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太空卫星火箭发射大事年表

苏联

美国

1957年10月,发射第一颗人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1960年6月,通过了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计划,包括载人登月、火星和金星任务。

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搭乘东方1号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

1965年3月18日,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在上升2号任务中进行世界上第一次太空行走。

1966年2月月球9号在月表首次完成软着陆。

1975年7月15日,联盟-19飞船发射,与阿波罗飞船组成阿波罗-联盟测试体。

1982年3月1日,金星13号着陆器成功着陆,并存活了127分钟。

1986年2月20日,和平号空间站主体发射升空。

1988年11月15日,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首飞成功。

1958年1月,第一颗卫星探索者1号发射成功。

1960年5月,阿波罗计划被提交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

1962年8月27日,金星飞掠器飞掠金星,成为世界上第一艘成功的深空探测器。       

1965年6月3日至7日,爱德华·怀特在双子星座4号任务中完成美国首次太空行走。1966年5月30日-6月2日,勘测者1号发射升空并完成月球表面软着陆。       

1969年7月16日至24日,阿波罗11号的两名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着陆行走。

1973年5月14日,最后一枚土星5号火箭搭载天空实验室升空。       

1975年7月15日       ,联盟-19飞船发射,与阿波罗飞船组成阿波罗-联盟测试体。

1981年4月12日首次发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摘编自《美苏太空竞赛历年卫星火箭发射以及历史事件介绍》

材料二     1958年,中国把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列入国家科学规划,组建机构并开展相关学术研究活动和实验设备的筹建工作。创业之初经历了经济上、技术上种种困难的中国航天事业,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1964年6月发射成功自行研制的第一枚运载火箭。1968年组建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1970年4月24日,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1985年10月,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共发射了1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这些卫星为地质、测绘、地震、海洋、农林、环境保护等国民经济部门和空间科学研究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资料。通过一系列航天活动,中国已经建立了各类人造卫星、运载火箭、发射设备和测量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试验和生产的基地;建成了多个能发射各类航天器的发射场。组成了由控制中心、地面台站和测量船构成的卫星测控网,造就了一支富有经验的航天科学技术队伍,从而有能力不断开拓航天活动的新领域。中国航空航天工业在为国防、国民经济和科学研究直接服务的同时,还努力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推广和转移先进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甘肃省科协信息中心《我国航天发展历史回眸》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发展太空技术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在发展太空技术方面与美苏的不同之处。
(3)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太空技术发展给你的启示。
2023-06-14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3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统计,从1954年到1970年,苏联对中东国家的经济援助共达26.76亿美元,占同期苏联对第三世界经济援助总额的39.6%。1954年至1972年,苏联仅对埃及等中东4国的军事援助就高达48.8亿美元,占同期苏联对第三世界军事援助总额的58%。苏联此举旨在(     
A.对抗美国的遏制与包围B.推动冷战中心地区的转移
C.巩固美苏争霸中的优势D.促进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2023-05-16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3 . 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强调继承万隆会议精神,发表“反对一边倒”的声明,指出帝国主义“想要我们做它们的附庸,希望只要它们发出命令,我们就做出呼应。这样的事情绝对不会发生”。这反映出(     
A.世界殖民体系的终结B.亚非新兴国家形成—致的外交政策
C.国际格局实现多极化D.第三世界争取独立自主的政治愿望
4 . 学者陈乐民指出:“随着新世纪的来临,西欧各民族间的“同一性”不断增加。但欧洲一体化进程是一项没有竣工时限的历史工程”。各国都有各自已经形成习惯的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以致“欧盟”总部布鲁塞尔指挥的是一支没有统一乐谱的乐队。”这反映了
A.共同利益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
B.欧盟建立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C.民族利益与共同利益发生冲突
D.两极格局的瓦解影响欧洲联合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了把日本拉入美国阵营,美国政府决定加快对日媾和步伐,结束占领状态。……1951年9月初,在旧金山由美国主导召开了对日媾和会议,签订了对日和约,即《旧金山和约》,确立了日本半独立、半占领的“旧金山体制”。与此同时,美国还与日本签署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据此美国获得在日本领土及其周围驻军等一系列权利,驻日美军可根据日本政府的要求,对日本国内的“大规模暴动和骚乱”予以镇压。

——赵学功《冷战时期美日关系嬗变的主要轨迹》

材料二二战后满目疮痍的日本迎来了自明治维新以后对外战略的再度转型,整个国家转而调整方向,张开臂膀“拥抱战败”。……以吉田茂为首的日本政界精英基于对新的国际国内环境特别是国家特性的认知,做出了一项基本判断:在日本国民连衣食住行都无法充分保证的情况下,大规模重整军备会给经济带来重负,也有悖于日本的国家利益。因此,战后日本只能优先发展经济,主要用经济手段在海外伸张日本的威信。吉田茂确信,这是日本在当时条件下获得新生的最佳选择。“优先发展经济、轻军备、在安全上依附于美国”的基本路线,后来被称为“吉田主义”。

——摘编自张勇《日本外交的选择:概念、议程与方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吉田主义”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吉田主义”的特点及弊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美国的非洲研究最早兴起于传统黑人大学并由非洲裔学者主导,在主流学术界则处于边缘位置。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联邦政府和私人基金会的全力支持下,与非洲相关的高校地区研究中心、学术协会和学术期刊纷纷成立,非洲研究也就此成为美国地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变化(       
A.表明美国解决了种族歧视现象B.得益于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C.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D.与美国国家战略需求相适应
2024-03-15更新 | 153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全国卷人教版01)(12+2+1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冷战后西方国家实行过的主要“援助制裁”
受援国受到的制裁制裁的原因
苏丹1991年起,所有援助国停止援助项目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军人政权统治
赤道几内亚1994年,欧盟委员会宣布援助“降温”人权问题
塞拉利昂1996年1月,欧盟威胁暂停援助项目军事政变影响民主选举
由表可知,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在发展援助领域采取的制裁(     
A.出发点是维护世界和平B.体现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
C.彰显大国的责任与担当D.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2023-02-11更新 | 83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并攻破了德军“大西洋壁垒”。盟军快速向东推进的同时从战俘营解放了大量苏联战俘,而苏军在其占领区也解放了大量英、美战俘。各国都迫切希望本国战俘能尽快被遣返回国,这促使美、英政府与苏联政府就相互遣返战俘问题进行谈判。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在雅尔塔会议上,达成了尽快将各自营地上的盟国战俘遣返回原籍国的协定。苏联政府要求无论苏联战俘意愿如何,必须将其全部强制遣返回苏联。5月,三国在德国莱比锡进一步商讨遣返细节并缔结相关协定。协定执行初期,美英两国按照苏联政府的要求进行遣返,然而1945年9月后,美国以“一切战俘都有选择是否被遣返的权利与自由”为准则,不再认同并停止了强制遣返苏联战俘的做法。

——摘编自李旋《二战后美国的苏联战俘遣返政策之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美国对苏联战俘遣返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国对苏联战俘遣返政策变化的影响。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马岛之战是指19824月到6月间,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岛(“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马岛战争前,英国经济长期停滞,撒切尔夫人改革推行不力,经济萧条。国际上,美苏开始了“新冷战”,美国迫切需要欧洲盟国的支持。阿根廷国内则因为严重的债务危机引发了军政府信誉危机,迫切希望转移国内视线。英阿两国并不热切的外交斡旋失败后,阿根廷首先开战,然而很快,英国在马岛战争中获得了完胜。撒切尔夫人个人威望高涨,并成功连任,得以继续推进其改革,英国经济重现活力。英国借助战争胜利重振了其大国地位,有力地证明了,它的外交政策“不光是没完没了地从昔日帝国的阵地上撤退,起码在涉及英国的重大利益时,只要有美国的声援,哪怕是美国保持中立,并且在不与苏联发生直接时抗的情况下,它还是能够运用军事力量来解决某些问题的”。撒切尔夫人还借助战争强化了英美特殊关系。

——摘编自马维强《20世纪英国转折点上三次局部战争的影响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根廷与英国马岛之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岛之战对英国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47年9月,美国高层在《科学与公共政策》报告中提道:“如果我们要继续成为世界上的民主堡垒,就必须不懈地增强和扩大我们的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科学知识的不断进步,以及我们的技术得到相应的稳步改善。”其意在(     
A.扩大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B.依托科技发展维护世界霸权
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计划监管D.逐步构建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2024-02-04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