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纽约画派领衔人物杰克逊·波洛克以将油墨滴洒和倾泼在大块画布上的创作方法而著称,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这表明
A.纽约画派的创作方式受到各国民众欢迎
B.纽约画派的创作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
C.美国政府旨在扩大纽约画派的影响力
D.美国政府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
2021-06-08更新 | 10118次组卷 | 63卷引用:2022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按单元章节训练卷(课标全国专用)-必修3-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3 . 1960年10月,肯尼迪在竞选美国总统时说:“我们的任务是奉行一种耐心的鼓励自由、谨慎的压制暴政的政策。”在上台之后他又提出用经济援助、文化渗透等手段诱使不发达国家走向“自由民主”之路。这表明肯尼迪
A.反对武装干涉别国内政B.倡导进行和平演变斗争
C.主张缓和东西冷战局势D.力求世界走向自由民主
2021-06-07更新 | 44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第十四单元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A卷新题基础练)
4 . “欧洲之父”让·莫内曾说:“如果法国现在还不讲话,还不行动,今后的国际形势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那时,有些国家将聚集到美国的周围。德国将日益迅速发展,将被重新武装起来。这种形势发展下去,必将导致法国的灭亡。”他意在
A.争夺军事战略能源B.加强西欧的联合
C.建立世界金融体系D.避免二战的爆发
2021-06-01更新 | 34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第十四单元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A卷新题基础练)
5 . “美国之音”是美国对外宣传的国家机器。20世纪50年代,除了全球英语广播外,“美国之音”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取消对西欧各种语言广播,却不断增加了阿拉伯语、印度语等10几种亚非地区民族语言的广播。导致“美国之音”的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苏意识形态竞争激烈B.美国与欧洲文化本质相同
C.第三世界登上世界舞台D.西欧国际地位迅速上升
6 . 学者陈乐民指出:“随着新世纪的来临,西欧各民族间的“同一性”不断增加。但欧洲一体化进程是一项没有竣工时限的历史工程”。各国都有各自已经形成习惯的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以致“欧盟”总部布鲁塞尔指挥的是一支没有统一乐谱的乐队。”这反映了
A.共同利益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
B.欧盟建立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C.民族利益与共同利益发生冲突
D.两极格局的瓦解影响欧洲联合
7 . 1960年,美国警告日本和西欧各国,在进口苏联廉价石油时不要损害美国石油公司的利益,并特别强调这些贸易的战略意义和军事意义,但遭到日本和西欧各国的抵制。这表明
A.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经崩溃
B.资本主义阵营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C.缓和冷战局面是人心所向
D.美国的盟友不甘心损害自身利益
2021-05-24更新 | 2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专题18-20世纪下半叶的新变化
8 . 1957年,苏联相继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洲际导弹和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终于使西方人相信“苏联人现在可以制造能够打到世界任何既定目标的弹道导弹了”。受到党派政治攻击的刺激,以及美苏之间“异弹差距”的恐惧,美国于1958年1月31日将颗科学地球卫星送入地球轨道。材料表明
A.冷战初期苏联优势明显B.美国党派政治决定冷战走向
C.军备竞赛推动冷战升级D.世界格局因冷战发生了改变
9 . 20世纪,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之满足。”上述认识的出现源于
A.英国光荣革命的成功B.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
C.世界两极格局的确立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021-05-23更新 | 477次组卷 | 27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单元测试
10 . 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能够说明
20世纪50-70年代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为顺差,-为逆差)
1950196019701973
与日本的贸易+2.4+2.0-15.9-19.4
与西欧的贸易+2.0+10.7-5.8-17.8
A.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B.日本和西欧经济实力的增强
C.第三世界的发展冲击两极格局D.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