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在第三世界的扩张主要集中在印度支那、中东和中美洲地区,认为这些地区只要有一处瓦解,就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例如印度支那的失利会影响日本和菲律宾,进而危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由此可见,此时的美国(     
A.竭力应对不结盟运动B.仍然奉行杜鲁门主义
C.惧怕亚太经济一体化D.已着手主导欧亚秩序
2 . 有学者这样描述70年代的阿富汗:美国泵用苏联汽油灌满了苏联集团的坦克和美国卡车;苏联在北部和西部修建的道路与美国在东部和南部修建的道路连接起来。材料中的现象(     
A.反映美、苏积极在阿富汗攫取经济资源B.是美、苏在阿富汗竞争的一个客观结果
C.是美国为巩固自己经济霸主地位的举措D.体现战后苏联改革、积极融入世界经济
2022-12-1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1958年,美国著名的《生活杂志》封面出现了两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一个是苏联十年级(高一)学生,另一个是美国高中生,标题是醒目的“教育危机”。杂志调查显示,苏联学生的受教育水平要超出美国学生两个年级,所接受的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也要远远超过美国。这反映出(     
A.人才竞争成为美苏冷战的核心B.指令计划更能促进教育的发展
C.教育交流掩盖了意识形态冲突D.社会主义的发展引发美国忧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美国军方在1947年提出的对外援助报告指出:“一旦由于意识形态而与苏联发生战争,几乎所有可能与美国结盟的潜在强国均位于西欧。”报告将美国经济援助的前几名定为:英、法、西德、比利时。而马歇尔计划中实际援助款额前4位是英、法、意、西德。这表明(     
A.冷战的重心是争夺西欧控制权B.美国军方主导了对外经济援助
C.马歇尔计划包含政治战略意图D.美国经济援助推动了欧洲联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处理战败国日本的问题上,美国一开始就有独占的意图,而苏联方面则进行了不少斗争。经过几轮讨价还价,在美国满足苏联占领北方四岛要求的情况下,斯大林最终同意美国占领日本本土。这反映出(     
A.对日本的处理加剧了美苏冷战B.大国利益争夺影响了战后秩序
C.苏联成为对抗美日的主要国家D.日本的侵略得到了应有的制裁
6 .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方面已切实感受到:“学术交流可以推动苏联精英阶层对美国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态度从否定转向羡慕与崇弃。”事实上也确有一些苏联大学生和年轻的知识分子逐渐对官方意识形态中的反美观点持有异议。材料反映了(     
A.学术交流活动服务于美国国家战略B.美苏对抗侧重于文化领域
C.交流活动推动了苏联科技水平提高D.美苏由对抗转向合作交流
2022-09-10更新 | 968次组卷 | 9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二战后,北欧地区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区安全体系:瑞典坚持武装中立奉行不结盟政策;其西侧的挪威、丹麦、冰岛三个国家加入了北约;东侧的芬兰则奉行对苏和睦友好,并不介入大国纠纷的和平中立政策。这一体系
A.有利于地区和平与安全B.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进程
C.反映了国家利益的冲突D.加剧了两极格局的对峙
8 . 有学者说:“20世纪50~70年代初﹐朝鲜、印度支那既是两大阵营较量的场所,更是中美对抗的战场。70年代后,苏联与伊拉克、叙利亚等西亚地区国家缔结友好条约,与此同时,美国也加大了对西亚地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干预。”"据此推知,该学者意在强调
A.冷战为各种力量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B.冷战是美苏合作基础上的对抗
C.美苏中关系决定了亚洲冷战热点地区转移
D.冷战使美苏具备共同国家利益
2022-05-24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冲刺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78年4月,阿富汗爆发政变,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阿富汗民主共和国”。1979 年2月后,美国政府停止了对阿富汗政府的援助,转而支持不断引发叛乱活动的抵抗组织。1979年12月 12日,苏联正式作出决定立即派兵进入阿富汗。阿富汗战争(  )
A.是在苏联赫鲁晓夫当政时期发动B.直接导致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C.导致美苏间由缓和转入再次对抗D.严重破坏了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
2022-05-22更新 | 335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学校2022届高三决胜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60年秋,当联合国召开第15届大会时,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加纳总统恩克鲁玛、印尼总统苏加诺、印度总理尼赫鲁五个主张不结盟政策的国家首脑,联合提出方案,要求美苏两国举行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首脑会议。19612月,铁托访问非洲九国,为召开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游说。埃及首先响应,并于4月在开罗就召开首脑会议的预备会议达成协议。苏加诺和尼赫鲁先后表示赞成,于是以四国首脑的名义邀请不结盟各国出席开罗预备会议。6月,20个国家参加了预备会议,决定同年9月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预备会议讨论了邀请参加首脑会议国家的范围,制订出参加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五条基本标准

一、与会国必须米取或赞成不同社会政治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和不结盟的独立自主政策;

二、与会国必须一贯支持民族独立运动;

三、与会国不参加大国之间以对抗为背景的军事集团;

四、与会国缔结两国间的军事同盟或加入地区性防卫条约时,不得按照以大国间对抗为背景的意图签订;

五、与会国不得为大国间的对抗提供军事基地(与会国对大国提供军事基地时,不得以大国间的对抗为背景)。

——据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九卷1959-19698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并分析其影响。
2022-05-14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