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1917到1920年,西方派遣成千上万的军队涌入俄国;在30年代,西方拒绝与苏联合作;1938年,西方试图把希特勒的祸水引向斯大林;西方多次在第二战场问题上食言;1945年,西方还试图进入那些斯大林认为对苏联安全至关重要的地区。这可以用来说明(     
A.苏联与西方关系破裂具有必然性B.绥靖政策对苏联伤害非常巨大
C.西方对苏联一直采取对抗的政策D.苏联反法西斯作战是正义之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20世纪50年代,欧洲最著名、讨论最广泛的书籍是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在1948年完成的《一九八四》。该作品刻画了一个令人窒息的恐怖世界,在假想的未来社会中,独裁者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人性被强权彻底扼杀,自由被剥夺,思想被钳制,人民生活极度贫困。它较为典型地反映了冷战背景下欧洲人的(     
A.孤立无助心态B.反战情绪C.悲观主义情绪D.反苏倾向
2023-05-28更新 | 30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一)
3 . 1986年,有日本评论家在书中称亚洲国家为“垃圾”,认为脱离亚洲是必然的,日本不必拘泥于过去的战争责任,而要积极对亚洲各国施加影响。该书出版后受到日本人,特别是日本年轻人的欢迎。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日本
A.经济发展势头迅猛B.深受欧美种族思潮影响
C.大国主义思潮抬头D.军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
2022-06-04更新 | 606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评卷(上)历史试题
4 . 1947年,乔治·凯南写道:“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乔治·凯南的看法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观点(     
A.延续了美国孤立主义的外交传统B.导致了美苏战时同盟的破裂
C.标志着美苏阵营冷战局面的形成D.加剧了战后国际局势的紧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某高校世界史教材中部分内容的子目。该部分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XXXXXX
●缓和与紧张并存
●经济安全的重要性
●经济利益图经济“冷战”
●东西方力量失衡
●南方战略地位的暂时下降

A.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B.东西方关系的缓和和冷战局面的形成
C.旧国际格局的动摇和美苏争霸的演变
D.两极格局瓦解对世界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在建国和发展的过程中,美国人民形成了独特的优越感和使命感:对于自由的极度推崇、对于本国制度的无比自豪、对于推广民主使命的热情和责任担当。二战后,这种使命感表现为承担反共的全球责任和充当“自由世界”的领袖身份。材料意在说明(     
A.反共的意识形态在美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B.领导世界是美国政府一以贯之的外交哲学
C.战后美苏争霸强化了美国人民的优越感
D.美国的文化价值观是美苏冷战的催化剂
2023-01-26更新 | 204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57年,苏联相继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洲际导弹和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终于使西方人相信“苏联人现在可以制造能够打到世界任何既定目标的弹道导弹了”。受到党派政治攻击的刺激,以及美苏之间“异弹差距”的恐惧,美国于1958年1月31日将颗科学地球卫星送入地球轨道。材料表明
A.冷战初期苏联优势明显B.美国党派政治决定冷战走向
C.军备竞赛推动冷战升级D.世界格局因冷战发生了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49年成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集团的形成,标志着战后欧洲在经济上被划成两部分,统一的世界经济被分化成了相互隔绝的两大体系。这说明当时(     
A.新中国成立影响世界经济格局B.冷战阻碍了世界商业贸易发展
C.社会主义构建起平等经济关系D.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遭到破坏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22-1823年,欧洲“神圣同盟”企图干涉拉丁美洲革命。1823年12月,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国情咨文,宣称:“今后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业已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让我们坐视欧洲列强对它们(美洲地区)进行任何方式的干涉而不加过问是不可能的”。同时指出美国对欧洲的政策是“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不对任何国家所加于我的损害妥协”。这就是著名的“门罗宣言”。

——摘编自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等

材料二1969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谈及美国对亚洲“友邦”的政策时说:“在国内安全问题上,在军事防务问题上,除非受到一个大国的带有核武器的威胁以外,美国将鼓励并有权期望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处理。”这被称为“尼克松主义”。1970年2月,尼克松进一步指出:“美国仍将参与盟国与友邦的防卫和发展。但是美国不能也不会为世界上所有自由国家设想和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策、承担全部防务责任。”为此他提出将“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作为新的“和平战略”的三大支柱。1971年7月,尼克松在讲话中认为世界存在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和日本五大力量中心,美国不再处干完全占支配的地位,必须对外交政策作出调整。这些都扩充了“尼克松主义”的内涵。

——摘编自彭树智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门罗宣言发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尼克松主义反映出的美国对外战略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门罗宣言和尼克松主义的实质。
2023-05-07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一)
10 . 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推动达成了这一协定:除古巴以外的所有美洲国家自筹资金约800亿美元,美国提供外来资金200亿美元的一半,在拉美建立“争取进步联盟”。这一做法(       
A.体现了美国的冷战政策B.加剧了南北美洲的对立
C.丰富了美国的扶贫方针D.激发了拉美的民族情绪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