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中国视角下的世界认知】

材料一   下图是利玛窦在中国刊印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摹本),李之藻协功绘制。

材料二

时间中国视角·世界认知
19世纪中期编撰完成《海国图志》《瀛寰志略》《康艏纪行》《海国四说》等著作。


19世纪末20世
纪初
编译出版《埃及近世史》《亚细亚西部衰亡史卷》《俄国蚕食亚洲史》《英民史记》《法兰西革命史》《美国独立史》等著作。梁启超发表《新史学》等文,指出:“今世之著世界史者,必以泰西各国为中心点……中国史在世界史中,当占一强有力之位置也。”


20世纪20年代
《西洋史要》出版,封建社会、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宪章运动、工业革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民族解放运动、巴黎公社、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第一国际等概念支撑了全书的总体结构。
20世纪90年代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六卷本出版,对世界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往着墨更多,并将中国史纳入世界史体系。


2023年
《新世界史纲要》出版,主编钱乘旦在前言中写道:“宗旨是探讨我国自己的世界史知识体系,为书写中国风格的世界史教科书搭建框架。”
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中国视角下的世界认知”,任选角度,自拟标题,展开论述。
(要求:论点明确,论证清楚,史论结合)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为不同历史时期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分布情况。它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时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人)
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亚洲澳洲
1901—1920年191
1921—1940年153
1941—1960年1421
1961—1980年144121
1981—2000年114131
2001—2015年101112
A.欧洲文学水平领先世界B.世界文化多样性得到了更多认可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D.国家经济实力决定了其文学水平
3 . 下表所示为联合国贸发会议《1995年世界投资报告》关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统计情况(单位:亿美元)。这可用于说明(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全球所有国家

流出

流进

流出

流进

流出

流进

1987~1988

1830

1420

120

310

1950

1740

1989

2020

1720

150

290

2180

2000

1990

2260

1760

170

350

2430

2110

1991

1880

1150

110

410

1990

1580

1992

1710

1110

190

550

1910

1700

1993

1930

1290

290

730

2220

2080

1994

1890

1350

330

840

2220

约2190

A.贸易自由化推动了国际分工体系的完善B.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C.政治多极化促使国际贸易格局发生改变D.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2024-04-28更新 | 1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4 . 近年来,大国博弈急速冲高,地缘冲突空前激烈,国际关系格局和国际秩序及地缘形势均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催生了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和经济危机等全球性危机。这可用于说明近些年(     
A.政治多极化加剧国际局势动荡B.国际格局变动影响全球治理
C.全球性危机受到各国政府关注D.逆全球化逐渐成为一股潮流
2024-04-27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全球化发展与命运共同体构建】

材料   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只有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各方一起努力,才能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共克时艰,共创未来。面对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当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我们更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世界和平发展增加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一个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中国,必将为全球发展提供更多机遇,为国际合作注入更强动力,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编自新华社评论员《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1)根据材料,概括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我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出的努力。
6 . 【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

材料一   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可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的,要么是对基督教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世俗权力特别是王权得到加强。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进一步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

——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二   全球化不仅侵蚀着国家主权,同时也激活了民族主义……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文化认同出现动摇,而且国家的认同与归属感也遇到严重的挑战。……尽管全球化进程加深引起对国家的认同的侵蚀,但目前国家仍然是最具权威和组织能力的共同体。……“它不是在消亡,而是正在被重新想象、重新设计、重新调整以回应挑战……”

——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2)你如何看待全球化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试结合材料二加以说明。
2024-04-1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利用其占据优势性地位的融媒体打造了对其他群体相对凝固的认知水幕:新兴国家任何的发展成效似乎都是来自外部给予的“好处”,而每天被报道的“失败”都验证着本体的先天性缺陷。“水幕”反映了西方国家(     
A.关注世界发展进步B.激化固有矛盾引发地区性冲突
C.继续推行冷战政策D.操控国际话语权打压新兴国家
2024-03-03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共15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会,习近平主席在开幕会发表主旨演讲。论坛期间形成了458项成果,包括各方发起一系列国际合作倡议、决定举办系列国际会议,各国政府、金融机构、地方政府、企业商定一系列务实合作项目,双边合作协议等。这反映出中国(     
A.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外交活动
C.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D.开始融入全球化的国际社会
2023-11-3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国际格局与全球治理】

材料一   随着过去退出记忆并以印刷形式留存下来,历史学家和其他评论家开始用轻描淡写的语言来描绘那场可怕的大战中的胜利。一部分人认为,同盟国的战争努力只不过是同一硬币的另一面——在道德上,同盟国的事业与轴心国的事业一样陷于破产。与南京、鹿特丹、贝尔格莱德、格拉纳河畔奥拉杜尔或马尔梅迪的一笔笔明细账相对的,是同盟国拒绝轰炸通往奥斯维新的火车线、在战争结束时让德国战俘忍饥挨饿、将广岛夷为废墟——这是最恶劣的“反人道罪行”。

——摘编自【美】威廉森·默里、阿伦·R.米利特《赢者之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始末》

材料二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摘编自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2013年9月7日)

材料三   2013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代表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共建“一带一路”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5年3月28日)


(1)简要评价材料一中“一部分人”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10 . 【世界公民与国际视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语的“世界公民”一词包含了“宇宙”“城邦”“公民”之意,最早由古希腊哲人狄奥根尼提出,“当人们问他是哪里人时,他回答说我是世界公民”。除奴隶主和奴隶之外的自由民渴望休养生息,这种对古希腊世界及各城邦止战、和平、美德的思想在苏格拉底等哲人的论述中大量存在。斯多葛学派系统提出了世界主义的思想,他们认为地域划分不同的等级和国家,是违反自然法的,应废除国家的界限,组成一个共同的社会,即“世界国家”。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使得人们意识到狭隘、极端的民族主义教育无法正确处理国与国以及各国公民之间的关系。195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国际理解教育”正式更名为“世界公民教育”,“世界公民”一词正式进入各国视野。“文明的冲突”理论与全球治理理论、多元文化主义理论有着共同滋养的思想土壤,在“后殖民”时期,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开始与共和主义、多元文化主义、世界公民教育一起,构成公民教育的主要思想流派,并不断地推动“世界公民”内涵的扩展和“世界公民教育”的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宋强《文明交流互鉴的教育溯源:“世界公民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世界公民”内涵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代世界公民的看法。
2023-11-1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