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原本没有棉纺织业。17世纪下半叶,欧洲从印度进口原料进行仿制,至18世纪,欧洲本土大量生产出棉纺织产品,使用棉纺织产品逐步成为欧洲人的消费习惯。印花工艺是欧洲棉纺织业发展的创新。这种工艺是在吸收亚洲棉纺技术、美洲染料基础上的创新,也是得益于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政府对特权、专利和版权的保护。1792 年至 1815 年间,欧洲大陆经历着巨大的政治动乱和经济动荡,造成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棉纺织业发展缓慢,而在同一时期,英国的棉纺织业却飞速发展、不断出现技术革新。

——摘编自(意)乔吉奥·列略《棉的全球史》

材料二     20世纪上半期,流行了数十年的S型服装逐渐消退,紧身胸衣得到改良,女性服饰向自由的现代形态转变。30年代的服装以深色调和简单的款式为主,40年代为了节约材料和资源,服装设计受到严格限制,女性开始穿战时服装,男性开始穿制服。二战后,女性服饰更加随意、自由,年轻一代喜欢奇装异服,超短裙和牛仔装广泛流行。8090年代服装设计更加多元化、国际化,中性服饰成为风潮。

——摘编自李当岐《西洋服装史》等

材料三   随着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而传统发达国家经济体相对衰落,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及既有的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安排已难以适应这一结构性转变,改革在所难免。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政府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左凤荣等《世界百年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9世纪初欧洲棉纺织业发展进程的特点,并分析英国棉纺织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30-40年代引起欧洲国家服装样式发生变化的重大事件,并分析二战后欧洲服饰更加多元化、国际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政府提出全球治理观的背景,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措施。
2024-04-2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5年,法国邀请美国、英国、德国、意走利和日本领导人开会协调经济政策,以共同应时油价高涨和经济衰退。此后,被称为“富国俱乐部”的八国集团长期主导着全球经济规则的制定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材料二   2009年二十目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发表的宣言指出.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面临严重挑战之际,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决心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恢复全球增长,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二十国集目的成员既有美、英、法等八国集团,也有中国、印度等国家.显然具有更走的代表性。更重要的是,二十国集团也反映了全球实力与经济权力平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现实。在全球重大决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已不再仅仅是“客人”和“观众”。而逐渐成为全球问题的决策者.成为维护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的重要力量。


(1)依据材料一指出八国峰会的主题是什么?这一峰会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
(2)在对全球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2024-03-1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学段检测历史试题
3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重大的扩张很大程度上是各种历史力量的产物:经济生产力和资源的增长,充满活力的资本主义的出现和新君主国的兴起。正是这些欧洲君主国向合股公司发放了特许状,为像哥伦布和达·伽马这样的人们提供了取得的这些成就所必需的支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36年,伦敦工匠成立了一个新的组织,名叫“伦敦工人协会”,其领导人是著名的工人领袖威廉·洛维特。不久以后,起草了一份法律文件,称为《人民宪章》,并举行了大规模的群众集会,由此,一场震惊世界的运动就拉开了序幕。在此后大约20年时间内,反复涤荡着英伦大地。这场运动是英国工人第一次单独的政治活动……这一时期的工会运动深受欧文主义影响。欧文生于马鞍匠之家,1800年出任著名的新拉纳克棉纺厂经理,开始试行他的社会理想。1824年,他变卖了家产去美国的印第安纳州创建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但这个试验失败了。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   196771日,欧洲六国共同签署的《布鲁塞尔条约》正式生效,它标志着欧洲共同体的正式命名。欧洲的联合是战后国际形势和欧洲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欧洲虽然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西欧主要国家在历史上曾存在很多矛盾,发生过一系列冲突和战争……在戴高乐和阿登纳的共同努力下,法德两国终于在1963年签署了著名的《法德友好合作条约》……西欧历史文化都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明,有相近的文化历史渊源、心理认同感。

——摘编自刘茂森《欧洲共同体成立的背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哥伦布和达·伽马们“取得的这些成就”,并概括“这些成就”对西欧社会结构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写出“英国工人第一次单独的政治活动”的名称。结合所学,从经济角度概述这场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用一句话概括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试验”无法实现的原因。
(3)指出1993年欧洲共同体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阐释欧洲联合的缘由。(阐释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9世纪初,围绕“如何解释中国,英国人该如何和中国人做生意”这一问题,英国“自由贸易派”认为:十三行不怎么热衷进口西方商品,不代表中国市场对西方商品完全不感兴趣,因为在正式贸易以外,还存在大量的走私贸易;中国人实际上是和英国人一样喜欢经商;清朝政府恐惧汉族人与外国交流,妨碍清朝人进一步接受西方产品的就是清朝官方的法令和制度;从历史上来看,沙皇俄国打通与清朝之间的贸易大门,靠的是展示武力而后谈判。所以要促使清朝改变贸易政策,最好的办法是强硬手段。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先后通过了《1974年贸易改革法》《1979年贸易协定法》《综合贸易和竞争力法》(1988年),宣布美国的贸易政策由“自由贸易”逐渐转变为“公平贸易”。这些法案赋予总统以动用各种手段来反对“非公平贸易”的权力,包括因贸易逆差问题、劳工权利问题、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原因向其他国家发起报复性贸易制裁。在具体适用层面表现为,美国指认他国“不公平贸易行为”如何侵害本国利益,并据此附以相应“救济”措施。与此同时,当美国的贸易政策与国际法冲突时,美国政府公然声明法律冲突之下以美国国内法为准。对“公平贸易”政策的青睐逐渐超越党争,在美国高层政客中达成共识。

——摘编自朱洁《美国的“公平”贸易,真的公平吗?》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评析这一时期英国“自由贸易派”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调整贸易政策的背景,并谈谈你对美国“公平贸易”政策的认识。
2024-02-22更新 | 181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素养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9年7月,美国国务卿在东盟会议上提出“重返亚太”这一概念。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 APEC峰会上高调提出“转向亚洲”。2012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声称美国将在2020年前实现 60%战舰部署到太平洋的目标。2009年以来,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经历了通过“代理人”竞争、直接对抗、拉拢盟友竞争三个阶段。在 2012年第一阶段的战略推行早期,美国主要利用日本、菲律宾等国充当“代理人”与中国竞争的手段来实现其战略目标。

——摘编自孙泽生、田倩《美国“重返亚太”十年:动因、困境与展望》

材料二   美国长期实行“欧洲第一,亚洲第二”的全球战略,对亚洲太平洋地区采取比较轻视的态度。冷战结束之后,美国才将战略重点放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爆发的背景下,美国政府才开始实施真正意义上的“重返亚太”战略。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美国将中国定义为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既要进行相互合作,扩大彼此的共同利益,又要遏制中国的发展,压缩中国的发展空间,影响了中国与其周边国家的关系发展。

——摘编自张载祥《美国重返亚太的背景、原因及表现》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实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影响。
2024-02-2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核问题几乎占据了英国“政治舞台的中心”。随着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而苏联人造卫星的成功升空和美国在英国部署的“雷神”(Thor)弹道导弹,都使得英国全境随时可能成为苏联的核打击目标。在此背景下,以爱尔兰为首的中小无核国家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决议草案,希望世界各国签署核不扩散条约;英国国内也兴起了声势浩大的核裁军运动。1964年,英国工党政府重新上台后,将防止核扩散作为其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英国首相威尔逊提出“大西洋核力量”计划和设立裁军部长一职,试图解决欧洲核扩散危机和联合国框架下的裁军问题。与此同时,英国内阁认为一旦印度开始研制核武器,那么巴基斯坦必定不会袖手旁观,整个南亚次大陆将陷入“核竞赛”中,这将严重损害英国的利益。因此,限制印度研制核武器是英国核不扩散政策的关键。

——摘编自田地《无果而终:英国威尔逊政府在印度洋的核部署计划(1964—1968)》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60年代英国工党政府核不扩散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形成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60年代英国工党政府核不扩散政策效果不佳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91年1月,索马里西亚德政府被推翻,各派军阀混战,局势持续动荡不安,人民苦不堪言。1992年12月9日,美军打着人道主义救援的旗号出兵索马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在索马里的行动引起索马里最大武装派别——艾迪德派的不满,并与联合国部队屡次发生冲突。包括“三角洲”特种部队在内的特种部队进驻后,艾迪德派武装强烈报复,不断采取“打了就跑”战术与美军进行激烈抗击,造成部分美军及大量平民伤亡。10月3日,美军特遣队指挥官威廉盖瑞森获得情报人员密报,艾迪德的两名高级助手将于当日下午前往位于摩加迪沙的奥林匹克饭店参加秘密会议,美军侦察机迅速飞临共成功抓获24名索马里俘虏。得知美军直升机入侵的消息后,艾迪德的部队立即用扩音器向索马里人广播:“出来,为你的家园战斗吧。”他们用AK﹣47自动步枪和RPG﹣7火箭筒对美军进行猛烈射击,并在主要路口燃烧轮胎,设置路障。为援救身处危险中的特种队员,在盖瑞森的不断催促下,驻索最高指挥官蒙哥马利少将经过与多国部队长达4个多小时的反复碰商,救援部队终于组成。经过2个多小时激战,成功突破索马里武装的封锁,与城中坚守的部队会合整个救援活动持续至次日6时30分。此战造成美军直升机2架被击落,19名精锐战士阵亡,70余名受伤。

——摘编自张苗林陈彬《美军永远的痛——摩加迪沙巷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军侵入索马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军侵入索马里战败的原因。
2023-10-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国庆中学2023届高三5月质检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不仅改变了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对比,而且还直接冲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在远东的战略部署。在新中国成立后约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由此导致中美关系不可避免地走向敌对与冲突。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转变: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军事实力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同时美国还深陷于越南战争的泥沼而难以自拔;另一方面,连同中美现实主义式的外交互动有力地促成了中美外交的革命式接近。

——摘编自袁校斌、晋军《20世纪70年代后中美关系发展模式研究》

材料二   在任何国际政治场景中,身份界定是确定两国关系性质的根本前提。只有在明确对方的身份之后,才能够确定双方关系的性质,中美经历了一段关系良好的时期,在共同应对苏联威胁中进行了诸多方面的合作。1997年,中美承诺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1999年,李肇星大使发表《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演讲;2011年,确认将共同努力,建设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特朗普总统执政之后,美国的一个重要行为就是明确了中国的对手身份。在这样一种身份政治的背景下,美国将中国视为竞争性、挑战性的大国

——摘编自秦亚青《美国对华战略转变与中美关系走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大国关系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美关系走向的认识。
2023-10-2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质检(一)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界线,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们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大陆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危机:15202021

材料二近代以来,“自由”观念广为传播,其中也包含了人民对于居所的自由选择权。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人民要求在国家内部迁移、定居的自由和出境自由,这些权力最终在19世纪的各种民法中得到了法律保障。……近代早期大量的人口迁徙在19世纪得到显著增加。例如在德国,18162%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总数超过十万,1910年城市人口占据21%193932%。此外,19世纪跨国以及全球范围的人口迁移也不断增加。据估计,18501920年间有56千万的欧洲人移居海外,其中大多数迁至北美。

——《北大德国研究》

材料三2017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他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谈到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尤其是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后……他指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

——摘编自李惠军《从“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审视“家国情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界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欧洲移民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2023-07-2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冷战思维以意识形态对立为核心特征。苏联解体后,美国沿袭了冷战思维,使其至今仍在外交政策制定中扮演重要角色。进入21世纪以来,在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美国冷战思维呈现出回潮态势。2017年以来,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美国渲染中美关系中的大国竞争和权力争夺属性,强调与中国的意识形态差异,对中国的正常发展进行污名化。拜登政府进一步炒作涉疆、涉港、涉台议题,以中国新疆的所谓人权问题为由通过立法方式对华展开贸易制裁,对中国香港选举制度展开抨击,持续对台军售。美国还组织举办了全球“民主峰会”以孤立打压中国,攻击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对华意识形态攻势日渐猛烈。根据意识形态差异,美国在全球和区域组织中组建排他集团,谋求对中、俄进行全方位的遏制和围堵,加剧了世界的分裂对抗。美国把中国视为当前国际秩序的最大挑战,多次鼓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试图与中国经济脱钩断链。美国冷战思维的回潮与其在世界“东升西降”变局下的霸权护持焦虑以及国际秩序分化裂解态势下的领导力重塑需求有关。

——摘编自张启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美国冷战思维回潮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1世纪美国冷战思维回潮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1世纪美国冷战思维回潮的影响。
2023-07-1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