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亚欧大陆以培育小麦为主的农耕中心,最先出现在西南亚的美索不达米亚……随着阶级社会生产的发展,……形成统一王国以及疆域更加辽阔的帝国。……也就是古代农耕地区闭塞状态突破面的逐步扩大。……各民族、各地区之间闭塞状态发生有世界意义的突破,始于资本主义在亚欧大陆西北角登上历史舞台之际,始于15、16世纪东西方之间,新旧大陆之间跨越海洋航路的开辟.

——吴于廑《大学世界历史地图》前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世界文明扩展和交流的变化进行合理阐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资本和人员的跨境流动,国家、超国家组织、跨国公司、社会团体等行为体置身于一个超国家的治理网络中,各自作为节点,贡献资源、协商共议新的超国家性议题,在此背景下,国家向绝对主权说不的回归绝无可能。该学者意在强调(     
A.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急需调整B.全球化加剧了国家间的对立
C.世界经济向着有序方向发展D.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2023-03-26更新 | 896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练习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永远地改变了欧洲,但是对大多数欧洲人来说,世界变得更大,但欧洲在世界上的作用本质上没有改变,在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统治着它们旧的殖民地和新的保护国的情况下,欧洲的全球霸权看起来更加安全,然而,这与现实不符。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改营中的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老百姓还受到了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大约30年左右时间,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接纳的43个新会员国全都是第三世界国家;在70年代接纳的33个新会员国中除了两个德国以外也都是第三世界国家。

吴于廑等《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欧洲的全球霸权看起来更加安全”是与历史事实不符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出现世界政治秩序变化的原因。
(3)概括材料三所示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理论上,联合国难民署有义务为那些不愿意接受难民迁入地政府管辖的难民提供国际保护和援助。据统计,2011年年初,被联合国难民署认定为“受关注的人群”大约有3390万,这一数量相较于2005年的1920万有了明显的增加。这反映出(     
A.西方国家相互推诿救济责任B.人道主义原则获得普遍认同
C.国际社会积极应对难民问题D.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安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随着新的重要经济体的崛起,国际舞台上既有G8+5,即八国集团与五个发展中大国非正式对话的形式,又有G20(二十国集团),即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之间平等协调机制。此外,以“金砖国家”为代表,新兴大国也在事关全球治理、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等问题上积极进行协商配合。这反映了(     
A.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B.新兴大国主宰国际形势
C.新型大国关系已经形成D.发达国家失去主导地位
6 . 下图反映出这一时期1980~201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CED)主要国家公共社会开支占GDP百分比变化图
A.发达国家更注重发展混合经济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规模渐趋膨胀
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发展迅猛D.经合组织国家对社会治理的关注
7 . 1949年,美国制定《出口管制法》,对中国实施“贸易管制”,禁止向中国输送包括军火、钢铁、车船在内的战略物资。1996年,美国操纵签署《瓦森纳协定》,主要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实行技术出口的禁令。这主要反映了美国
A.固守对华外交孤立政策B.利用技术优势推行单边主义
C.打压中国图谋由来已久D.极力阻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初,大大小小国家的政治家们云集巴黎,磋商和平解决办法。虽然议事日程上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列入《凡尔赛和约》加以解决,但是有些问题到1923年仍为悬案。战后欧洲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一系列民族国家出现;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盟军占领了莱茵省,英法肢解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德国的力量遭受了削弱。在远东,日本将山东归还了中国,却接管了位于赤道以北的岛屿群。在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各国承认了太平洋和远东地区的领土现状,并同意根据相对标准来限制各自的作战舰队的规模,从而阻止了英、美、日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因此,20世纪20年代初,国际体系已趋于稳定。所遗留的难题,现在都可以通过国际联盟来解决,尽管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仍定期地在日内瓦举行会议。

——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   在雅尔塔体制下,始终存在着美苏激烈的军事对抗。这种军事对抗和国际危机相联系,和局部战争相联系,和核战争相联系。该体制是一个对世界和平造成持久的、严重的威胁的国际体制。

——摘编自《“雅尔塔体系与战后世界格局”学术讨论会综述》

材料三   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斗争中,综合国力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中经济力量是国家实力的基础。拥有强大的经济技术力量是决定一国或国家集团能否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世界格局多极化能否成为现实,既取决于世界各大力量中心的经济能否迅速发展,也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能否腾飞。

——摘编自马小军《当代世界多极化与国际社会新秩序》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名称及其特点。
(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的观点?结合有关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因素。
2021-05-12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际化与全球化的比较

国际化全球化
时间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末21世纪初
人口流动非熟练工人流动有技术、有钱人的流动
资本流动长期资本流动短期资本流动
产品流动商品(原料)和制成品贸易零配件和生产者的服务交易

——(英)拉法尔、卡普林斯基《夹缝中的全球化》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世纪末至21世纪初全球化的认识。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整体或部分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10 . 有论者指出,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8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但参与全球治理的制度性话语权严重不足,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保护。这反映出
A.世界经济发展态势良好B.全球治理体系亟待变革
C.南北经济差距大大缩小D.世界经济联系大大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