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美国资本对社会绝对支配权的占有造成了美国对外“为利润而生产”和“以利润为目的”的交往方式。二战后,苏联成为美国资本全球化道路上唯一的不可逾越的障碍,为了清除这个“障碍”,美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采取了更加激进的手段。该学者认为(     
A.美苏争霸的实质是争夺市场B.经济因素助推两极格局形成
C.美苏两国间的矛盾不可调和D.冷战阻断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这是前南斯拉夫一幅关于马歇尔计划的漫画。该漫画(     

   

A.动员老百姓任劳任怨参与国建家建设
B.主张用纯劳动代替机械化以节约成本
C.体现了“冷战”中意识的形态的对立
D.突出了作者力图挽救欧洲颓势的心态
2023-10-25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西方许多学者认为:冷战后的情况是不稳定的,但是“均势”仍然存在。国际局势虽然混乱,但是各国仍将支持联合国,联合国不会像国联一样消失。联合国不仅会存在,而且会发展。西方学者旨在说明(     
A.国际新秩序尚未确立B.国际格局发生巨变
C.冷战思维依然存在D.雅尔塔体系仍在运转
2023-08-27更新 | 130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二战结束后,有两个主张日益被美国政客接受,一个主张是西欧重建“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另一个主张是在一个统一的西欧中复兴联邦德国。上述主张(     )
A.进一步弥合欧洲国家的分歧B.加剧欧洲内部的分裂与冲突
C.标志欧洲一体化运动的开启D.有助于缓和美苏两国的对抗
2021-06-01更新 | 313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美国曾在苏联周围建立了60多个电台,用苏联各民族语言全天候对苏广播…苏联那些多年来在西方‘声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亲西方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认为,美国和西方国家的“道德和政治'高于苏联。苏联领导人所有的外交活动,都被解释成“极权主义的'苏联同“自由的'西方的对抗。”这说明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国内民族分离主义情绪的高张
B.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改革过程中迷失社会主义方向
D.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美国联合其西欧盟国,在巴黎成立出口控制多边协调委员会,简称巴统。巴统旨在遏制与军事战略有关的武器、技术和物资向苏东国家出口。1951年,美国通过了《1951年贸易条件的附加法令》,对来自“苏联以及被外国政府或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组织所统治与控制的国家和地区”的进口不予以最惠国待遇。1952年,斯大林提出了“两个平行市场”的重要理论。他认为,“两个对立阵营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结果,就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了,因而现在就有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

——据叶江《大变局:全球化、冷战与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等整理

材料二   尼克松上台后,开始对苏实行“诱导式经济外交”。1969年颁布《出口管制法》,以高新技术转让限制取代全面战略物资出口限制,放松了一般技术和商品的出口,并利用“巴统”的“例外”条款扩大禁运物资和限运物资出口。同时,美国官方公然宣称:“我们的战略是要利用贸易让步作为政治工具,以便在苏联冒险时制约他们,在他们采取合作态度时鼓励他们”“……使共产党国家的国内发展和对外政策沿着我们期望的目标前进”。尼克松也形象地说:“在我们的商品上不但要印上经济价码,而且要印上政治价码。”

——摘编自牛笑风《冷战时期美苏经济关系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二战结束后至50年代初美苏的经济关系。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美国推动“诱导式经济外交”的举措,并分析其实施的历史背景。
2023-11-05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程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7 . 马歇尔计划规定西欧国家必须在集体拟订复兴规划后才能得到美援,而且将它们在生产和流通方面协调合作定为整个复兴计划的指导原则。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A.客观上促进了西欧的一体化B.实现了从军事上遏制苏联
C.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D.意在缓和各国之间的争端
2021-07-06更新 | 247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55年苏联同意给缅甸7项“赠礼工程”,就是用缅甸的大米换取苏联的援建工程项目。1960年,美国总统批准的一项文件宣称“理解柬埔寨的中立主义外交政策,关心柬埔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向老挝提供的援助应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进步及国家统一。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美苏均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B.东南亚成为美苏重点争夺的地区
C.意识形态渗透成为“冷战”一大特色D.美苏重视争取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2023-07-14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3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20世纪60年代初,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费正清提出应训练来自越南的越南史专家。在政府和社会资源的支持下,70年代中期,哈佛的越南研究在讲席教授设置、课程建设和越南典籍收藏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这体现出美国(       
A.战略收缩以应对滞胀B.争夺越南历史解释权
C.深陷于越南战争泥潭D.干涉东亚历史学发展
2024-04-10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10 . 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推动达成了这一协定:除古巴以外的所有美洲国家自筹资金约800亿美元,美国提供外来资金200亿美元的一半,在拉美建立“争取进步联盟”。这一做法(       
A.体现了美国的冷战政策B.加剧了南北美洲的对立
C.丰富了美国的扶贫方针D.激发了拉美的民族情绪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