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百年”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大体上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格局维持至今已经走过了100余年。百余年来,在西方国家主导下,世界先后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而后又历经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形成了美国一超独霸与世界走向多极化趋势并存的格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是国际行为体力量的对比变化,导致百余年间相对稳定的以西方国家为核心的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面临挑战。

——摘编自李鹏、李帆《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表现、困境与根源》

结合所学知识,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8-06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图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民意调中民众认为共产主义“威胁很大”的变化情况。此变化主要是由于
A.美苏争霸重点发生转移B.东西德国统一趋势加强
C.第三世界的影响力增强D.东西方的局势有所缓和
2022-05-07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十一)
3 . 基辛格在《大外交》书中将冷战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遏制政策、朝鲜战争、苏伊士运河危机、柏林危机,越南战争等。第二阶段从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开始。 据此可知,基辛格冷战阶段划分是基于(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B.美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C.美苏争霸美国处于攻势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2024-02-2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图为法国戴高乐总统执政时期(1959~1969年)采取的部分措施。这些措施(     
A.体现了法国联合苏联对抗美国B.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C.旨在加速欧洲军事一体化进程D.说明美苏间的冷战态势加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二战的特殊环境中得到加强与发展的垄断资本,在战后经济复苏和发展的过程中又得到进一步加强,使垄断资本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社会化的深入发展和生产国际分工趋势的加强,促使国际范围内的国家资本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空前增强。它们不仅在流通领域实行联合,而且在生产领域也实行一定程度的联合。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美国和俄国1957年在核打击力量方面已取得了对等,而中国在1964年也实现了第一次原子弹爆炸。核武器扩散的危险变得更加明显,但正是这个事实表明了科学技术的知识和发现已具有普遍性,而且我们必须要承认这个情况:我们都是相互依赖的成员。强权政治围绕着两个超级大国发生两极分化,从50年代中期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由于力量和影响的增长以及科学上的优势,对上述这种过分简单的力量均势进行干扰。西欧,特别是法国、德国以及共同市场其他成员国的复兴,在世界事务中形成了另一个即便是比较次要的力量。新近获得独立的亚洲、非洲和中东的国家,它们从殖民地.上升到现在的地位,在联合国中形成多数。

——[]莫瓦特《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战后初期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哪些因素构成了对两极格局的冲击。
6 . 1997年,德国《明镜》周刊刊文指出:“由于共产主义终结和本国经济繁荣而地位加强的华盛顿似乎已抛弃了产生于越南战争创伤的自我怀疑心态。他现在是国际政治中的施瓦辛格:武力、横冲直撞。”该评论折射出(     
A.两极格局解体的必然性B.美德关系紧张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着挑战
2023-01-12更新 | 23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美国学者帕尔默在《近现代世界史》中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出现了经济民族主义的强化。而实行马歇尔计划正好把那种趋势颠倒过来。”作者在此强调马歇尔计划
A.淡化了各国意识形态的冲突B.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C.降低了世界各国的关税水平D.加强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8 . 1959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要求建立“欧洲人的欧洲”,认为北约组织应该是一个彼此完全平等的主权独立的国家的联盟。在其改组北约的要求被拒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激进措施,包括最终退出了北约的军事一体化机构。法国这一行动
A.瓦解了西方阵营B.密切了西欧国家的合作
C.反映了多极化趋势D.改变了美苏两极格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主义;1904年提出“罗斯福推论”,表示面对西半球国家的“妄为”“无能”,美国要行使“国际警察”的权力;1950年提出“凯南推论”,认为拉美国家容易受到“共产主义渗透”,美国要用一切手段应对威胁。影响门罗主义演变的主要因素是(     
A.国际格局演变B.国家实力变化C.霸权主义加强D.外交政策调整
10 . 20世纪60年代起,国际关系发生微妙变化,1960年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访法,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1969年德国总理勃兰特推行以改善同东欧和苏联关系为目标的新东方政策;1969年日美两国延长新日美安全条约并签订美国归还冲绳行政权的协定。上述变化的根源是(     
A.两极对峙格局威胁欧亚安全B.西方帝国主义阵营日益分化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D.美苏争霸两国实力发生逆转
2023-04-17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