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变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常态,存在着一个从不断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大变化、大变局的发生,则有赖于引起全局变化的大事发生。因此,当我们观察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至少可以从五百多年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长镜头回看中,寻找导致或促成历史发展不断量变和质变的一些重要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

——摘编自徐蓝《500年世界历史变迁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主要论题,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观点鲜明,史料清楚,逻辑严密。)
2021-07-1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二战后联合国成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各类跨国企业和个人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去。国际法调整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裁军、国际人权、国际环境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纷纷问世。进入21世纪之后,普世价值、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等国际法理念日益受到重视。上述现象(       
A.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推动了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D.表明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2024-04-1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今蒙古和独联体境内,发现了不少属于战国和汉代的镜子。隋唐时期的镜子出土数量最多的是海兽葡萄镜,在伊朗发现了多面仿制的海兽葡萄镜,在约旦发现了花草禽兽镜和仿制的海兽葡萄镜。在日本还出土了不少唐镜和宋代的商标字号镜。

——摘编自王婉云《中国古铜镜在中国历史及对外交流上的价值》

材料二   20世纪中叶在美国兴起的消费文化已经被输往世界各地,尤其是通过广告。因此,旧金山、萨拉热窝、北京的人们,都穿着蓝色牛仔裤和T恤衫……麦当劳、必胜客这样的快餐店在世界各地出售着它们标准化的食品……全球化的进程在与文化相联系时,经常被简化为全球的“美国化”或者“麦当劳化”。文化的交流

是如此的单向吗?文化的全球化如何揭示一种对形象、观念和产品的更复杂的共享?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中国铜镜外传的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消费文化”输往全世界的途径。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中西方服饰变化为例,说明“文化的交流和共享是一种双向的现象”。
2024-05-0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象征——蒸汽机的出现,解决了铸币技术难题。工业革命给已经实行金本位制的英国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使其成为经济发展领先国家和外国融资的主要来源国。这都促使其他国家设法与英国开展贸易并从英国引进资本。到19世纪70年代欧洲各国纷纷实施金本位制,最终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摘编自(美)巴里·埃森格林《资本全球化》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法体系不断经历着艰难嬗变和逐步发展。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组织、争取独立的民族、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从传统的国家领土逐步扩展到外层空间、海床洋底、南北极地甚至网络空间等,新涌现出诸如国际行政法、国际旅游法、核法和极地法等数十个新分支(部门法)。《联合国宪章》等确定的不使用武力、民族自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国际法原则得到普遍接受。现代国际法越来越多地体现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共通价值,日益成为维护人类普遍价值和利益的法律秩序。

——摘编自盛红生《战后国际法体系演变与中国角色》等

材料三   西方尤其是美国在衰落,而之前所有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是在美国主导下确立起来的。美国的衰落就意味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虽然不一定是要“去美国化”,但至少要淡化美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新兴国家的崛起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提出了需求。当然,全世界都十分明白,美国主导权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主导权的易手,事实上,任何单一的国家都无法取代美国的地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只能在多层次的主体间开展多层次的博弈。

——摘编自《关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建立的主要背景。结合所学,指出该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二战后国际法发展的新变化,并分析导致变化的时代因素。
(3)根据材料三,分析当今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阐述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国方案。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助推下,国际贸易壁垒得到有效消除,贸易自由化程度逐渐提高,国际贸易频率迅速增加,贸易额稳定增长。在现有的经济模式下,跨国公司已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分布于世界各国的产品和制造业由此得到整合。另外,世界的经济和贸易需要国际组织的相互合作,需要调整经济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接踵建立,它们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赵永海《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材料二   在新的国际竞争形势下,西方出于维持单极霸权需要,不愿看到新兴国家发展,从而以种种“逆全球化”操作进行遏制。借助全球化,西方国家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产业资本扩张和金融资本跃升,但同时,矛盾风险也在加剧,如金融危机频发、产业空心化和贫富差距拉大等,在旧的转嫁矛盾做法收效甚微的情况下,美国就采取“脱钩断链”“筑墙垒院”等“逆全球化”疗法。近年以来,西方国家经济比重在全球经济体系中仍不断下降,新兴国家占比不断提升。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应对。然而,当前全球治理机制和能力未能适应新变化,新兴国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凸显“逆全球化”制衡力量不足。

——摘编自丹青《“逆全球化”的成因与应对》

(1)根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指出“逆全球化”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逆全球化”的应对举措。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三)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出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①,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②,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③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

材料二   东周社会……人的思想现在可以自由驰骋了……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希伯来的先知时代及古印度的佛陀及其他早期宗教领袖的时代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零和博弈是博弈论中的一个概念,属于非合作博弈,即参与博弈赛局的双方,在严格遵守博弈规则的前提条件下,若是其中一方可以获得利益,也就意味着另一方的利益必然受损。所以,博弈双方的收益和损失之和永远为零,即博弈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性。零和博弈理论认为,世界是一个封闭的空间,里面的所有机遇、财富、资源等都是有限的,当世界中的某个地区或者国家的财富或者资源增加时,也就意味着别的地区或者国家的财富或者资源在减少,这便像一种无形的掠夺。

——摘编自[美]约翰·冯·诺伊曼著刘霞译《博弈论》

(1)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源头。材料一中①②③代表的思想分别可以追溯到当时哪一学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华文化的价值。
(2)列举材料二这一时代中“地中海文明”和“南亚文明”的思想家(或宗教领袖)。结合所学指出古希腊哲人们共同探究的问题。
(3)据材料三,概括零和博弈理论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该理论对当今全球治理有何影响。
2023-12-21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东山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对全球治理至今并没有一致的、明确的定义,类似的概念还有:“世界政治的治理”“国际治理”“世界范围的治理”“国际秩序的治理”和“全球秩序的治理”等。大体上说,所谓全球治理,指的是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则解决全球性的冲突、生态、人权、移民、毒品、走私、传染病等问题,以维持正常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全球治理的要素主要有以下五个:全球治理的价值、全球治理的规制、全球治理的主体或基本单元、全球治理的对象或客体以及全球治理的结果。

——摘编自俞可平《全球化:全球治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8 . 【全球化发展与命运共同体构建】

材料   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只有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各方一起努力,才能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共克时艰,共创未来。面对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当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我们更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世界和平发展增加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一个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中国,必将为全球发展提供更多机遇,为国际合作注入更强动力,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编自新华社评论员《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1)根据材料,概括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我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出的努力。
9 . 2003年6月,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赖斯阐述了她对国际秩序的看法,多极化是“敌对性的理论”,导致利益冲突。“更糟糕的是,一些人以赞赏甚至怀旧的语气谈到‘多极世界’,好像这是什么好事情。多极世界带来竞争利益,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带来竞争价值。”由此可见,当时美国对国际秩序的政策取向是(     
A.巩固和强化其超级大国的地位B.承认多极化发展趋势
C.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D.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2023-07-0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文化宣传与冷战】

材料一   美国学(American Studies)是对美国历史和文化进行跨学科与综合性研究的学术领域。制度性、成规模的美国学最早出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在知识冷战(In-tellectual Cold War)的视域下,美国试图通过传播“致力于理解、定义和宣扬美国文化”的美国学,来达到维持自身知识霸权的目的。日本和印度是最早接受美国学的亚洲国家,对美国学在亚洲的后续铺展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在亚洲构建美国学,客观上促进了亚洲知识阶层对美国文化的学术研究,但从根本上看,其目标主要为散播美国价值观念和改善美国对外文化关系,反映了美国尝试掌握学术话语主动权的强烈意愿。

材料二   冷战在为美国学海外传播提供动力的同时,也推动美国学成为同苏联争夺学术主导权的工具。在美国学向亚洲传播的早期历程中,美国政府和私人机构通过课程设置、学者互访、建立研究中心和举办学术论坛等方式,不仅打开了美国资金、思想和人力资源侵入亚洲知识界的大门,亦将美国塑造为美国学跨国知识交流的“中心”国家。冷战结束后,有些亚洲国家依旧将美国学视为不可多得的跨国智识财富(Trans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认为借用美国学的学术研究模式,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明确本国文化特征进而树立民族自豪感。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学在亚洲的传播确实起到了树立美国知识霸权,进而维护“战后国际新秩序”的作用。

——以上均摘编自石可鑫《知识冷战与美国学在亚洲的初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学向海外传播的背景及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美国学在亚洲传播的方式并分析其传播的影响。
2024-01-1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