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二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的飞机制造业、军火业、造船业等军需企业予以彻底摧毁、拆除。1952年,美国却将战后没收的850家军需企业归还给日本政府。这基于
A.日本民主化改革失败B.日本军部法西斯抬头
C.两极格局的最终确立D.远东国际格局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72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新的《出口管制法》,减少了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管制产品数量,放松了出口许可证的签发条件;同时增设“技术咨询委员会”,用于解决商务部和政府面临的技术出口、管制清单以及批准出口申请等问题。这说明当时美国(     
A.尝试主导全球贸易体系变革B.寻求缓和美苏冷战对峙局面
C.试图弥合美苏意识形态分歧D.利用技术优势拓展对外贸易
2023-02-08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有人曾把20世纪80年代末的某大国比喻为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当时的“船长”很不称职,缺乏应有的胆略和能力,仓促应对,危难关头,“船长”竟弃船而逃,使得这个大国走向衰败。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满载军火”讽喻该大国大搞军备竞赛B.“方向不明”是由于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C.“船长弃船”喻指他辞去最高领导人职务D.“船长”是该大国走向衰败的罪魁祸首
4 . 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上述材料表明,二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A.稳定欧洲秩序B.谋求建立全球霸权
C.维护两极格局D.确保原有势力范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二战后初期,有政治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019-01-30更新 | 1821次组卷 | 30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18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能够说明
20世纪50-70年代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为顺差,-为逆差)
1950196019701973
与日本的贸易+2.4+2.0-15.9-19.4
与西欧的贸易+2.0+10.7-5.8-17.8
A.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B.日本和西欧经济实力的增强
C.第三世界的发展冲击两极格局D.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7 . (2008江苏卷,历史,20)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2019-01-30更新 | 1621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3-2014年吉林白城市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8 . “美国曾在苏联周围建立了60多个电台,用苏联各民族语言全天候对苏广播…苏联那些多年来在西方‘声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亲西方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认为,美国和西方国家的“道德和政治'高于苏联。苏联领导人所有的外交活动,都被解释成“极权主义的'苏联同“自由的'西方的对抗。”这说明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国内民族分离主义情绪的高张
B.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改革过程中迷失社会主义方向
D.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9 . 1969年,波兰特出任联邦德国总理后,修改敌视民主德国的“哈尔斯坦主义”,继而推行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国家外交关系的“新东方政策”。这一政策的调整
A.表明资本主义阵营初步瓦解B.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C.有利联邦德国国际地位提高D.有助于推动两德统一的实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图为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


材料三   1989年共产主义制度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崩溃,当然还有东德——它以并入联邦德国而整体消失……一度令人畏惧的柏林墙被敲成一片片碎片做了纪念品。1991年12月底,飘扬在克里姆林宫镰刀锤子的苏联红旗徐徐降下,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克里姆林宫上空。

——据《俄罗斯史》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社会的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其基本原因。
(3)材料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发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