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958年,美苏两国签署了《美国和苏联在文化、技术和教育方面交流的协议》,美国声称希望美国的文化能够直接到达苏联,使得苏联人民能够从“正面”了解美国的真实情况,接受美国文化。这表明(       
A.美国旨在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B.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C.冷战格局下美苏交流与对抗并存D.和平与发展成为美苏关系主流
2024-01-31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联合国安理会设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最初为6个,1965年增至10个。下表是按地,区分配情况,这表明(  )
地区亚洲非洲拉美东欧西欧及其它国家
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数23212
A.非洲已开始主导安理会席位B.战后西欧实力尚未恢复
C.“第三世界”影响力提高D.两极对峙影响席位分配
3 . 亚非拉民族独立与崛起是世界近现代史的重要线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戴高乐)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无奈的痛苦,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要在那些地方移交我们的权力,卷起我们旗帆,合上这部伟大的历史,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精神上的考验。

——摘编自戴高乐《希望回忆录》

注:《希望回忆录》是法国总统戴高乐退出政坛之后写成的回忆录,其回忆的内容主要针对冷战时期。

材料二   伊梅斯(英国最后一位某殖民地总督的助手):19473月的口口口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在大火延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事实上,除了像我们所做的那样去做以外,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

——摘编自【英】帕姆·杜德《英国和英帝国危机》等

(1)材料一戴高乐所说的“那些地方”最有可能包括的殖民地当指(     )。
A.巴西B.印度C.阿尔及利亚D.墨西哥

(2)结合材料二“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的描述,口口口处当指殖民地(     )。
A.巴西B.印度C.阿尔及利亚D.墨西哥

(3)材料二中“把火扑灭”的最终结果是英国(     )。
A.同意印巴分治B.允许成立国大党C.废除食盐专卖D.制造阿姆利则惨案

(4)殖民者面对殖民地问题流露出“并不是随心所欲”“并无选择的余地”的情绪,下列对这些情绪产生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促使英法殖民当局认识自身殖民政策的危害
B.殖民地人民的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势力并赢得广泛支持
C.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趋势影响英法调整殖民政策举棋不定
D.美苏在二战后崛起,支持英法继续进行殖民活动,镇压民族解放运动

材料三   广大亚非拉国家,长期遭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他们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都还面临着肃清殖民主义残余势力、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他们是推动世界历史车轮前进的革命动力,是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特别是超级大国的主要力量。

——节选自邓小平在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的发言

材料四   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摘编自徐广文《经济全球化的研究视野》

(5)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说说广大亚非拉国家在崛起中还面临哪些问题或挑战?
2024-01-2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法国戴高乐总统“四两拨千斤”的外交谋略至今在国际外交界令人称道。以下是某同学进行探究学习时采用的素材,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     
1958年9月在致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的备忘录中提出组成美英法三国核心领导机构。
1958年11月赴西德与阿登纳会晤,建立巴黎一波恩轴心。
1959年6月拒绝美国在法国领土储存核弹头和在法国建立中程导弹基地。
1963年6月法国从北约撤回大西洋舰队,不再参加北约联合军事演习。
1964年1月中法建交,法国是第一个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1964年走访11个拉丁美洲国家,签订了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协定。
1966年3月正式通知北约盟国,法国结束对北约组织一体化的从属关系。
A.冲击两极格局争取大国地位B.强化国家干预推动欧洲联合
C.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D.积极参与北约组织东扩进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刘金质在《冷战史》中把冷战分为五篇:冷战的开始(1945~1949)、冷战的扩展(1950~1962)、冷战中的缓和(1963~1979)、冷战再现(1980~1984)、冷战的结束(1985~1991)。下列史实与上述分段时间不对应的是(     
A.冷战的缓和:古巴导弹危机爆发B.冷战的扩展: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C.冷战的开始:杜鲁门主义的提出D.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6 . 下列地图分别是德国不同时期领土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1871年的德国


图2:1919年的德国


图3:1949年的德国


要求:分别说明德国领土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要求:任选其中两个阶段的变化即可)
2023-03-2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60年,美日两国签订了《日美共同合作安全条约》,以取代1951年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该条约确认美国有权继续在日本驻军和保持军事基地,但限定双方必须就此进行协商,并且删去了旧条约中美军可以镇压日本国内的“暴动和骚乱”的条款。该条约(     
A.根本上改变美日间的不平等关系B.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世界多极化倾向
C.反映中间地带力图摆脱美国控制D.体现出日本对冷战态度发生转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危机的应对与抉择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伊斯兰土耳其国家对基督教世界的步步紧逼使西欧的处境和空间不容乐观,在内外困境之下,西欧国家迈出了新的一步。

第六编新兴的西方世界,1500-1763年

第32章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年

第33章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1600-1763年

第34章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第35章全球统一性的开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目录节选

材料二   美国为了不让别国商品染指美国市场,于1930年6月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共有890种商品提高了进口税率,其中50种从免税改为征税,平均进口税率提高到40%的新高度。……工业国对农业国的关税,德国由27%增至82.5%,法国由19.1%增至53%,意大利由24%增至66%……日本轻纺工业依靠工人工资低、劳动时间长等低成本优势,加上政府补贴和货运费用不合理的降低等,向外倾销产品。英国在其主要的棉纺织品海外市场迅速溃败。面对日本的疯狂倾销,各国群起而攻之。……1932年世界贸易总额降至1929年的三分之一。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欧国家迈出了新的一步”的史实。结合所学从西欧解决其“处境和空间”的角度分析作者以1763年划界的理由。
(2)指出材料二中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的突出情况,结合所学简析其负面影响。写出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针对此问题的做出的制度性安排。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该危机最终得以解决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际关系层面危机应对的认识。
2023-01-06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雅尔塔体系形成的过程中,美苏在对德问题上所存在的矛盾根源于双方(     
A.经济政策的不同B.国家性质的不同
C.国家利益的冲突D.对法西斯的认识不同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91031日通过的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再次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在这里,我想从500年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国际关系演变的纵向脉络,以及世界与中国关系的互动与变化中谈谈自己的看法。变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常态,存在着一个从不断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大变化、大变局的发生,则有赖于引起全局变化的大事发生。因此,当我们观察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至少可以从五百多年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长镜头回看中,寻找导致或促成历史发展不断量变和质变的一些重要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

     ——徐蓝《500年世界历史变迁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知识,填写完成下表中“世界大变局”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世界大变局(国际格局、国际秩序的演变)
时间重大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重大影响
1500—1900A组:①原本在世界上处于相对平衡的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的多元文明格局逐渐被打破,形成了以英国、法国、俄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大国实力均衡为代表的、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B组:三十年战争及1648年建立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拿破仑战争及1815年建立的维也纳体系确立的民族国家主权原则,以及与此相伴相生的以欧洲大国任意安排欧洲其他小国和地区的强权政治原则:形成的西方大国的“势力均衡”原则和“欧洲协调”机制,以及进一步强化的欧洲资本主义大国任意安排、征服、占领和殖民世界上其他弱国和地区的强权政治原则。
20世纪C组: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
D组:③
21世纪E组: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东盟等国家和地区总体实力的增强冷战结束后形成的“一超多强”国际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多强”的力量正在上升,“一超”的力量相对下降,国际格局多极化和均衡化的趋势继续发展。

材料二   20世纪初以来,中国人的世界观日益受到以平等成员身份加入国际社会的愿望的推动,积极寻求“国际化”,辛亥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参与国际社会提供了国内政治前提。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国际格局的震荡,被中国当局和精英视为一次参与国际社会的良机。1917年正式参战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决策者将战争视为中国结束其传统孤立主义政策,成为国际社会正式成员,以相对平等身份参与国际事务的绝佳机会。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争取世界诸大国承认中国的领土完整。此后中国为实现这一目标不断努力。特别要指出的是,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通过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抗日战争;第二个更为重要的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发展。

   ——根据伍斌《徐国琦教授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研究述评》等整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上半期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2022-12-12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