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8 道试题
1 .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北约”的成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华约”的成立
2022-04-23更新 | 219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下列不属于材料中“新的力量”的是
A.欧洲联盟B.不结盟运动C.日本的崛起D.中国的振兴
3 . 1995年10月,第11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卡塔赫纳召开。下列各项中不可能成为本次会议议题的是
A.反对两极格局B.推动世界多极化C.反对殖民主义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 . 从1948年到1950年,欧洲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下列各项中,与此史实有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B.罗斯福新政C.欧洲的联合D.马歇尔计划
2021-08-2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认为,在整个冷战期间,美国人通过给欧洲制造了一个敌人,从而“维持”住了美欧之间的盟友关系。美国制造的“敌人”是
A.日本B.苏联C.印度D.巴西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77月,美国人凯南以“X”为化名,在《外交季刊》上发表《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凯南在文章中强调,由于俄罗斯传统的不安全感和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苏联总是不断向边界以外的薄弱地区进行扩张;因此对苏联采取坚定而富有耐心的遏制政策,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摘编自戴超武《苏联外交与冷战的起源》

材料二:1947年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说“(马歇尔计划)在很多程度上也是美国的生存问题”,“美国从它面对的世界共产主义安全考略就必须关注欧洲的复兴”“如果没有大量的额外援助,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危机。”                  

——摘编《战后历史资料长编》

材料三: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度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指出凯南提出对苏联实施遏制政策的背景。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指出马歇尔计划的主要目的。
(3)结合以上材料概括冷战的影响。
7 .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2021-03-0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江苏灌云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8 . 发表下面演讲的美国总统是
A.林肯B.威尔逊C.罗斯福D.杜鲁门
2021-02-1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冷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终结了”。这一评论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波兰剧变B.苏联解体C.两德统一D.科索沃战争
10 . 下图是一幅反映20世纪中期国际局势的时政漫画,该漫画的主题可能是
A.二战爆发B.欧洲联合C.冷战对峙D.经济危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