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新兴经济体……开始在传统资本主义大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对传统资本体系注入活力还是起到颠覆作用,其最终还并未表明态度,但从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规律来看,政治必将适应经济发展的形式。”材料意在强调(     
A.发展中国家经济影响力日益凸显B.历史发展趋向须用唯物史观阐释
C.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仍然不明朗D.世界多极化趋势必将进一步发展
2024-01-18更新 | 139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21世纪以来,非洲经济增速一直保持中高水平,但经济结构单一。2012年南非通过的《2030年国家发展规划》和博茨瓦纳政府正在实施的“加速经济多样化”战略(EDD战略)聚焦五大重点领域:钻石、旅游、牛肉、矿产和金融服务,旨在(       
A.对接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B.通过经济转型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
C.终结欧洲列强的殖民帝国统治D.联合非洲其他国家共同实现现代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学者塞缪尔认为,任何文明都必然会经历兴起、发展、鼎盛、衰落等若干阶段。鼎盛时期的西方文明曾掌控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和土地,但是鼎盛同时也意味着衰落的开始。塞缪尔指出,西方文明用了400年到达鼎盛,其鼎盛期是在1900年前后,如今西方文明在全球的经济、人口、土地、军事力量等方面所占的比例已经不复当年,西方主宰世界的时代正在逝去。今天,全球最大的7个经济体中,有4个非西方国家。随着西方经济的相对衰落,其文化的吸引力自然而然也会消逝,就好比随着苏联经济的萧条,其制度的优越性和吸引力也消失了一样。塞缪尔预言,即使不是在21世纪初,也会是在21世纪中叶,西方文明就会失去其已经持续了200年的主宰地位。

——摘编自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某一认识,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表为世界经济的相关资料,这一趋势的发展(     
时间(年)世界经济的相关数据
2002金砖国家GDP占世界GDP的比重为8.79%
2000—2009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比例从10.1%升至33.6%
2011金砖国家GDP占世界GDP比重达到19.87%
2016金砖国家GDP占世界GDP比重达到22.83%
2016发展中国家经济份额占世界经济比重达到38.79%
A.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快速发展B.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C.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普遍实现振兴D.冲击了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1980-201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要国家公共社会开支占GDP百分比变化图,它反映出这一时期(     

A.经合组织国家对社会治理的关注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规模渐趋膨胀
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发展迅猛D.发达国家更注重发展混合经济
2022-08-26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所反映的主题是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B.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
C.欧洲一体化趋势加强D.联合国主导地位受到挑战
2021-11-0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达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图是初级品和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图,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科技革命的推动B.世界市场的扩大
C.跨国公司的发展D.国际秩序的稳定
2021-08-1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2018年6月12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加坡举行会晤,双方握手致意。这是在任的朝美领导人数十年来首次会晤及握手。对这次会晤的正确解读是
A.美国不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B.新加坡主导了世界的格局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9 . 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上出现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西非经济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经济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出现反映了
A.全球治理体系日新月异B.国际直接投资的日益增长
C.经济的民族化与区域化D.发展中国家融入世界体系
2020-04-28更新 | 319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

材料二   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材料三   进入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实力地位进一步下降,美元购买力也日益下降。一些西方国家要求美元贬值并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不予理睬,于是德、意、比、荷等国先后实行浮动汇率制。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于1971年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此后,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金本位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背景以及该体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背景,并说明影响世界货币制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