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9 道试题
1 . 1948年,美、英、法、比、荷、卢6国外长通过“伦敦建议”。其主要内容是:美、英、法共同管制其在德国占领区的对外贸易;在西占区制定宪法,建立统一的政府。不久,美、英、法三国在西占区内发行统一的新货币。这些举措
A.形成欧洲各国间的关税壁垒B.导致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
C.直接造成了东、西德的分立D.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 . 1953年,美国一改二战前限制移民的政策,通过了《难民救济法》。在这之后的二三十年间,美国接收了大量来自东欧、朝鲜、古巴、越南等地的“政治难民”。这一做法
A.加剧了冷战对峙局面B.缓解了难民危机问题
C.保证了美国经济繁荣D.遏制了社会主义发展
3 . 有学者指出,尽管它在苏联工业化、都市化和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压制社会和人性的本质,它无法完成把俄国建设为现代化民主国家的历史性任务,无法解决苏联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耗尽了所有的潜力而走到了尽头。该学者指出了苏联解体的(     
A.政策性因素B.国际性因素
C.社会性因素D.制度性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1946年夏,丘吉尔指出:“美国鹰停落在栖木上,它是一只有着可怕喙爪的强壮大鸟……葛罗米柯先生(苏联外交官)被派来每天用一把锋利的镰刀去戳它,戳它的喙,戳它的翅膀,戳它尾巴上的羽毛。鹰一直都保持着安静,但就此认为鹰的内心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那就是大错特错了。”这反映了当时
A.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成B.美苏两国间矛盾加剧
C.美苏冷战序幕由此揭开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022-02-28更新 | 5964次组卷 | 45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河北历史高考真题
5 . 1953年是苏联因自然灾害而导致的一个农业歉收年。二战后,一些英美学者经常用1913年和1953年粮食产量数据来论证苏联粮食产量比沙俄时期的粮食产量要低。他们的这种论证(       
A.说明苏联时期农业比较落后B.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C.反映出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D.旨在说明苏联经济的落后
2022-02-25更新 | 362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2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70年代初到 80年代末,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以下分别简称西德、东德)关系实现了正常化。这一时期,西德对东德的经济政策更侧重于利用经济手段进一步拉近两德关系。在西德经济施惠政策的影响下,1970年“德国内部贸易”额为46亿西德马克,到了1988年增至141亿西德马克。西德赴东德的访问人次1970年为125万,到了1988年提升至5555作方。东德赴西德的访问人次1970年为105万,到了1988年提升至674万。1970 年两德间的电话线路数量仅为74条,全年通话次数为70万次。1988年两德间的电话线路增至1 529条,全年通话次数上升到4000万次。1975年至1988年,从西德发往东德的信件量年均约为7 400万封,包裹量年均约为2 600万件,从东德寄往西德的信件量年均约为9 800万封,包裹量年均约为930万件。

——摘编自王超《西德对东德经济诱变政策剖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两德经济文化交流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两德经济文化交流带来的影响。
2022-02-23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百校大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1989年,日本三菱集团重金购买了作为美国"富有的标志"的纽约洛克菲勒中心51%的股份,史称经济领域的"珍珠港事件"。同年,日本企业家和政客合著的《日本可以说不》一书出版,并迅速热销。日本商界和政界的这些做法
A.体现了日本综合国力的增强B.宣扬了军国主义思潮
C.控诉了美国的地区霸权战略D.丑化了日本国际形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应对与苏联军事对峙的压力,1959918日,土耳其正式签署了部署美国核导弹"朱庇特"的协议。按协议,导弹归土耳其所有,核弹头由美国控制,只有在得到北约授权并经过美、土两国政府批准,导弹才能使用。导弹部署后,因为"朱庇特"技术过时,且很容易激怒苏联,美国一直考虑撤回。到了1962年,因为苏联在美国邻国古巴部署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爆发。为解决这次危机,美国一方面决定撤走"朱庇特"导弹来换取苏联撤走古巴导弹,另一方面采取措施避免此举破坏美土关系。撤离"朱庇特"导弹对美土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引发了土耳其对美国安全承诺的怀疑,加深了美土之间的信任危机。土耳其领导人认识到,美国对土耳其的安全承诺仅限于与自身利益相一致的情况,一旦两者相抵触,华盛顿可能会违背诺言。土耳其民众也认为,美国对待他们就像自己的附庸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将土耳其的利益拿来同敌人做交换。但国际安全专家指出,"朱庇特"导弹是土耳其追随西方遏制苏联的符号,它的存在加剧了苏联对土耳其的敌视,还险些将土耳其拖入核战争中。而"朱庇特"导弹的撤离,为苏土关系的正常化扫除了一大障碍。

——摘编自吴林章《美国撤离土耳其"朱庇特"导弹的决策、交涉及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撤走"朱庇特"导弹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美国撤走"朱庇特"导弹的影响。
2022-02-19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2022届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考前演练三历史试题
9 . 全面冷战对峙时期,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而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却处于两大阵营之外。这说明
A.美苏争霸中美国始终处于优势B.新兴独立国家置身于两大阵营之外
C.国际政治中心转移到亚太地区D.两极格局具有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
2022-02-10更新 | 37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淮南市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1948年,美国以立法形式详细规定了要通过与各国的信息与教育交流,促进世界其他国家的民众更好地理解美国,如美国政府实施的海外图书项目,大力资助西方作者撰写的文学作品《动物庄园》《大恐怖》等在海外发行和传播。这表明
A.美国政府借助文学作品渗透冷战思维
B.美国政府旨在扩大西方文化的影响力
C.西方文学作品是理解美国的主要途径
D.西方文学作品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
2022-01-24更新 | 489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