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1956年,日本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国,到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现代化钢厂的产量与美国钢铁工业持平。1960-1984年,日本汽车在国际市场上所占比例从1%上升到23%。日本还大力开展对外经济援助,提升自身形象。这表明,日本(     
A.与西方的贸易摩擦加剧B.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C.迅速完成了工业化进程D.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2024-05-12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2 . 1959年,美国新闻署在全球范围内举办林肯纪念活动,活动的宣传材料包括由30余位杰出的传记作家撰写的文章、图片和宣传手册,三套关于林肯生平与影响的相集、一幅描述林肯生活哲学的彩色卡通手册,林肯的图书亦被译成多国语言。美国举办上述活动旨在(     
A.宣传林肯伟大事迹B.赢得对抗共产主义的胜利
C.推行文化霸权主义D.助推全球新闻事业的发展
3 . 1959年,艾森豪威尔邀请赫鲁晓夫访问美国,会谈中,美国拒绝苏联提出的成本议题,苏联拒绝美国提出的核武器议题,但双方同意就柏林问题举行四国首脑会议。这表明(     
A.多极化趋势冲击两极格局B.冷战进入苏攻美守阶段
C.美苏致力于终结柏林危机D.美苏在对抗中寻求平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万隆会议前后,美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宣传报道大都包含以下活动:美国人收养亚洲孤儿、医疗和经济援助亚洲人民、体育交往、援助英语教学、美国与第三世界的政治互动等。美国的做法意在(     
A.转移冷战对抗中心B.促进区域和平与发展
C.巩固其区域影响力D.加强在东南亚的援助
2023-10-19更新 | 163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9年7月,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对赫鲁晓夫说:“谈谈我们的洗衣机各有什么优点,岂不比谈论我们的火箭各有什么威力更好?你想要的不也就是这种竞赛吗?”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A.美国试图放弃军备竞赛B.美苏争霸的优势在苏联
C.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工业D.美苏发展的侧重点不同
6 . 下图为二战后在苏联报刊上发表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的人物口衔橄榄枝,并在纸上写下“我为和平而奋斗,裁军”的宣言。该漫画(     
A.说明国际局势走向缓和B.体现出美苏争霸走向白热化
C.表明美元霸权遭受冲击D.讽刺美国和平政策的虚伪性
2023-03-2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3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美国国务卿赫尔在1944年初警示驻苏大使说:“我正日益关切苏联政府在对外关系方面接连采取的行动……无论莫斯科在东欧的安全利益具有怎样的合法性——但保证那些利益的单边行动,会对整个国际协作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这反映了(     
A.冷战局势不断升级B.美苏同盟面临挑战
C.美国主导战后秩序D.意识形态分歧加剧
8 . 1947年,马歇尔计划实施之初向苏联发出邀请函,莫洛托夫率团去巴黎谈判。当斯大林得知英、法会谈的窃听记录透露出马歇尔计划原本没有贷款给苏联后,下令苏联代表团退出会议并责令东欧国家也不许参加。这表明(     
A.美苏冷战最初起源于经济因素B.英法要求调整马歇尔计划内容
C.马歇尔计划加速两极格局形成D.意识形态的分歧导致美苏对峙
2023-01-0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二战结束后,欧洲、亚洲和北非地区惨遭破坏,政局动荡不安,经济恢复工作举步维艰。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过去在地理位置上并无直接关联的超级大国,由于它们各自所控制的势力范围而实际形成了在中东欧、巴尔干.中近东和远东直接面对面的军事对峙。由此可知(     
A.美苏冷战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B.美国全球扩张战略影响世界格局
C.世界格局变动源于地缘基础变化D.社会制度不同促使美苏矛盾激化
2022-11-29更新 | 129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结束后,原子能及其国际控制成为国际关系的一个新议题。美国、英国和加拿大于194511月发表共同声明,呼吁联合国建立一个国际保障体系以确保原子能仅用于和平目的。同年12月,美、英、苏外长会议发表《莫斯科公报》,主张在联合国主持下建立一个原子能委员会。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于19461月成立。19466月,美国代表伯纳德·巴鲁克提出原子能国际控制的“巴鲁克计划”:提出应建立一个掌控所有的原子能材料,并对所有原子能活动拥有许可权和核查权的国际原子能开发机构。苏联对此计划明确表示反对。苏联认为,应将核裁军和核控制联系起来,在建立原子能国际控制体系之前,应首先禁止并销毁核武器。直至1949年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宣布结束使命,原子能国际控制问题依然悬而未决。艾森豪威尔

上台后,提出了“原子能和平计划”,积极推动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国际谈判沿着美国设计的议程和方向逐步展开,最终促成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建立。

——摘编自舒建中《美国对外政策与国际原子能机的建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在原子能国际控制问题上的分歧,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原子能机构建立的历史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