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球化发展进程简表

时间发展特征本质
15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经济国际化
1718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
工业革命英国商品输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德法美等国资本输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二战后国际市场机制的完善和确立:IMF、WB.关贸总协定等。经济全球化
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

材料二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发达国家的发展和世界共同发展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发达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据世界银行统计,美国42%的出口,西欧47%的出口,日本48%的出口均依靠发展中国家。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长期不发达,贫困问题不解决,世界的发展与繁荣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摘自网络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全球化发展在二战前后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全球化发展体现的新趋势。

材料三   二战后关税与贸易额变化示意图


材料四   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是调解纷争,它是贸易体制的组织基础和法律基础,还是众多贸易协定的管理者、各成员贸易立法的监督者、以及为贸易提供解决争端和进行谈判的场所。该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其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占世界的绝大多数,因此被称为“经济联合国”。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范围除传统的和乌拉圭回合确定的货物贸易外,还包括长期游离于关贸总协定外的知识产权、投资措施和非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领域。世界贸易组织具有法人地位,它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贸易组织(含其前身关贸总协定)对全球化进程的影响。

材料五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政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逆势而行的措施

20171月: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

6月:宣布美国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10月:宣布决定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2月:决定不再参与联合国主导的《移民问题全球契约》制订进程。


(3)你如何看待特朗普的逆全球化措施,中国在全球化趋势下体现了怎样的大国担当和作为?
2024-03-1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新兴经济体……开始在传统资本主义大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对传统资本体系注入活力还是起到颠覆作用,其最终还并未表明态度,但从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规律来看,政治必将适应经济发展的形式。”材料意在强调(     
A.发展中国家经济影响力日益凸显B.历史发展趋向须用唯物史观阐释
C.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仍然不明朗D.世界多极化趋势必将进一步发展
2024-01-18更新 | 139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有成员国指出,当前世界贸易组织将成员国分为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两种已经不合时宜,因为近2/3的成员都将自己定义为发展中国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对国家的分类一直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这表明(     
A.世界贸易规则违背国际需要B.经济全球化发展成就突出
C.国际经济秩序需要适时变革D.霸权主义阻碍世界多极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克林顿在其美国总统任期(1993—2001年)内奉行“新干涉主义”外交政策。“新干涉主义”认为一个国家的主权并不是无限的和无条件的,只有当它能够对其公民提供人权的宪法保障,维护人权,它才有资格享有“主权”,否则它的“主权”就是有限的。据此可知,“新干涉主义”(     
A.加强了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B.加剧了冷战后的国际地缘冲突
C.反映了美国冷战后的多边主义外交D.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实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1919年,英、美、法三国领导人控制着整个世界;而100年之后,将不会再有能够行使类似权力的政治小集团,任何这样的集团将不是由3个西方人组成,而是由世界上7个或8个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的领导人组成。这一观点成立的主要依据是(       
A.殖民体系瓦解,第三世界的崛起B.国家利益冲突,意识形态对抗
C.区域集团发展,局部冲突加剧D.力量对比变化,多极化趋势增强
2023-06-12更新 | 357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这反映了(     
A.全球治理方式有待提升B.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强
C.国际经济秩序的合理化D.全球经济环境日趋恶化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某学者在《大国政治与中国外交》中写道:在亚太地区,有“中、美、日”新三角和“中、美、日、俄”四角关系;在欧洲,既有“美、欧、俄”大三角,也有“德、法、英”小三角,还有“德、俄、英、法”四角关系,等等。这种局势(     
A.构成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调B.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反映出意识形态冲突的淡化D.加剧了大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2023-05-07更新 | 502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学者塞缪尔认为,任何文明都必然会经历兴起、发展、鼎盛、衰落等若干阶段。鼎盛时期的西方文明曾掌控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和土地,但是鼎盛同时也意味着衰落的开始。塞缪尔指出,西方文明用了400年到达鼎盛,其鼎盛期是在1900年前后,如今西方文明在全球的经济、人口、土地、军事力量等方面所占的比例已经不复当年,西方主宰世界的时代正在逝去。今天,全球最大的7个经济体中,有4个非西方国家。随着西方经济的相对衰落,其文化的吸引力自然而然也会消逝,就好比随着苏联经济的萧条,其制度的优越性和吸引力也消失了一样。塞缪尔预言,即使不是在21世纪初,也会是在21世纪中叶,西方文明就会失去其已经持续了200年的主宰地位。

——摘编自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某一认识,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表为世界经济的相关资料,这一趋势的发展(     
时间(年)世界经济的相关数据
2002金砖国家GDP占世界GDP的比重为8.79%
2000—2009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比例从10.1%升至33.6%
2011金砖国家GDP占世界GDP比重达到19.87%
2016金砖国家GDP占世界GDP比重达到22.83%
2016发展中国家经济份额占世界经济比重达到38.79%
A.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快速发展B.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C.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普遍实现振兴D.冲击了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图展示了部分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在2000—2016年间对外直接投资金额。据此可知(     
   
A.新兴市场国家中的跨国公司开始进入全球竞争舞台
B.新兴市场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得到了联合国支持
C.新兴市场国家积极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新兴市场国家已在全球化进程中居于有利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