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1 . 如图是题为《第一世界的真相》的漫画,其中握在一起的手上分别写着“缓”“和”;刀身上都写着“优势”两字。该漫画意在反映
A.苏联妄想称霸世界B.美国企图控制西欧
C.国际环境动荡不安D.美苏实行冷战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2019-01-30更新 | 328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3 . 1949年1月2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开发落后区域计划”,并在之后的国会咨文中指出,不发达地区必须有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没有这样的经济基础,就无从满足这些地区人民的种种希望。“倘若他们遭到挫折,希望破灭,就会转而追求那些鼓吹通过专制取得发展的‘异端邪说’”。据此可知,这一计划表明
A.美苏战略争夺的重点转移到中间地带
B.马歇尔计划受援国扩大到亚非拉地区
C.美国积极促进战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D.美国将经济援助作为冷战的重要手段
4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上述材料表明
A.欧洲传统上就有统一的思想愿望
B.法国与德国在一战后得到了和解
C.一战后欧洲国家走上了联合道路
D.欧洲合众国实际为欧共体的前身
2018-02-06更新 | 569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5 . 有海外媒体提出,“一带一路规划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而中国学者对此基本持反对观点,其原因有可能是马歇尔计划实际上
A.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B.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C.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D.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
2017-05-20更新 | 725次组卷 | 4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6 . 修昔底德陷阱指的是,当一个崛起国取代守成国时,自然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混乱。但是,二战后美苏争霸以“冷战”形式避免了军事冲突;德国通过同英国、法国合作和平地实现了复兴。这说明
A.世界各国可以完全避免战争
B.修昔底德陷阱已经丧失作用
C.国际冲突能以和平方式解决
D.经济与科技实力可取代战争
7 . 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这一看法实际上强调了
A.政治格局的变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B.自由贸易加快了经济全球化
C.世贸组织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D.经济区域化加快经济全球化
8 . “1990年1月1日,成千上万名柏林人在新开放的柏林墙边载歌载舞,庆祝柏林城结束铁幕的分隔……仅仅10个月之后,科尔成为全德领导人。”材料反映的是
A.匈牙利的改革B.柏林墙的修筑
C.德国重新统一D.两极格局结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美国从一开始眼睛就盯着全球,表现出所谓“国际性”的本质。即使所谓的“孤立主义”也只是美国实力尚未达到与欧洲大国正面抗衡时的一种无奈选择,一旦具有了经济和军事实力,美国势必会把“领导世界”的意识转化为“领导世界”的行为。材料意在说明美国
A.已放弃了孤立主义传统
B.凭借实力建立单极世界
C.国力增强推动对外侵略
D.霸权主义具有历史渊源

10 . 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全球治理成为时代的命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重点是地缘政治,大国以军事实力、向外拓展生存空间、划分势力范围、组建军事集团等手段实现其国家利益。无论是雅尔塔体制中美国和苏联在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还是战后组建以各自为主导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组织的对抗,都是地缘政治战略在国际关系中的体现。冷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国际关系的重点是地缘经济,在地缘经济中构成力量的主导因素是经济、科技、信息、生态环境。在地缘经济的影响下,国际关系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

——张旺《地缘经济因素对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可以让更多的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通过合作或者协商的方式解决全球性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民主原则,最终维护各个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如果没有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多极化和全球化很难步入正轨,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也无法发挥较好的作用。

——冯特军《国际政治概论》

材料三   相比中国学者对全球治理理论研究的贡献,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贡献了中国智慧。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国际场合中提出了众多新思想、新观点,比如提出了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摘自赵可金《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与角色担当》

完成下列任务:

(1)据材料一,指出影响国际关系因素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2)据材料二,针对国际政治问题,作者提供了怎样的方案?

(3)国际格局变化影响新型国际关系的建立。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政府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贡献了怎样的智慧?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