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 道试题
1 . 下表是二战后世界科技政策范式转变分析表(部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期

1945—1975年

1975—1990年

1990年至今

科技政策范式

为国防而科学

为工业而科学

为民生而科学

政策模式

高度集中军事国防

集中式工业经济

社会创新和民生科技

核心目标

国防

工业

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

A.社会生活的需求B.新科技革命的开展C.国际格局的演变D.经济全球化的加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51~1955年,美国先后签署《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澳新美安全条约》《美韩共同防御条约》《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等条约。这反映出美国意在(     
A.保持亚洲各国均势B.维护东亚地区持久和平
C.转移美苏争夺重点D.构建亚太地区反共体系
3 . 温斯顿·丘吉尔是20世纪国际政治舞台的风云人物,他的外交战略充满着政治智慧。以下是不同时期丘吉尔对苏(俄)政策的言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任职)言论
1918年12月
(陆军大臣兼空军大臣)
“消灭布尔什维克,同德国佬接吻!”
1932年5月
(在野党议员)
“制止侵略的途径只能是联合纳粹德国之外的欧洲国家,尤其要联合法国和苏联。”
1938年9月
(在野党议员)
“如果我们不能建立反侵略的伟大同盟,我们就将陷入致命的危险之中,如果我们拒绝同苏俄的正常合作,那是极端愚蠢的。”
1941年6月
(首相)
“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只要一息尚存,力量还在,就齐心协力打击敌人吧。”
1942年上半年
(首相)
“如果考虑到俄国为消灭希特勒、为我们的共同的事业所做出的一切,我们为俄国所做的事太少。”
1942年10月
(首相)
“我的全部思想主要集中于欧洲这个现代国家和现代文明的发源地。如果俄国的野蛮行径一旦蹂躏了欧洲古老国家的文化和独立,将是非常可怕的灾难。”
1945年2月
(首相)
“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俄罗斯的统治浪潮正在席卷欧洲。为了与俄罗斯尽早摊牌并解决问题,我们现在必须转变我们的立场。”
1949年4月
(退任首相)
“我们未能将布尔什维主义扼杀在萌芽状态中,未能通过一种或另一种手段,将当初已屈服了的俄国引入全面的民主制度之中——这一失败如今成为我们沉重的负担。”

——据徐瑞雪《浅析二战前丘吉尔对苏态度的演变》等整理


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丘吉尔的“外交智慧”。
4 . 1945年6月,美国代理国务卿格鲁向杜鲁门提交了一份绝密备忘录,声称欧洲局势“有利于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自此,杜鲁门政府明确地将对外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锁定为“遏制”苏联和世界社会主义阵营,“遏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壮大。这
A.标志着美国正式向苏联发起冷战
B.暴露了美国控制战后世界的企图
C.体现出美国开始向欧洲渗透势力
D.意味着美国拥有控制世界的能力
2022-02-12更新 | 441次组卷 | 4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3-【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5 . 20世纪五十年代亚非会议召开前后,美国等西方媒体宣称此次会议“不过是一次午后的茶会”“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的领导权”;美国总统准备向国会提出新的经济援助计划,企图以此来影响参加国的立场,美国还在台湾海峡制造紧张局势,扬言要保卫台湾不受武装侵犯。西方上述举措根本目的是(       
A.制造第三世界的内部矛盾B.挑拨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关系
C.极力维护现存的国际秩序D.应对多极化趋势带来的挑战
6 . 1950年,美国主持成立“自由欧洲委员会有限公司”,拨出1000万美元成立自由欧洲电台。在短短几年里建立了29个播送站,用16种语言广播宣传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美国此举意在
A.推进实施马歇尔计划B.抵制共产主义
C.缓和东西方紧张局势D.加强国际交流
7 . 1961-1963年,美国新闻署先后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斯大林格勒以及华沙、贝尔格莱德等城市多次举办“美国塑料”“美国艺术”“美国医药”“美国通讯”“美国科技图书”等展览,超过700 万人参观了上述展览。美国新闻署举办展览的主要目的是(     
A.缓和古巴导弹危机造成的紧张局势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与苏联合作共同应对多极化的冲击D.对苏联进行文化渗透
2022-03-20更新 | 399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复习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世纪初,资产阶级只是一个势单力薄的阶级,它不得不与王权相结合,结成同盟来斗争,支持国王逐渐建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王朝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日渐羽翼丰满,这个王朝国家再也不能体现、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和要求。于是,资产阶级便以全民族的名义展开了对王朝国家的批判,要求获得自由、平等、人权和幸福,要用这些新的政治原则和政治观念来构建新的国家——民族国家。所以,在英法这些资产阶级力量较为强大的国家,较为彻底地摧毁了旧的王朝国家,构建起了近代民族国家。

——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二   从巴黎掀起的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经过长时间艰难的逐字逐句的争论之后,1789826日,制宪议会最终通过了这个庄严的宣言。宣言共17条,它庄严宣布: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惟一原因。

1804321日,拿破仑签署法令,《民法典》正式颁布实施。作为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这部法典在破坏欧洲封建制度和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上起过不容低估的示范作用。后来,世界各国资产阶级在制订法典时,往往以它为范本。拿破仑所创建的资产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在以后的法国和欧洲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里,一直被沿用下来。这次革命为资产阶级所做的事情是这样之多,以至整个十九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

——据吕一民《法国通史》等整理

材料三   19581969年戴高乐执政期间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1959年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收回对法国舰队的指挥权,禁止美国使用法国基地。1960年法国爆炸第1颗原子弹。戴高乐拒绝签订美苏禁止核扩散条约(1963),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恢复邦交,提出“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否决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加入西欧共同市场。1964年,法国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1966年法国军队全部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迫使该组织总部撤离法国迁往布鲁塞尔。

——张芝联《从高卢到戴高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法国资产阶级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努力,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民族国家”的显著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个庄严的宣言”的名称,结合拿破仑的相关举措,对材料中下划线部分予以阐释。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评析戴高乐执政期间的外交活动。
2024-04-10更新 | 303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为1959年美国在莫斯科举办的博览会情况。美国此举主要是为了(     
●苏联民众惊讶于琳琅满目的展品,特别是速冻食品、精美的收音机、彩色电视机、照相机、洗衣机等家庭消费品
●苏联年轻女性争先恐后尝试美国造型师免费提供的理发、化妆和修剪指甲服务
●苏联青年人热烈议论着美国的流行爵士乐和高保真照片,大街小巷时而还会传来流行爵士乐的曲调
A.展示物质文化凸显国家实力B.借助经济交流扭转冷战劣势
C.通过两国合作扩大商品输出D.加强宣传攻势渗透意识形态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詹姆斯·费尔格里夫《地理与世界霸权》

注:1915年詹姆斯·费尔格里夫的《地理与世界霸权》出版,他从陆权与海权的角度探讨英国所面临的现实和潜在威胁,他在书中指出,欧亚大陆的中部和北部是"心脏地带",“海上强国”指的是英国、法国、意大利、葡萄牙、日本等;“破碎地带”指的是在“心脏地带”和海上强国间的小国或古老文明的残片。其中德意志已经崛起为海上强国之一,中国、印度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因素在未来可能发展为控制“心脏地带”的中枢地区。


(1)提取图中所反映的信息,并指出该图绘制的依据。
(2)20世纪70年代,有学者对图中的内容进行了修改,你认为他会从哪些方面进行修改?请说明你的理由。(要求:任选两个方面进行修改,说明理由,观点正确,条理清晰。)
2023-03-22更新 | 38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