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召开时,拉美国家中仅有古巴作为成员国参加了会议;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时,拉美(含加勒比)国家达到了10个。这一变化(       
A.冲击了美国的霸权政策B.推动了拉美独立运动高涨
C.是苏联大力支持的结果D.导致了古巴导弹危机爆发
2024-02-19更新 | 52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49年,新上映的美国电影《红色威胁》讲述了苏联对美国的威胁。同年,苏联电影《易北河会议》上映,揭露了美国在德国阿尔滕施塔特地区的一系列恶行。材料说明(     
A.影视创作折射意识形态斗争B.两极格局对峙形成
C.美苏政府刻意丑化对方形象D.美国率先发起冷战
3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杜鲁门政府制定出了促进欧洲长期稳定的政策方案,遭到了广泛的反对。反对者认为欧洲复兴计划议案不但影响美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会激化国际紧张局势。据此可知,美国援助欧洲计划(     
A.推动世界经贸的恢复与发展B.遭到所有利益集团的反对
C.直接导致美苏两极格局形成D.旨在维护美国的核心利益
2023-07-0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根据战后新的力量对比,建立的战后国际关系新体系。《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等确立了战后列强在欧洲、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各种和平条约总是由战胜国拟订,惩罚敌人是和平条约中惯用的手段。战争导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又导致了新的战争。

-摘编自万楚蛟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脆弱性-从体系建制角度分析其弊端》

材料二 二战期间,美、苏召开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通过许多宣言、公告和协议,最终确立了国际新秩序-雅尔塔体系。它们根据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划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处置战败国时,它们吸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教训,既要确保德国和日本不再对新的国际秩序构成威胁,又要避免强加在其身上过多的重担。它们非常重视战败国的民主建设,战后五十年间,雅尔塔体系下的国际秩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摘编自黄玉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之比较》

材料三 20世纪70-90年代初期,是旧的两极化世界由动摇走向解体、新的多极化世界初露端倪的交替时期……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它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希望及雄心。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作用及局限。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交替时期”国际力量出现的新变化。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7年6月,针对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的经济困难,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

材料二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将通过切实提高“一带一路”的实施质量,稳步走向世界,致力于更加开放、包容、联动、可持续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与人类发展。有人热衷于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践,相关杂音不时花样翻新,如“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输出模式论”“债务陷阱论”“建立势力范围论”“经济掠夺论”“另起炉灶论”等等。

——摘编自阮宗泽《“一带一路”:塑造共享的21世纪》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有关“一带一路”“杂音”中的某一个观点简要评说。(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符合逻辑)
2022-07-1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1967年,世界卫生组织推出“全球根除天花计划”。当时,美国拥有在发展中国家根除天花的技术能力和条件,苏联则拥有充足的天花疫苗。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协调下,美苏经过十二年的共同努力成功根除了世界范围内的“天花”病毒。这表明(     
A.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国家防疫成败B.卫生医疗成为两大阵营斗争的主战场
C.人类共同命运超越意识形态界限D.国际合作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
2022-07-09更新 | 310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冷战初期,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在黑人民权事务上的对外宣传,通过小册子等多种方式进行海外宣传并开展公共外交,讲述美国种族关系的故事就是“进步的故事”。但这种宣传的最大问题是偏离了事实的真相,美国黑人从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内种族关系的国际影响和美国在冷战中的困境。据此可知美国(       
A.黑人掀起民权运动B.民权领域取得突破进展
C.种族问题破坏民主D.冷战初期处于相对弱势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二战结束后,东欧各国把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转变为人民民主革命,纷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而且这些国家在地理上连成了一片,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美国惊呼:欧洲处于苏军接管和共产党造反的边缘,“保卫‘自由世界’免受共产主义影响”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西欧急需恢复经济,马歇尔的“欧洲复兴计划”得到英法等国的积极回应。在两极对抗的漫长岁月中,两大集团重兵相向,壁垒分明,有时短兵相接,危机迭起。

——摘编自曹中原《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特点》

材料二:以1989119日柏林墙的推倒为标志,使持续达40多年的雅尔塔体制宣告崩溃。冷战终于结束,两极格局随之瓦解。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政治格局向多元化发展,最终形成多极格局。但是,这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转换期或过渡期。过渡期的长短,决定于多极化中各极力量消长程度,决定于世界政治舞台上最终形成了新的力量平衡点。美国的实力地位虽会逐渐减弱,但仍能保持相对的强势;欧共体和日本的地位将进一步加强,美、日、欧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中国在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确立后,其政治大国的地位亦随之加强。

——摘编自王曰庠《略论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依据。
2021-07-21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际粮食援助最早始于19世纪初,是由美国提供的,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都是国际粮食援助的主要提供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对西欧国家的援助,积极扩展其在欧洲的政治影响,并在全球范围内全方位与苏联展开争夺,此外在广大的“中间地带”积极开辟国际市场和投资途径,维护其霸权利益。二战结束后几乎历届美国政府都相信,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出口率,可以转变为美国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竞争能力。因此,粮食援助作为一种“武器”,在美国外交中的作用日益显露出来。

——据韩建刚《二战后美国的粮食援助政策浅析》整理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掀起“绿色革命”,这一“革命”使主要农作物的产量潜力显著提升,其中农作物品种改良对于产量增加的贡献率可达50%—60%.这极大地缓解了全世界范围内因人口快速增长而引发的粮食危机。然而,如何养活21世纪中期将近百亿的人口,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如何既要不断地增加农业产量,保障粮食供给,又要减少资源投入和农业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业生产的新“绿色革命”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不容回避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挑战。

——摘编自傅向东《绿色革命-人类的自我拯救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利用“粮食武器”为其战略利益服务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绿色革命”产生的主要影响。
10 . 1954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说,任何公开推翻中国政权或把东欧从苏联控制之下拉开的企图都将导致全面战争,比较可取的方针就是等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发生变化。杜勒斯意在说明
A.遏制社会主义国家需伺机而动
B.两大敌对阵营的对峙局面在形成
C.中苏结盟关系给中国带来困境
D.冷战会导致社会主义阵的分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