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是1965年德国漫画家贝伦特创作的漫画《在建中的欧洲之屋》。画面中,戴高乐代表的法国和艾哈德代表的德国正在举行婚礼,其他四国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比利时或是拉着婚纱裙摆,或是在旁奏乐助兴。但他们所要去的新房却只有对外的一层墙面而已,上面还插着源自1948年的“欧洲运动”之旗。作者意在(     

A.颂扬法德和解为西欧走向联合之路打下了根基
B.表达对德国未来发展和欧洲一体化前景的担忧
C.强调欧共体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D.揭露法德试图通过操纵欧盟改变世界格局的企图
2024-04-23更新 | 12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复习试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安哥拉内战是冷战期间美苏在非洲的一次集中较量,它表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尽管欧洲、中东等核心地带趋于平静,但“缓和”的表象掩盖不了“冲突”的实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苏在边缘地带的争夺激烈B.非洲是美苏冷战的重点区域
C.冷战推动了非洲国家的独立D.冷战均衡态势已被彻底打破
2024-04-22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鹰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人们习惯上将“马歇尔计划”理解为美国拉拢西欧国家组建资本主义经济阵营的一项计划,而“经互会”则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为应对“马歇尔计划”而建立的经济互助机构。但实际上,“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其成员国构成起初并没有特指西欧各国之意,甚至最初曾考虑给予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各国以相同的援助,因遭到苏联拒绝而最终术能成行。上述材料描述的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A.需从历史背景中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B.“马歇尔计划”的准确内涵尚无定论
C.综合学术成果即可还原历史概念内涵D.历史解释的建构根植于国家利益需要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81—1984年,美国接纳难民近40万人,其中90%以上来自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东亚,来自非洲及美国盟国的却很少。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A.距离影响移民的区位选择
B.非洲获得了独立和发展
C.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力流动
D.美国顽固坚持冷战思维
2024-04-16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表为美国20世纪60—80年代推行的对苏政策,由此可知(       

时间

政策

1960年

肯尼迪提出了“和平战略”,“用和平的方式加强西方盟国的地位,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

1977年

尼克松政府提出了“缓和战略”,通过与苏联对话、谈判,缓和关系,加强双方的交流

20世纪70年代初

卡特总统强调“人权外交”,企图在意识形态方面战胜苏联,扩大苏联与东欧各国内部矛盾,促其内部发生变化,最终纳入美国的“世界秩序”之中

1981—1989年

里根政府先后提出了“重振国威”“现实主义、实力加谈判”等战略,和苏联展开全面对抗

1989年

老布什总统提出“超越遏制”战略,利用苏联和东欧正在进行改革之机,促进苏联和东欧国家和平演变,最终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A.美国对苏政策受国际现实影响B.和平演变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C.美苏争霸中美国长期处于攻势D.社会主义阵营早已出现分化
2024-04-16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七)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美国总统卡特把苏联1979年进攻阿富汗当作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挑战,他一方面呼吁世界各国对这种行为进行谴责,另一方面通过了制裁苏联的措施;里根上台以后更是屡次攻击苏联为“邪恶帝国”。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也对苏联进行谴责。据此可知当时(       
A.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初步显现B.美国主导了世界舆论的方向
C.苏联国际形象受到严重冲击D.美国和平演变政策成效显著
2024-04-16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六)历史试题
7 . 20世纪6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海外志愿者团体“和平队”成立。“和平队”队员由1961年500人增加到1963年的5000人,直至1964年1万人。他们在第三世界担负修公路、建学校、教英语等各种援助任务。美国此举旨在(     
A.遏制国内的社会运动B.便利资本对外输出
C.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D.支援新兴国家发展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64年,以“人的尊严、人类友好和世界团结”为主题的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在印度新德里召开。本次会议无论是参会人数,还是宣读的论文数量,印度学者都占有绝对优势。许多西方学者指责该会议具有明显的“东方”倾向。这次会议反映了(       
A.资本主义阵营已出现分化B.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
C.世界多极力量的日益壮大D.美苏在第三世界展开竞争
2024-04-08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三)历史试题
9 . 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上台后强调“今天,保卫自由和扩大自由的巨大战场……是在亚洲、拉丁美洲、非洲和中东——是在日益觉醒的各国人民的国土上。他们的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他们谋求结束不公正、暴政和剥削。”这说明,美国意在(     
A.传播自由主义思想B.调整与苏联冷战的外交战略
C.壮大第三世界力量D.联合亚非拉以消除滞胀危机
10 . 下表是二战后世界科技政策范式转变分析表(部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期

1945—1975年

1975—1990年

1990年至今

科技政策范式

为国防而科学

为工业而科学

为民生而科学

政策模式

高度集中军事国防

集中式工业经济

社会创新和民生科技

核心目标

国防

工业

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

A.社会生活的需求B.新科技革命的开展C.国际格局的演变D.经济全球化的加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