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能表明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
B.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C.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缺乏经验,不够成熟
D.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2 . 1973年的石油危机导致国际油价飞涨,苏联迅速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输出国,油气出口的收入成为重要的外汇来源。苏联用石油外汇购买粮食、轻工业品甚至重工业产品弥补自身生产的不足。1985年美国操纵沙特等国增产导致国际油价暴跌,严重冲击苏联经济并加速其解体。这反映了(     
A.美国在冷战后期处于上风B.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C.石油贸易服务于政治利益D.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61年,肯尼迪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这表明美国
A.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动摇B.试图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分权制衡原则发生巨大变化D.国家政策受到“冷战”格局影响
2021-03-16更新 | 351次组卷 | 59卷引用:贵州省遵义航天中学2017届高三第十二次模拟(压轴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面临着来自美苏两个方面的外交压力。中国要减轻外交压力,拓展更广阔的外交活动空间,就必须寻找新的合作伙伴。1964年,毛泽东正式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理论,指出美苏之外的国家都属中间地带,中间地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亚非拉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与美苏之间有矛盾,而且随着自身力量的发展,这种矛盾将日益加深。中间地带发展的趋势将是独立于美苏之外,并能与美苏抗衡的一支强大的国际政治力量。

——摘编自徐如军《论新中国外交思想三个层面的转变》

材料二   1973年,毛泽东在会见美国国务卿兼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时提出,“只要目标相同,我们也不损害你们,你们也不损害我们”,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希望你们跟欧洲、跟日本合作”,“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这就是联合美国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一条线”战略。毛泽东亲自推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而美国尼克松政府也将对华政策从“遏制”调整为“接触”。19781216日,中美两国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中美关系正常化极大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新中国迎来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交的高潮。

——摘编自欧阳向英《大国外交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构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两个中间地带”理论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相较于20世纪60年代,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的影响。
5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一大批亚非拉国家加入联合国,同时不结盟运动兴起,七十七国集团的组成以及联合国中新兴国家力量的增强,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这一现象
A.打破了美苏两分世界的局面
B.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使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D.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6 .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B.成立华约组织
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2019-08-11更新 | 524次组卷 | 34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苏联

美国

斯大林的“安全带”政策阶段(1945年至1955年)

杜鲁门政府对苏联遏制阶段(1945年9月至1960年)

赫鲁晓夫制定出同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政策阶段(1955年至1964年)

肯尼迪对苏联推行和平战略政策阶段(1960年至1969年)

勃列日涅夫对美由“缓和”政策阶段进入正式执行积极进攻战略(20世纪60年代末至20世纪70年代末)

尼克松政府的“联系论”均势外交阶段(20世纪70年代)

戈尔巴乔夫积极调整与美国关系的缓解阶段(1985年至1991年)

里根实施“星球大战”计划阶段(20世纪80年代)

苏联解体后俄美关系回暖政策阶段(1991年至今)

两极格局解体后美俄政策回暖阶段(1991年至今)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8 . 1960年法国试爆原子弹成功,1964年,法国与中国建交,1966年,法国正式退出北约。法国总统戴高乐对外执行独立的民族主义政策,力图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他提出了“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主张西欧联合。这反映了
A.法国主张东西方联合制美B.法国力图对抗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D.法国恢复欧洲霸主地位的战略目标
9 . 1959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要使欧洲成其为欧洲,必须有重大的变化。首先苏联不再是现在的苏联,而成为俄国。”1964年中法建交,“两个希望自己把握命运的背靠背站在了一起,相互帮助、相互倚重。”材料反映
A.欧洲摆脱了美苏的控制B.全球化冲击下的西欧
C.力图摆脱冷战思维束缚D.世界都步入了多极化
10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西欧)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为了摆脱“卒子”的地位,二战后西欧
A.接受美国的经济援助B.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走上联合发展的道路D.与美苏展开激烈的竞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