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新疆 高二 期中 2024-05-16 1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文化史(旧)、选修(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史(旧)、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德”“孝”“礼”“仁”“正”“俭”“公”“廉”“勤”“能”“敬”“义”“贤”“信”等,都是中华优秀文化中的基本理念。以下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是(     
①厚德载物   ②以人为本   ③自强不息   ④天下为公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3-08-02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2021年3月,《考古中国》发布了最新考古发现,距今有3000-5000年历史的三星堆古遗址出土了大批具有古蜀文化特点青铜、金、玉器等文物,与中原文化显著不同。这反映了(       
A.古蜀文化代表中原文化B.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
C.各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D.农业工具制造世界领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西亚是世界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诸多文明要素的萌芽及成熟发展的地区。下列文明成果首创于西亚地区的有(     
①从1到9的数字②太阳历③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④冶铁技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时空不同,文化各异。下图中,地域、文化成就及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①——金字塔——建筑艺术深受宗教影响
B.②——《源氏物语》——借鉴吸收中华文化
C.③——《几何原本》——崇尚理性和思辨
D.④——“悬诗”——融合东西方的文化遗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萨比天文历表》是阿拉伯天文学家白塔尼吸取希腊天文学理论的合理部分,修正托勒密的一些错误理论,并根据新的观测资料和实践经验写成。这部著作传入欧洲后,被哥白尼多次引用,欧洲有很多天文学术语源自于阿拉伯语。据此可知,阿拉伯文化(       
A.直接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B.反映了东西方的文化冲突
C.继承了古代西方文化遗产D.促进世界文明交融和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6. 普罗塔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据此可知,他们的共性是
A.追求自由民主,崇尚法治B.崇拜功利,强调道德教化
C.抨击天主宗教,反对神权D.尊重人性,关注人类自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二十七条规定:“团体成员彼此之间有缔结契约的权利,只要他们不把它用来破坏任何涉及社会秩序的法令。”该规定(       
A.维护了罗马皇帝的专制统治B.注重协调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
C.将民主政治原则引入成文法D.旨在促进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马丁·路德认为:“基督教的首领是基督而不是教皇,教皇仅仅是罗马的主教和牧师。”加尔文也说:“我们所谓预定,是指上帝以其永恒旨意,也就是上帝自己决定了世界上每个人的成就。”两人的主张旨在
A.动摇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B.将人们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
C.提倡追求现实社会中的幸福D.以上帝的权威否定教皇的权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有学者指出,第一个千禧年之末(988年),基辅罗斯的大公和拜占庭帝国联姻,而且接受了基督教,将基督教定为国教;第二个千禧年之初(1210年),成吉思汗的部队征服了俄罗斯,把亚洲腹地军事专制主义的传统带到了俄罗斯。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俄罗斯文化(     
A.蕴含着古斯拉夫民族的风格B.深受奥斯曼帝国文化的影响
C.使西方基督教文化发生变异D.具有东西方文化二重性色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被视为世界文学瑰宝的一部史诗,主要讲述古代雅利安人部落家族的故事,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在流传过程中融入了不少民间传说、寓言和神话故事。这部史诗是(  )
A.《源氏物语》B.《摩诃婆罗多》C.《吉尔伽美什》D.《荷马史诗》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以下是某同学的资料卡片。这些卡片信息反映了(     
4世纪时末,儒家的《论语》等经书带到日本
6世纪以后,儒学在日本皇宫贵族阶层之间传播
7世纪初,日本圣德太子制定了受儒学影响的《十七条宪法》
13世纪时,日本僧人从中国带回理学,在民众中得到传播和发展
A.古代日本没有形成本土文化B.中华文化对古代日本影响深远
C.日本对中国文化全方位吸收D.儒学对日本上层社会影响广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一考古学家为了探究某一古代文明,利用三年时间考察了长达数千千米的驿道和位于安第斯山脉上的古城马丘比丘,观察了用于记事的结绳,收集了帝国如何管理四大政区的资料。该文明(     
A.制定了太阳历和太阴历B.发明“浮动园地”
C.法隆寺是其古建筑代表D.创造出20进制
2023-05-13更新 | 404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某学生在历史选择性必修的学习中,根据拓展阅读的相关内容制作了如下的时空变迁图示。据图可以推断,该生拓展阅读的内容是(     

A.古代印欧人的迁徙B.苏美尔人的城市与商贸
C.古代埃及国家统一D.美洲作物在欧亚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北魏时期著名叙事诗《木兰诗》中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诗中的“天子”“可汗”同一人,但又分别是汉民族和游牧民族对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呼。这种现象反映出
A.诗人用词混乱,指代不清B.北魏时期民族交融加强
C.北魏政府有大量汉族官僚D.北魏已经统一黄河流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1788年英国库克船长在悉尼登陆时,居住在澳洲的土著约有30万人、500个左右的部落,人们从事狩猎和采集,通过群体的家族集团形式居住在一起。到了19世纪中叶,澳洲土著只剩下5万多人,白人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这说明大洋洲(     

A.人口发生替代性变化B.形成了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文化认同
C.原住民遭到贩卖、屠杀D.成为世界上种族混合度很高的地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6. 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在1865年给约翰逊总统的一份报告中说:“他们(华工)安详、平和、耐心、勤劳、节俭,(比白人劳工)更谨慎和节俭,因而工资少点也毫无怨言……如果没有华人,要在《国会法案》规定的时间内建成这个宏大的全国性工程的西段,是完全不可能的。”材料表明(     
A.华工解决了美国劳动力不足难题B.华工品行得到美国民众普遍认可
C.华工的贡献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D.华工为美洲的开发作出重要贡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如图为1999年—2006年世界难民人口数据统计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全球战争使难民数量持续上升B.“世界难民日”设立后难民数量持续下降
C.联合国难民署的政策成效显著D.难民问题仍然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有关丝绸之路的史实对应不准确的是:(     
A.草原丝绸之路: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迁,很多是沿着这条商路进行的
B.海上丝绸之路:宋元时期,广州、泉州、明州等沿海口岸,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
C.陆上丝绸之路:魏晋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影响,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
D.西南丝绸之路: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9. “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图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应了( )
A.天主教的传播B.西方人眼中的世界
C.罗马帝国的扩张D.“日不落帝国”形成
2019-01-30更新 | 214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安徽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0.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外部极盛时期”对世界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
A.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B.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C.促进了基督教文明的传播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2020-02-28更新 | 36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检测卷:第2课 古代世界的大帝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1. 美利坚民族是一个年轻的民族,基于共同的经济、地域,融汇了欧洲移民、非洲黑人移民以及土著印第安人的血液,形成了美国特殊的移民文化。下列对美利坚文化形成过程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独立战争和 1787 年宪法促进了美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B.清教对美国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成为美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C.“美利坚人”一词最早出现在独立战争过程中
D.饮食文化、艺术生活融入了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2. 下表是拿破仑战争后,欧洲一些国家出现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拿破仑战争(       
1825年俄国受启蒙思想影响的青年军官发动武装起义,拟定了《告俄国人民宣言》,宣布推翻沙皇政府,召开立宪会议,废除农奴制。
1830年波兰青年军官和学生在华沙发动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
1848年奥地利和普鲁士发生革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制定宪法。
A.促进了欧洲各国的民主政权的建立B.使欧洲一些国家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C.得到了欧洲各国革命者的支持拥护D.开启了欧洲近代政治文明发展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3. 如表中的变化体现了当时(     
1907年、1909年各级各类学堂教师来源构成(单位:人)
本科毕业生留学生旧学教师外国教习
1907年1909年1907年1909年1907年1909年1907年1909年
专门学堂21237915937025129779122
实业学堂3117486924317644543108
师范优级911525214466806991
初级7398763473493927
中学1266210881711072851
高小524910039526170051953
A.人才观念发生了巨变B.教育在变革中求发展
C.传统的教育体制瓦解D.西方文化受到了抵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4. 有学者针对中国古代藏书指出:“海内藏书之家指不胜屈,然子孙未必能读,戚友无由借观,或鼠啮蠹蚀,厄于水火,则私而不公也。”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国古代藏书(     
A.存在“重藏轻用”的弊端B.重视服务公众的职能
C.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官吏D.常因保存不当而损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5. 泰山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是人类文明留下的辉煌,需要我们悉心保护。对它进行保护的第一要义是
A.经济性B.实用性
C.独特性D.真实性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秦)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丝织品)与之交市,故遮阂(阻碍)不得自达。

——《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二 起步就生机勃勃的希腊文化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在汲取古代东方尤其是埃及和西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形成的一种多元开放型文化。……远在爱琴文明时期,克里特就凭借其有利的地理位置成为地中海区域的商贸中心。公元前8世纪开始,由于古希腊本土人口过剩,耕地不足,希腊开始大规模向海外殖民。它直接加强了希腊人与东方古国的联系。在希波战争中,波斯军队充当了东方文化向希腊传播的主力。亚历山大远征时,因其老师亚里士多德对印度哲学极感兴趣,便把一些印度人带回希腊,使希腊更多地了解到印度哲学。……到东方游历成为一时的社会风气,许多著名的学者、文人外出汲取了大量先进的古代东方文化,促进了希腊文化的繁荣。

——摘编自解晓毅《古希腊文化的东方之源——试论古代东方文化对希腊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简述大秦的社会经济状况。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古希腊文化的特点及古代东方文化对希腊文化的影响途径。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陆上丝绸之路在古代中国曾长期是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但是自从8世纪初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发达之后,已有衰落的趋势。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至宋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西亚不少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也相继西传。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艺术、战争、疾病和灾难。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缔造了各自的帝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整个世界;成吉思汗的铁骑一路向西,在带来战争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国通过搜利丝绸之路上的财富,铸就了日不落的辉煌。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

材料二   随着丝绸之路研究的深入,史学界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下表所示。

观点内容
学者1丝绸之路不止一条,依据地理位置及其途径路线,可分为西北陆上“丝绸之路”、西南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学者2丝绸之路上商品流通的参与者有汉人、波斯人、突厥人、大食人、鲜卑人等。除了以经商为主的商人,参与丝绸之路商吕流通的还有僧侣,他们绝大多数并不以获利为目标,而是以宗教传播为己任。
学者3三条丝绸之路本身就是由于中国独持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当然也与人文地理环境有关。海上丝路取代陆路,也正是这种环境发展的必然结果。
学者4丝绸之路中的“丝绸”一词,已不再是中外商业史上交流的商品“丝绸”之狭义,而是一个文化象征符号。所以丝绸之路是沟通中国与域外交流的一个“交通网络”,包括商业、文化和民族迁徙交融这三大功能。

——摘编白耿昇《丝绸之路在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特点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分别概括四位学者的观点,归纳史学界“丝绸之路”研究的动态与趋势?
2019-05-07更新 | 216次组卷 | 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时期,新罗与中国交往频繁,它的典章制度、文字和风俗习惯受到中国的影响。日本全面接受唐文化,国内迅速形成学习唐朝的热潮,政治上建设”律令制国家”,文化上以唐朝为荣,史称"唐风文化"时代。日本自主加入东亚文化圈,形成唐朝、新罗、日本为主要成员的东亚世界文化格局。以唐朝为中心,中国、日本、朝鲜、越南乃至从蒙古草原到西藏高原中间地带的西北走廊地区,构成一个完整、独立、自律的"东亚世界"。在东亚世界中,各国的历史是在同中国的紧密联系中展开的,此文化圈内的各种文化皆源于中国,或者受中国的影响而成长。唐朝处理对外关系的时候,强调制度文化的传播和对周邻国家的开放,通过人员、物质、文化的广泛流动,充分吸收各国之长,维持自身的先进性和活力,形成对周邻的优势和吸引力,确保自身的中心地位。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清朝皇帝在写给英国国王的敕谕中说:“昨据尔使臣以尔国贸易之事禀请大臣等转奏,皆系更张定制,不便准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东亚文化格局的特点及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对比唐朝,指出清朝对外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美国实行移民限额制度,严格限制外来移民,甚至将50万墨西哥移民逐回墨西哥。二战期间尤其是美国参战后,为了满足国内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1942年,美国先后同墨西哥等国签订了引进劳动合同的协议。同时,鉴于中美同盟、抗击日本,1943年,废除了所有的排华法案,每年给予中国105名移民限额。二战结束后,美国决定把移民制度同共产党的实际策略对立起来。1952年颁布的《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中加强了对移民的政治甄别和管理,禁止共产党人入境。20世纪60年代,随着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涨,美国颁布《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禁止任何政府官员以国籍、种族和宗教为由歧视移民。该法案生效后,引发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移民美国的热潮。1990年颁布了新的移民法,进一步放宽移民的限制。

——摘编自梁茂信《美国移民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美国移民政策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影响移民政策变动的原因。

材料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资金、信息、技术、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洋插队”到90年代的“闯东欧”,中国海外移民人数发展迅速。2000-2005年,美国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移民潮,有35.5万中国人移民美国。海外移民的增长,迅速改变了海外华人的结构,其从业范围也在向多元化发展。1993年完全放开自费留学以后,出国接受国际化教育的中国学生大幅度增加。据教育部统计,自1978年至2004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81.49万人,留学国别108个。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3.29万人,约占出国留学人数的24.95%。有相当一部分中国留学生通过留学途径转变为国际移民。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新特点,并说明中国海外移民的影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文化史(旧)、选修(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史(旧)、史学热点

试卷题型(共 2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5
材料分析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文化交流与传播
2
中国古代史
3
世界史
4
文化史(旧)
5
选修(旧)
6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7
经济史(旧)
8
史学热点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单题
20.65新石器时代的文明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单题
30.65古巴比伦文明 单题
40.65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单题
50.65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单题
60.4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启蒙运动的扩展单题
70.65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单题
80.4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单题
90.65俄罗斯的扩张单题
100.85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单题
110.85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单题
120.4 印加文明单题
130.4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单题
140.4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单题
150.65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单题
160.65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单题
170.65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单题
180.65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单题
190.6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单题
200.85古代希腊文明单题
210.65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单题
220.65法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单题
230.65清末新政单题
240.85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单题
250.65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60.65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270.65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  其他热点
280.65中外文化交流(魏晋-隋唐)  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290.4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