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发展,当今手机获取和传输文字、声音、图像可谓“手到擒来”。手机从“电话”变成了人们必备的智能信息中心。这体现的时代图景是(     
A.世界多极化B.文化多样性C.社会信息化D.区域一体化
昨日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苏联解体后,为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新出现了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国际治理组织和治理机制。其中地区层面的国际治理组织有(     
①二十国集团       ②上海合作组织       ③金砖国家       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2-08-16更新 | 38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模拟考试(五)历史试题
3 . “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同舟共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习近平总书记上述讲话的主旨意图是(     
A.提升中国的国际社会影响力
B.解决全球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
C.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
D.构建国家利益至上的新型外交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7年3月,美国副国务卿克莱顿提出,“如果没有美国紧急大量的援助,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崩溃将席卷整个欧洲。除了对世界未来的和平与安全有破坏外,这对我们国内经济也是巨大的打击。”欧洲复兴与美国的经济利益是紧密联系的,美国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必须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帮助欧洲。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吸取了克莱顿备忘录的建议,正式提出马歇尔计划。

——摘编自赵平安、张仲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同美国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摘编自王绳祖、何春超《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为契机,短短10年间为世界格局的演变注入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此次世界格局的转换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后,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此外,由于多极化趋势的长期酝酿和发展,当旧格局最终被打破后,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力量和地区性的力量亦趁势峰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无论在世界事务层面还是在地区事务层面,各种国际关系都在调整,处于各层次的国家都在审时度势,重新定位。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歇尔计划出台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欧、日本与美国政治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7年以来,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TP)巴黎气候协定、《中导条约》《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等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协议,威胁退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开放天空条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等,严重破坏了国际政治秩序以及全球贸易体系。这反映了(     
A.人类和平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B.经济全球化遭遇了逆流
C.地缘政治牵动大国关系的变化
D.美国奉行多边主义政策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 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际格局加速演变,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风险和挑战。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自己的方案。2013年3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后,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场合,习近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了深入阐发,在国际社会产生广泛影响。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风险和挑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倡议的认识。
7 . 21世纪初,中国领导人每年通过出席东盟系列会议机制,与东盟10国、日韩及东亚峰会中其他国家领导人和各层级官员就区域合作及彼此共同关心的问题保持充分沟通和交流。这一系列外交活动的开展(     
A.增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
B.消除了亚洲各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C.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D.维持了国际关系的持久和平局面
2022-07-12更新 | 25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模拟考试(五)历史试题
8 . 进入21世纪,国际局势总体趋于缓和,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和平与发展B.战争与和平
C.竞争与发展D.合作与竞争
2022-07-08更新 | 449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模拟考试(五)历史试题
9 .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已连续退出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等国际多边协议,2019年8月2日,美国又正式退出《中导条约》。美国的这一系列行为表明
A.单边主义导致世界不稳定因素加剧
B.美国力图维护国际旧秩序
C.全球化不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D.美国将不再发展中程导弹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后,由大型商船队从事的大规模海上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商品的运输量急剧增加,经营大宗日用品和原料、粮食,以赚取巨大的利润。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为西欧的手工业提供广大的市场和原材料   产地,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迅速成长。

材料二   整个20世纪的发展从许多方面强化了全球化的进程。例如,飞机和无线电加快了通讯、交通的速度。但20世纪90年代对全球化的重新关注真正地反映了几个新的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致力于更多的自由市场安排、更少的国家干预,这就为外国投资和生产扩展到其他地区开拓了新的机会。

——迈克·亚达斯、彼得·斯蒂恩等著《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三   下图是1978—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1)依据材料一说明新航路开辟对世界贸易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明是推动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主要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