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1965年,美国副国务卿托马斯・曼提出:“文化和科学交流项目是与苏联发展贸易关系的个重要步骤…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进入封闭的苏联社会,扩大紧张局势升级时可能有用的关系,这符合我们的长期利益,且贸易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这一言论意在
A.希望美国调整对苏战略B.削弱苏联的经济实力
C.阻断美苏间的文化交流D.与苏联共同主宰世界
2 . 1940年代开始,美国就着手“制定和执行”对外援助计划,“用以服务于美国的重大利益”。美国认为“倘若没有援助计划,美国的安全将会岌岌可危”,甚至说“食品是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决定性因素”。二战后,美国按这一思路实施的“计划”
①成为美苏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②有利于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
③促使苏联建立与此对抗的组织④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 . 1950年7月20日,美国出台《国家心理战计划》,其中提到“美国绝不将本国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强加给其他国家和人民;美国愿意将本国人民的自由和幸福与苏联民众的自由和幸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反映了二战后初期
A.美苏关系逐步趋向于缓和B.美国改变了霸权主义政策
C.美国冷战政策具有隐蔽性D.美国加强了对苏经济援助
4 . 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有“一票否决权”。1946年至1991年苏联共使用110次,多数是为报复美国,拒绝接受美国提议的新成员。由于过度使用,当时苏联的外交部长也被称为“摇头先生”。这体现
A.美苏的关系持续紧张B.“冷战”的特点
C.苏强美弱的国际格局D.美苏外交均势
2021-09-09更新 | 334次组卷 | 15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认为,自20世纪50年代始,两大阵营或多或少曾经都是内部团结的集团,边缘围绕着一些随时可能被它们吞并的小虾米,但其内部正呈现出紧张的信号。新的争吵开始超越旧的意识形态分歧。以下史实可以用来论证该观点的是
①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②改革开放后东方巨龙迅速腾飞
③不结盟运动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兴起
④欧盟成为政治经济并重的实体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 . 从1991年初开始,南斯拉夫各地爆发日益激烈的民族和地区冲突,直至酿成大规模内战并导致国家解体。造成这一悲剧的历史隐患主要在于
A.推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存在严重偏差和失误
B.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放任西方“和平演变”导致思想上出现混乱
D.民族问题上长期推行强制政策导致矛盾尖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纽约画派领衔人物杰克逊·波洛克以将油墨滴洒和倾泼在大块画布上的创作方法而著称,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这表明
A.纽约画派的创作方式受到各国民众欢迎
B.纽约画派的创作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
C.美国政府旨在扩大纽约画派的影响力
D.美国政府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
2021-06-08更新 | 10096次组卷 | 63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海南历史高考真题变试题
8 . 1959年9月,赫鲁晓夫提到“……艾森豪威尔总统明白必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因此,我们这方面应该尽力排除作为解决争端的手段的战争,应该用谈判解决争端。”任何企图“用武力去试试资本主义的稳固性都将是错误的。”材料反映了
A.苏联与美国的外交关系融洽B.苏联放弃了与美国军备竞赛
C.不同制度国家交往成为共识D.苏联领导较为务实外交态度
2021-05-18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