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②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谈,签署《开罗宣言》
③德国俾斯麦通过武力完成统一,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起君主立宪制
④随着冷战的发生发展,为军事上对抗苏联,美英法等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④②③①
2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具体情况如表,导致日本对外政策变化的因素包括(     
二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在外交上亦步亦趋,追随美国对社会主义的遏制政策。对新中国采取敌对政策。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日本实行经济外交,主要是确保日本经济发展有稳定的资源。
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实行“多边自主外交”。第一,以日、美安保体制为基轴,谋求同美国建立“富有成果的伙伴关系”;第二,中日邦交正常化;第三,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联系。

①中美关系由对抗到对话     ②世界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③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与发展④美苏两极世界格局的瓦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2023-05-28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美国的对外政策与扩张

材料一   扩张是贯穿整个美国对外政策史的主线,也是理解美国外交政策发展的关键……在一定意义上,美国是英国商业资本扩张的产物,从西欧到北美大陆的第一艘船带去商业精神、扩张意识,以及与资本主义相联系的价值观。

美国独立后自然把这些继承了下来,而美国本身的发展也同扩张有密切的联系。独立后的美国通过购买、战争威胁、夺取等方式扩大领土,到19世纪中叶,其领土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美国一向认为它的国家政策,无论是说的,还是做的,都是“符合”其他国家利益的。根据这种假设美国又认为,它在国际事务中享有一种特别的权利。这种民族优越感和自满意识一旦发展到极端便表现为颐指气使,把自我价值观强加给别人,并设法去驾驭别人。

材料二   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历程

时期阶段
17751897美洲扩张时期
18981945海外扩张时期
19461991全球称霸时期

——摘编自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三论》等


(1)依据材料一,概述美国的对外政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在“海外扩张时期”和“全球称霸时期”的扩张政策和活动。
4 . 下列两幅示意图分别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世界局势,以下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A.大国结盟对世界和平造成威胁
B.帝国主义为了自身的利益既勾结又斗争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大国结盟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022-05-11更新 | 761次组卷 | 1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美苏两国于1958-1981年间发射卫星的数目。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① 两国发射卫星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对方信息
② 卫星竞相发射升空是美苏冷战对峙的产物
③ 苏联卫星数量大增表明经济实力超过美国
④ 太空技术服务于军事部门也改善人们生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5-09更新 | 307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理解与思考下列为徐蓝教授主编的《世界近现代史》第三章的目录(节选)
冷战的起源
雅尔塔体系与冷战
战后美、苏国家大战略的对立
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美、苏、英在东欧、中欧和中近东的
对抗与冲突
美苏冷战政策相继出台
冷战的爆发
冷战的高潮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冷战的演变与世界其他力量中心的成长
东西方关系的变化与冷战高潮
中美关系的紧张与松动
西方阵营的分化
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第三世界的崛起
世界多极化趋势和两极格局的瓦解
冷战态势的演变
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
中国对外政策的新发展
发展中国家与新的国际关系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冷战的终结

(1)阅读材料,为《世界近现代史》第三章的目录(节选)拟定一个标题。
(2)依据《世界近现代史》第三章的目录(节选),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组思考题。要求:设计3~6个思考题;多角度、多层次涵盖该部分材料的主要内容;体现创新性和思考深度。
7 . 大国关系

材料一   19491228日,法国总统奥里奥尔表示:“我认为这件事(承认新中国)是不可避免的,不能等人家来逼着我们承认。”就在法国政府内部主张承认中共政权的意见趋于一致,并准备采取相应行动时,美国开始对法国直接施加压力。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更是表示:“美国国务院坚决反对法国承认共产党中国的想法……如果法国坚持这个想法,美国国务院可以改变其在印度支那事务上的态度。”当时法国在经济和军事上对美国严重依赖,尤其是期待美国维持对法国从事印度支那战争的军事物资支持,再加上中国政府与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相互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法国决定暂时放弃对承认新中国的考虑。

——摘编自黄庆华《中法建交始末——20世纪40~60年代的中法关系》

材料二   1964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冲破重重阻力,以无比果敢的政治气魄,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而法方这一愿望也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的积极回应。在双方共同努力和积极推动下,中法建交公报于1964127日正式公布。中法建交轰动世界,法国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从而打破了西方对中国长期以来的政治和外交封锁。

——沈孝泉《中法建交50年:在大国关系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材料三   中法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随波逐流,不随风起舞,积极倡导和致力于多边主义、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

——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法建交的影响。
2022-04-04更新 | 24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下列四幅图片出自美国学者斯科特·克里斯蒂安松的《文件中的历史-改变历史进程的100份文件》一书。依照历史发展进程,排序准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①④②③
9 . 1948年,美、英、法、比、荷、卢6国外长通过“伦敦建议”。其主要内容是:美、英、法共同管制其在德国占领区的对外贸易;在西占区制定宪法,建立统一的政府。不久,美、英、法三国在西占区内发行统一的新货币。这些举措
A.形成欧洲各国间的关税壁垒B.导致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
C.直接造成了东、西德的分立D.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10 . 20世纪50年代,美国新闻署对外发行影片,讲述黑人体育明星奥尔西·吉布森、拉夫·约翰逊等人的成功。这些电影在颂扬黑人明星的同时,宣称只有民主社会才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人才。美国新闻署此举
A.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B.解决了种族歧视问题
C.缓和了美苏紧张关系D.美化了美国国家形象
2022-01-19更新 | 531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