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23-24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二战后美苏签署的部分条约。这表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     
1963年8月5日《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1968年7月1日《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
1972年5月26日《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
1974年7月3日《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
A.两极格局受到冲击B.资本主义阵营瓦解
C.苏联实行战略收缩D.美苏博弈下有妥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美国的《1952年移民法》的第一项规定,每年移民限额的50%将用于吸引外来人才……凡申请第一优先原则者,必须“受过高等教育、有技术培训的经历、专业化经验或特殊才能,其服务为美国之急需”。材料说明美国(     
A.打通了国际高级人才市场B.是由众多移民组成的国家
C.人才政策受国际局势的影响D.加强对中间地带的文化渗透
3 . 复旦大学教授俞正梁指出:“战争在摧毁旧格局的同时,迅速建立新格局……然而,这并非世界格局发展的普遍规律,目前正在进行的世界格局转换与战争没有必然联系,而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的,即以两极格局中的一个超级大国自行解体为启端。”他的这一认识
A.肯定了冷战形式对维护和平的贡献B.认为避免战争已成为国际共识
C.强调了当今世界格局演变渐趋平和D.淡化了世界仍动荡不安的现状
4 . 1955年初,美国正式在亚洲地区实施海外教育项目,强调“通过分享知识、技能和技艺,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同时要“促进其他国家对美国的更好的理解;增进美国人民与其他国家人民间的相互了解”。该项目
A.旨在促进亚洲地区经济发展B.推动了第三世界的崛起
C.表明美苏冷战重心转向亚洲D.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万隆会议前后,美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宣传报道大都包含以下活动:美国人收养亚洲孤儿、医疗和经济援助亚洲人民、体育交往、援助英语教学、美国与第三世界的政治互动等。美国的做法意在(     
A.转移冷战对抗中心B.促进区域和平与发展
C.巩固其区域影响力D.加强在东南亚的援助
2023-10-19更新 | 165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20世纪60年代,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和苏联病毒制剂研究所合作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天花疫苗——苏联提供4.5亿剂疫苗,而美国则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世卫组织,并且提供专家小组以及专业知识。由此可见,美、苏两国(     
A.致力于全球和平发展B.科技领域交流较频繁
C.淡化了意识形态分歧D.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
7 . 如图为在1953年苏联漫画家的作品《自作自受》。画面最右侧是象征社会主义的堡垒,英国约翰牛、美国山姆大叔和另西方人士,正用“经济封锁"绳索包围社会主义堡垒。该漫画的主要意图是
A.指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B.揭示资本主义国家间日益尖锐的矛盾
C.号召社会主义国家紧密团结应对经济封锁
D.讽刺经济封锁只会恶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2021-09-03更新 | 415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二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的飞机制造业、军火业、造船业等军需企业予以彻底摧毁、拆除。1952年,美国却将战后没收的850家军需企业归还给日本政府。这基于
A.日本民主化改革失败B.日本军部法西斯抬头
C.两极格局的最终确立D.远东国际格局的变化
9 . 有学者指出,美国资本对社会绝对支配权的占有造成了美国对外“为利润而生产”和“以利润为目的”的交往方式。二战后,苏联成为美国资本全球化道路上唯一的不可逾越的障碍,为了清除这个“障碍”,美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采取了更加激进的手段。该学者认为(     
A.美苏争霸的实质是争夺市场B.经济因素助推两极格局形成
C.美苏两国间的矛盾不可调和D.冷战阻断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10 . 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决定在全国大规模编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著作。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规定由新成立不久的人民出版社统一承担马恩列斯著作的出版任务。各地图书馆设立了马恩列斯著作专架,方便工农兵读者按需索取。这些做法(     
A.适应了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推动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
C.配合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运动D.建立了有效的新闻宣传机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