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材料二   



阅读图1至图4,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2-03-29更新 | 330次组卷 | 5卷引用: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 . 2014年3月,马航失联引起了人们对飞机生产和制造的关注。失联飞机的生产商美国波音公司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起步
波音公司于1916年创办。当年即获得美国海军50架飞机的订单,波音公司从此站稳脚跟,军用机研制和生产成为其主要业务。
材料二、拆分和发展
20年代,波音公司业务发展到航空运营。1934年美国政府状告其垄断,根据《空邮法案》“飞机及飞机发动机的制造商不能与航空公司有任何联系”的规定,波音公司被强行拆分,仅保留航空制造部分。
3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大型轰炸机。1935年开始生产的B—17和1942年制成的B—29重型轰炸机,在二次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继续研制生产出B一47、B一52重型轰炸机和KC—135空中加油机等,成为世界航空工业巨头。
材料三、 建立“波音帝国”
二战后,波音公司利用战时积累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全力进行大型喷气运输机的研发制造。60年代中期,公司重心转向大型民用喷气飞机制造。1957年研制成功波音707喷气式民用客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发展了从波音727到777等系列型号,牢牢占据世界喷气式客机市场的头把交椅。1996年,收购罗克韦尔防务及空间系统分部;1997年,兼并世界第二大飞机制造商麦道公司;2000年,收购休斯航天和通讯业务分部。目前,波音的用户遍布145个国家,业务部门分布于美国和全球60多个国家,共有雇员约20万名。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波音公司起步时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
(2)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说明波音公司拆分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3)据材料三,归纳波音公司空前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发展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通常认为,全球化经历了三个波次。从地理大发现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波全球化浪潮:二战后是分裂及平行推进的第二波全球化时期:冷战结束后则是全球化深入、全球拓展的第三波,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总体上看,近500年以来,全球化尽管有重大挫折,但依然不断深化向前。

——摘编自储昭根《当前西方的反全球化浪潮:成因及术来走向》

材料二   在这场全球性经济发展角逐中,发展中国家付出巨大代价,“平等”参与,却由于自身综合实力的薄弱得不到平等回报,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于是,不堪忍受的经济处境边使他们高举经济民族主义大旗,尽管有时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是极不合拍的。

——摘编自张志梅《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主义的成因和表现》

材料三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扩散加大了国际社会对于非传统安全治理的重视。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内容涉及经济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走私贩毒等等……极对抗格局的终结,一方面使国际社会遭受全面军事对抗的可能性大大下降,另一方面使过去不太引人注目的新安全威胁受到重视。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突出,还直接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有……全球化时代的特殊环境和条件,如新的全球性贸易和人员往来、各种信息传播手段的改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等等,也使得这些对人类正常活动和国际社会正常交往的威胁变得日益严重。

——摘编自孟祥奇《释韬举略》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球化“不断深化向前”的主要原因,并列举推进“第二波全球化”的主要经济组织。
(2)据材料二,指出全球经济体系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并分析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民族主义的关系。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年来非传统安全问题突出的原因。针对这些现象.请你提出应采取的对策。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949年9月《共同纲领》

材料二   


材料三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经济全球化让“地球村”越来越小,社会信息化让世界越来越平,不同国家和地区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国家之间,过时的零和思维必须摒弃,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己,更不能搞你输我赢、一家通吃。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程思富、朱炳元

材料四   当今世界,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又是和平的重要保障。在和平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和平,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随着国家间关系日益紧密,合作是共赢的必然途径,共赢是合作的共同目标。在合作中创共赢,在共赢中促合作,同时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国家间关系健康发展的理性抉择,也是当今世界的潮流。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理论中心组《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合作共赢》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为推动国际交往与合作,提出了哪些外交政策、原则与方针?
(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中国政府已率先身体力行。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政府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哪些努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2019年的达沃斯论坛上,全球慈善组织乐施会说:2018年,世界排名前26位的富商所拥有的财富是世界最底层一半人口的财富总量。


(1)人类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你从材料一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材料二又反映了什么问题?

材料三   联合国难民署的《全球趋势》报告显示,导致全球难民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冲突、战争或迫害等,截至2018年底,全球因这些原因逃难他国的难民人数约为2590超过半数是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其中叙利亚有670万难民,阿富汗有270万,南苏丹有230万,缅甸有110万,索马里有90万。

材料四   


材料五   当今世界,人口数量急剧膨胀,陆地资源日渐减少,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人类陆地生存的空间和条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于是世界各国纷纷把目光投向海洋。世界进入一个全面争夺瓜分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期。


(2)今天的世界并不安宁。根据材料三、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哪些因素影响到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6 . 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
C.两次世界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与改革,和平与发展
D.一战和二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2019-01-30更新 | 1708次组卷 | 25卷引用:专题12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十年(2012-2021)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