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2023年10月17-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齐聚北京,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这充分反映了(     
①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②国际社会互联、共荣、共存
③和平发展仍是世界主流                           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4-2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二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 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 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些现象说明二战后(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
C.各国发展道路一致D.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民族交融
2024-04-07更新 | 99次组卷 | 6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B卷)
3 . 冷战结束后,美国提出“无国界”论,宣称政治经济已没有国界了,各国的内政已国际化了,已没有国界了;文化、信息也没有国界了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人权无国界”论,它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道德核心”。美国热衷于宣扬“无国界”论的目的是(       
A.为其全面扩张和渗透制造根据B.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C.为开展反恐斗争提供舆论支持D.阻止“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
2024-03-2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教能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这突出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是(     
A.世界多极化B.经济全球化C.社会信息化D.文化多样性
2024-03-10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交流·联系·发展

亚历山大崇尚东方宫廷礼节,要求大臣行东方式的匍伏礼。他享用东方君主的服饰,身穿米底人的服装,头戴波斯王冠。亚历山大继承了波斯帝国的专制政体,保留了波斯帝国的行省制,设立总督等地方官职。他曾将三万波斯青年带到苏撒,按马其顿军训制进行训练,编入马其顿军队。亚历山大积极倡导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凡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

——摘编自李丽玲《浅析亚历山大统治政策与希腊化文明的形成》


(1)依据材料,概括亚历山大促进文明交流的措施。

1518321日,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其中规定

朕愿下令赐给,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朕也把朕在上述地方和岛屿的钦差和总督官衔赐给你们。

——周一良等《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2)依据材料和所学,简述麦哲伦远航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

19世纪的国际贸易中,欧洲国家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工业品,其中最重要的是机器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取代了印度、中国等国的传统手工纺织品。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是工业原料,如棉花、生丝等,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香料、茶叶等特产。19世纪后期,随着列强的资本输出,蒸汽机、机车、铁轨等机器设备和金属制品成为重要的国际贸易商品。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3)依据材料,指出国际贸易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

今天的电子通信技术使得时间和空间变得模糊,通过无线电、电视、传真机和联网的计算机迅速传递信息,使世界成为“地球村”。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推动了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也带给了人们更加便利的生活。

这个新的互相联系的世界也遭到了某些人的批评。例如,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病毒、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它让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受到计算机语言以及英语的冲击,一个具体的影响就是英语成为全球通信体系的主要语言,这实际上将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语言限制在小范围内。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等


(4)指出上述材料反映的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谈谈你对这一趋势的看法。
2024-01-12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出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①,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②,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③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

材料二   东周社会……人的思想现在可以自由驰骋了……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希伯来的先知时代及古印度的佛陀及其他早期宗教领袖的时代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零和博弈是博弈论中的一个概念,属于非合作博弈,即参与博弈赛局的双方,在严格遵守博弈规则的前提条件下,若是其中一方可以获得利益,也就意味着另一方的利益必然受损。所以,博弈双方的收益和损失之和永远为零,即博弈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性。零和博弈理论认为,世界是一个封闭的空间,里面的所有机遇、财富、资源等都是有限的,当世界中的某个地区或者国家的财富或者资源增加时,也就意味着别的地区或者国家的财富或者资源在减少,这便像一种无形的掠夺。

——摘编自[美]约翰·冯·诺伊曼著刘霞译《博弈论》

(1)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源头。材料一中①②③代表的思想分别可以追溯到当时哪一学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华文化的价值。
(2)列举材料二这一时代中“地中海文明”和“南亚文明”的思想家(或宗教领袖)。结合所学指出古希腊哲人们共同探究的问题。
(3)据材料三,概括零和博弈理论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该理论对当今全球治理有何影响。
2023-12-21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高二下期中测试卷 02(北京专用)
7 . 高中学生参加辩论赛,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下表是某班同学围绕一个历史主题举行的辩论会,其辩论的主题应是(       

正方

反方

互联网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一部手机走天下”成为很多人出行时选择的方式。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网络安全成为社会问题。保护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
A.世界多极化的趋势B.文化多样性的影响C.社会信息化的利弊D.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8 . 跳出“西方中心论”,是世界史学界重要的努力方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代全球重组:1914年至今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混乱中的世界
二、焦虑的时代
三、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主义和政治认同
四、新的战火: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
五、帝国的终结
六、没有国界的国界

——摘编自[美]本特利《新全球史》

20世纪的发展与变化
一、欧美强势的延续
二、两种制度的并存
三、两个阵营的对垒
四、现代化和全球化
五、多极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

阅读两个目录,提取信息,选择20世纪以来的一个时段,角度自选、题目自拟,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工业必需品。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1870-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蛆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自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到20世纪末,国际经济关系已逐渐类似于一个全球自由市场。在前共产主义国家,指令性经济的垮台终结了它们与外部世界的隔绝,它们的领导人欢迎国外投资者及其奋力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新型私有工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大的经济力量是跨国公司、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它们的投资和投机性活动,每天让数万亿美元在世界流动。计算机使用和通讯的全球化,打开了以类似方式完成分散的员工工作的可能,这种“外包制”在印度发展尤为迅速。

——摘编自(美)丹尼尔R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新变化。并简要分析这些变化对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末推动“国际经济关系已逐渐类似于一个全球自由市场”的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为1999年—2006年世界难民人口数据统计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全球战争使难民数量持续上升B.“世界难民日”设立后难民数量持续下降
C.联合国难民署的政策成效显著D.难民问题仍然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