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1947年9月29日美国国务院信件中提到:如果我们能向西欧人民提供及时和足够的财政援助……这些国家的极权主义势力就能被击败或大大削弱。这表明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
A.帮助欧洲重建经济B.巩固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C.为了控制整个欧洲D.应对苏联“经互会”而设立
2023-07-10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攻势,导致了冷战。美国之所以采取进攻……从政治上来说,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从经济角度而言,美国资本家及其在政府中的代言人谋求世界对美国商业利益的开放。美国需要扩大海外市场以避免美国的经济陷于停滞和难以接受的失业。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二 20世纪70-90年代初期,是旧的两极化世界由动摇走向解体、新的多极化世界初露端倪的交替时期。导致世界格局变化的原因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轮番升级的军备竞赛和全球争霸导致两国国力的相对削弱。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和西欧、日本力量的崛起,有力地牵制和冲击着美苏两霸的势力。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和苏联的“新思维”成为推动苏联社会质变的催化剂。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美苏冷战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苏推行冷战政策的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旧的两极化世界由动摇走向解体”的原因。
2023-07-1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对于图所示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两极对峙避免了核战争
B.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相互借鉴发展
C.两极对峙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D.美苏均势维护了世界和平
2023-05-2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八校同盟体2022-2023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二战的结束,美国急欲完成自威尔逊时代以来的国家战略方向的调整,即由孤立主义转向全球主义,由维持在美洲的领导地位转向追求世界领袖作用。杜鲁门总统19451023日在国会提出要在国际间起“领袖作用”。鉴于二战的惨痛教训,战后初期苏联将战略重心摆在谋求国家安全利益上,力图把战前资本主义列强套在自己周边的“防疫带”转变为“安全带”。战后随着关系日趋紧张,两国都不约而同把双方的对抗视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乃至生活方式之间的较量,并确信自己国家的前途命运系于这些理论、原则和制度的胜负。

——摘编自刘志青《战后美苏矛盾的演变与冷战的开始》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对峙局势被打破,世界格局呈现了多维发展趋势。无论从国际经济、国际政治来看还是就国际军事、大国关系而言,未来世界在很长时间内将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多元世界,不管昔日的大国是否愿意接受这个现实,也不论发展中国家能否承受这个机缘,多极世界已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同时把世界推向了和平的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摘编自陈晓翔《浅析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美苏矛盾加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后国际格局发展的新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对世界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是一幅创作于1947年的美国漫画(共产主义下的美国),漫画中的红色火焰指共产主义,正在吞噬美国星条旗,美国人民正在反抗,与这一漫画内容相关的史实是(     
A.美苏冷战B.越南战争C.柏林危机D.经济危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西欧与美国结盟,建立了“美主欧从”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冷战结束后,德、法、英三国新生代领导人都较为务实,主张逐步淡化欧美联盟,建立后大西洋主义的平等伙伴关系。这种关系正如欧盟外交事务高级代表索拉纳曾强调的,欧美“不再是反对某种东西的伙伴,而是支持某种东西的伙伴”。无论如何,欧盟奉行对外“多边主义”战略表明,欧洲利益高于跨大西洋利益,欧盟不愿像过去那样做美国的小伙伴,而是要奉行独立于美国的对外政策,对美既合作又竞争。

——摘编自申义怀《浅析欧盟对外“多边主义”战略》

材料二 苏联解体之后,形成了美国“一超独大”的局面,世界力量结构显著失衡,短期内不存在根本改变这一状态的可能。作为现存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却悖逆时代潮流行事,竭力扩大北约组织和日美安保条约的作用范围,试图通过强化军事集团和推行积极的对外干预政策等手段,巩固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这不能不使人感到美国正在企图建立自己对世界的单极统治。美国的这种做法将会从反面推动多极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单极化势力与多极化潮流之间的矛盾冲突,构成当今国际形势另一个突出特点。

——摘编自张宏志《剧变后的反思:苏联解体与中美关系》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西欧国家与美国关系的变化,并说明导致此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的特征。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此特征所带来的主要影响。
7 . 20世纪80年代后,曾以“脱亚入欧”为荣的日本日益重视亚洲,强调要在这一.地区发挥“真正的中心作用”及“领先和领导作用”。这反映出,此时日本
A.旨在排斥美国插手亚洲事务B.致力于打造政治大国形象
C.与欧洲国家的矛盾日益加剧D.企图再次建立亚洲的霸权
8 . 1948年,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意语报纸《意裔日报》列举数据表明美国向意援助了多少资金以及即将援助什么物资等。一些意语媒体甚至耸人听闻地宣称,如果意大利落人苏联势力范围,“孩子会把父母送人监狱”“人们会吃自己的孩子”。美国媒体此举
A.促使意大利的经济迅速好转B.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C.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D.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局势
9 . 以下卡片所示为曾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的布热津斯基所著《大棋局》中的言论。 该言论揭示了(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声音,振荡这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A.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B.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C.美苏继续主导两极世界格局D.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10 . 二战后期罗斯福曾设想将战时大国合作延续到战后,由美、英、苏、中组成“四警察”共同控制世界,美国则扮演“警察局长”的角色。但战后杜鲁门则表示,“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高涨B.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形成
C.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量的膨胀D.西欧国家开始走上联合之路
2020-02-1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