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1949年,德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德国。下表是西德和东德交流情况的部分统计,据此可知,该时期
A.西德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东德B.两德交流方式单一,缺乏突破
C.双边交流促进了国家统一进程D.两德掌握了双边关系发展自主权
2021-01-08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历史试题
2 . 导致下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美英法德军事开支与国民收入总值比率表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
1990年5%4%4%3%
1999年3%3%3%2%

A.和平主义思潮发展
B.冷战局面的结束
C.西方优势逐渐加强
D.多极化趋势加强
2018-01-19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侧为欧洲共同体部分项目共同财政支出统计示意。据此推断,对当时欧共体的合作解读正确的是
A.缩减社会保障规模B.加大农业领域协作
C.重在政治经济一体化D.统筹应对经济“滞胀”

4 . 观念的变化取决于时代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以前都城布局坐西朝东,是继承过去宗法制度的礼制,以东向为尊。东汉以后都城布局改为坐北朝南,……

——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材料二王子今《“忠”观念研究》从历代典籍、石刻、碑文、敦煌遗书等多种史料以及民俗文化、人名、地名中发掘“忠”观念的表现及演变过程,发现秦汉专制政体的奠基导致“忠”的政治规范的定型。“早期(战国时期)政治道德形式中的某些情感因素,已经逐渐为完全由政治地位所决定的义务和责任的严格规范所代替”,“为人臣必忠”,“危身奉上日忠”。表明“忠”是对皇帝的绝对服从,“不忠”常常是君主令臣下致死的罪名。

——黄敏兰《质疑“中国古代专制说”依据何在》

材料三鸦片战争前后,中英、中美直接的文化文流开始。……dragon错译龙是鸦片战争以来西方话语力量在华建构的结果。……中国不可能改变。《圣经》中对dragon是撒旦、恶魔的界定。20世纪50年代,对美国人来说,中国是恐饰与邪恶的象征。“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国家蔓延。2005年,法国里昂证券亚洲分部推出了一份有关中国发展的报告,其封面画不无渲染之意:中国巨龙正在吞噬地球。从报告的数据看,中国2004年已成为世界钢铁、铜、燃煤、铁矿等原料最大的消费国。

——摘编自人民网《永远的误读——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1)材料一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建筑观念?

(2)材料2的政治观念又有了怎样的变化?

(3)20世纪50年代和21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有很大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时期分析西方人形成这种观念的原因。

2018-02-0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美国、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发展统计

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百万美元)
全世界美国欧共体日本
1965 年200370069860031757091290
所占比(%)10034.8815.854.56
1973 年23112566625989962557624214204
所占比(%)10027.0827.0618.23

(1)材料一中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又指什么?从材料可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
(2)据材料二,指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实施了哪些相应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措施。结果如何?
(3)材料三说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试指出其对当时经济格局的影响。
2020-04-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练习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岳麓版高中历史实验教科书《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在美国的策动下,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同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有利于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协定”,美元的地位大大加强,大大有利于美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英国极为不满,拒绝批准这个协定,但美国突然宣布“租借法案”停止执行,英国立即发生财政金融危机。1945年12月,英国被迫批准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数据比较

材料四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了“新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增加10%的进口附加税。这项措施将使共同市场对美国的出口货物交付的平均关税增加一倍。对此,西欧共同市场六国达成了一致协议,要求美国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等措施,否则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和“直接反击行动”。英国财政大臣立即通知美国,英国完全同意共同市场六国的建议。

—西北大学编《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突出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原因,并分析这一体系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格局呈现出什么特点?导致这种特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了美国与西欧同盟国之间在经济方面存在什么问题?材料三、四反映的经济状况对美国与西欧、日本的政治关系以及世界政治格局有什么影响?

7 . 下面是1988年和1993年美国3种重要刊物使用“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汇的情况统计。由此可知
名称词汇提及次数
1988年1993年
《纽约时报》自由世界7144
西方46144
《华盛顿邮报》自由世界11267
西方3687
《国会记录》自由世界356114
西方710

A.报界一直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B.官方意识形态与主流民意互相背离
C.美国报界经常变更用语与政治无关D.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影响社会文化
8 . 下表(数据杨国昌著《(当代世界经济概论》)所反映现象的合理推论是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
年代1950196019701973
与日本的贸易+2.4+2.0-15.9-19.4
与西欧国家的贸易+2.0+10.7-5.8-17.8

A.促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B.强化了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同盟关系
C.经济多极化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D.加速欧共体变成经济兼政治性质的组织
9 . 下表(数据来源:杨国昌著《当代世界经济棍论》)所反映现象的合理推论是美国进出口美国进出口贸路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
A.促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B.强化了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同盟关系
C.经济多极化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D.加速欧共体变成经济兼政治性质的组织
10 . 据西方统计:20世纪70年代,苏联的军费一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财政支出的33%以上。进入80年代,军费支出仍以5%的速度增长,年总额达到1300亿—1600亿美元,几乎75%以上的科学技术费用都是用在军事上。这反映了
A.苏联的综合国力已超美国B.苏联的国民经济迅猛发展
C.美苏争霸苏联占绝对优势D.美苏的军备竞赛日趋激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