-10-11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建立向苏联运送租借物资的“波斯走廊”,19418月苏联和英国军队攻占伊朗,19449月苏联向伊朗要求北部地区的石油租让权,遭到伊朗拒绝。苏联随即在其占领区策划“自治运动”,以此逼迫伊朗在石油问题上做出让步。苏军限制和阻拦伊朗宪兵、警察和军队维持治安,伊朗政府于19461月向联合国提起对苏联的控诉案。苏联的做法也引起美英的强烈不满,面对美英干预和国际舆论压力,苏联让步,宣布撒军日期。伊朗政府也做出让步,按照苏联的条件签署了苏伊联合石油公司协议。但苏军撤离后不久,伊朗右翼反苏势力日渐强大,镇压了南阿塞拜疆的自治运动,造成了“伊朗危机”,苏伊石油协议也被议会否决。伊朗危机的结果是苏联的势力被赶出伊朗,美国的影响则正在伊朗扩大,美国和西方彻底改变了对苏联的战略认知。

——摘编自沈志华《走向冲突:石油租让与苏联在伊朗的目标——关于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伊朗危机”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伊朗危机”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87月开始,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常一日数电向华盛顿报告中国国民党政权即将瓦解的种种征兆,主张美国政府“放弃援蒋”;同年9月,在乔治·凯南的主持下,美国务院政策设计室制定的《重审并制定美国对华政策》指出,在中国内战中支持蒋介石的政策虽可理解,但不是好的外交政策,美国援蒋不可能扭转中国内战结局,应设法从对蒋政权及其败退到台湾所承担的责任中“解脱出来”。这被杜鲁门批准成为正式的对华政策。19502月,美国认为其“在世界各地均受到苏联势力的威胁”。19505月,美国驻远东部队司令首次提出台湾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应对台湾予以保护。迈克阿瑟的这份意见书还没有来得及呈交,朝鲜战争就爆发了。紧接着,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美国逐步走向对新中国实施全面遏制和孤立政策的道路。

——摘编自赵辉兵、谢振玲《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对台湾的政策》


(1)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对台湾政策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对台湾政策变化的影响。
2022-05-23更新 | 153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满洲里市2022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是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发祥地。从全球战略角度来看,以欧洲为中心,亚非就是其两翼,如果控制了欧洲,就进而可以控制亚非称霸世界。二战后美国开始以自由世界的领袖自居,它的“救世主”精神或日使命感更加强烈,奉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苏联历史上的侵略危险几乎全部来自西部,惨痛的历史教训使苏联不得不首先考虑安全问题,而最现实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战线尽可能向西部推移,从而把东欧这个昔日进攻苏联的跳板变成保护自身安全的缓冲地带和安全屏障。故而,美苏在欧洲保持强大军事力量的同时,既进行着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又进行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对抗和争夺。在亚洲,由于人民民主力量的壮大发展,使建立在美苏实力均等基础上的雅尔塔体系出现了向社会主义阵营倾斜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又是在武装战争的形势下进行的,美国以为这是共产主义扩张的表现,严重威胁到了自由世界,因此美国不惜一切代价,包括使用战争手段来维护雅尔塔体系在亚洲规定的格局,故而在亚洲爆发了冷战间具有世界意义的局部战争。

——摘编自李接德《冷战在欧亚两洲表现不同原因之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在欧亚两洲的不同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冷战在欧亚两洲表现不同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随着环保主义等新社会运动的兴起,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1969年组建的现代社会挑战委员会为载体,积极介入社会领域尤其是环保领域的事务,这被视为北约除防卫协作和政治协商功能之外的“第三维”。北约现代社会挑战委员会把空气污染治理列为第一批试点研究之一,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研究和推广活动;还积极举办空气污染治理专家会议或推动国际环保会议的召开。与会各国先后制定了本国空气污染治理政策及空气质量标准,并颁布国家空气污染控制法律。现代社会挑战委员会“无关政治”的形象,似乎为东西方的讨论提供了“一个有希望的开场白”。1972-1976年,美苏两国相关专家多次互访,在环保领域签署了一系列草案和协议,一定程度上开启了冷战缓和时代美苏合作的新篇章。

——摘编自张勇安《北约与跨大西洋的空气污染治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约功能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北约功能变化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