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30 道试题
1 . 1866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续定招工章程条约》,第一次全面提出了华工的权利及招工各国应负的责任,包含了工期、工时、工食、工资、往返路费、满期安置、患病医治、招募行为等。材料反映出清政府
A.国际地位显著提高B.注重维护天朝尊严
C.产生近代维权意识D.大力提倡华工出国
2024-04-30更新 | 426次组卷 | 28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21-2022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以下是中国古代制度变迁简表,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汉代

唐代、宋代

清代学者沈家本的《沈寄筱遗书》,以《汉书》《后汉书》所载为例,称“三辅及令、守、长,皆有专杀之权”

唐高宗命人编纂的《唐律疏议》中载“刑宪之司,执行殊异。大理(寺)当其死坐,刑部处以流刑,一州断以徒年,一县将为杖罚”

宋代章如愚的《山堂考索后集》称“汉之用人,不分流品。视其才能勋绩,等而上之,无有限格”,薛宣出身书佐,魏相出身卒吏,最终晋升宰相

宋代学者李心传的《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称宋代胥吏可根据政绩晋升为品官,但设有上限,如制度规定“吏职补官至从政郎(从八品)止”

A.唐代地方长官职权较汉代有所提高
B.汉代选官重门第,唐宋取士重才学
C.唐宋对官僚职权和升迁的规定更加细致严谨
D.私人笔记的可信度不高,不可凭此得出结论
2024-03-2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646年1月1日,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规定: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效仿唐朝制度实行“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对官吏实行“食封”和“俸禄”。这表明日本(     

A.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B.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C.全面效仿唐朝政治制度D.谋求中日关系的对等
2024-02-20更新 | 341次组卷 | 57卷引用: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明统治前期的正统元年(1436年),朝廷下令,将南方若干省份的部分税粮改为折银征收,共计折银百万余两,押运至京师充俸,称为“金花银”。明朝采取这一政策的背景是(     
A.民间自发地以白银为货币B.张居正改革推行一条鞭法
C.票号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D.官府加派饷银与后金作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20世纪初,某学者研究孔子思想时,从新的史观出发,认为孔子的学说是“适应政府二千余年未曾变动的农业经济组织反映出来的产物”,“经济上有他的基础”。下列历史结论符合上述史观的是(     
A.周期性的王朝兴衰更替是中国古代历史规律
B.铁农具和牛耕使用影响了春秋战国社会转型
C.唐朝贞观之治的出现源于唐太宗的励精图治
D.尊崇儒学是西汉大一统政治局面发展的根基
6 . 对下图中1540年以后英国麦价变化的解释正确的是(     

A.大量金银流入西欧引发了物价上涨B.资本主义农场经营增加了粮食产量
C.近代工厂的兴起导致原料需求增加D.高产作物促进英国的人口大量增长
2023-11-09更新 | 342次组卷 | 4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一   在世界近代历史潮流转换的过程中,我国逐渐由领先变为落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有不少仁人志士挺身而出,试图为国家发展寻找出路,中国开始了被动现代化的历程。

——张占斌《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国家治理》周刊202210月下)

材料二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问题。……19569月,毛泽东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指出,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1957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讲到农业与工业的关系时,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必须实行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还指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范希春《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与追求》(人民网2022.1.24)

材料三   197912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1)要说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开始了被动现代化的历程”,可以选择哪些史实进行佐证?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78)、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2012),阐释中国共产党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10-08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894年,郑观应写成《盛世危言》一书。其主张“欲攘外,亟需自强,必先自富;欲自富;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尊重道德,改良政治”。据此可见(     
A.富强救国,实现近代化B.改良政治,实行民主共和
C.重视教育,实行八股文D.实行商战,复兴朝贡贸易
2023-10-07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民族解放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概况

阶段时间发展情况
第一阶段
兴起时期。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亚洲首先成为民族民主运动的中心,然后从东向西,逐渐扩展到西亚、北非……在拉丁美洲,坚决推翻帝国主义的独裁统治……加勒比海地区13个国家相继宣布独立,加上原有的独立国家
第二阶段
蓬勃发展时期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突出表现为非洲诸国掀起独立高潮,并主要以和平方式取得独立。20世纪50年代末,非洲仅有6个民族独立国家,共有32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仅1960年一年,就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因此
第三阶段
深入发展时期。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斗争的重点从争取政治独立转向发展民族经济,用经济发展巩固政治独立;斗争的对象从反对美帝国主义转向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1990年最后一块殖民地纳米比亚宣告独立;在拉丁美洲;在亚洲,印度支那三国人民的救国战争取得胜利……
第四阶段
快速发展时期。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主要表现为世界进入多极化发展时期,发展中国家加强了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团结,成为重要的一极,加上战前独立的36个国家,目前,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大大扩展了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使世界政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政治,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吴玉才等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从国家独立与时代变迁的角度,任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阶段进行解读。
2023-10-07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毛泽东在1961年末讲到:“这十二年,恐怕还是做对了的是主要的,占第一位,已经有了两方面的经验,这就更强了,而不是更弱了”。历史证明:当时“做对了”的包括(        
①中共八大提出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
②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③1958年开始实行“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0-07更新 | 399次组卷 | 8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