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1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欧国家之间维持了60多年的和平局面,其主要原因有(     
①经济一体化发展   ②政治联合加强   ③法德实现和平   ④民族矛盾消除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 . “三环外交”是英国在二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其主旨是通过英国在与美国、英联邦和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环节中的特殊联系,充当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此外交战略
A.削弱了二战后美国、苏联的实力
B.有利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C.推动了战后英国加入欧洲的联合
D.目的是维持英国的世界大国地位
3 . 1945—1947年西欧有法、意、比等8个国家的共产党参加了本国联合政府。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警告说:“要是美国不支持欧洲进行自助走向暴政统治很可能是不可避免的。”这说明马歇尔计划意在
A.推动西欧经济的发展
B.削弱无产阶级力量
C.颠覆共产党执政地位
D.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4 . 如图是某高中学生整理的一幅知识结构图,他整理的历史知识主题是
A.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B.新兴力量的崛起
C.雅尔塔体制的瓦解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5 .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它的历史影响依然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俄国十月革命后,在(美国总统)威尔逊看来,抵制欧洲布尔什维克化的主要式器在于他的世界新秩序。斯大林不断公开强调苏联在推动世界革命中的领导角色,使得双方猜忌不断增加。在美国,带有政治内涵的意识形态占据着统治地位,它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存在着反共产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在关于战后政治秩序方面,盟国也试图寻求一致。苏联占领中东欧、进而破坏《雅尔塔协定》的举动,成为战胜国反目不和的核心原因之一。在19441945年,从地缘战略上“争夺空间”(的想法)是伴随“争夺资源”的措施而产生的。二战结束阶段最值得关注的现象之一或许是:当美苏两国意识到近在咫尺的对峙时,虽然它们仍在结盟关系中,却不仅开始划分利益范围,而且还竭力寻求那些技术、专家以及在军事或政治.上可资利用的知识。

——摘编自贝恩德.施特弗尔《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

材料二   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它在塑造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性质和范畴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1945~1951年间,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

——摘编自【美】约翰.伊肯伯里《大战胜利之后》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冷战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苏“带有政治内涵的意识形态”分别指什么。
(2)材料二为什么说“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美国一系列建设的实质。
(3)综合上述,扼要说明材料一、二在关于冷战起源的认识上有何不同?
2020-11-13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把20世纪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战争时代(1914年至1915年);第二个时期,两大超强相互对峙的时代(1945年至1989年);第三个时期,传统的国际强权系统终结之后的时代。这种历史时期的划分注重了
A.国际关系的变革
B.战争对世界的影响
C.时间的不断更替
D.大国对历史的影响
2018-07-09更新 | 337次组卷 | 27卷引用:吉林省辉南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1990年5月,日本外务省《外交论坛》杂志刊登了当时外务省事务次官栗山尚一的文章《动荡的九十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文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最能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B.不愿意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C.与美欧进行经济军事的抗衡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格局
2020-07-24更新 | 224次组卷 | 47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71年12月,英国首相希斯在同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时明确表示,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已经消亡。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第一次以“自然关系”代替了“特殊关系”。这一变化
A.说明英国开始推行独立外交
B.反映出英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C.表明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D.反映出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施行“缓和”外交政策,成功组织了“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顺利解决了欧洲边界问题和柏林危机问题。美国受困于越南战争,也提出了“和平演变”的战略。这说明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B.“冷战”方式有了新内容
C.美苏由对峙走向合作
D.苏攻美守局面的形成
10 . 《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苏联解体
2019-06-28更新 | 232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