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下图为某国际组织的徽标。关于该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前身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8年开始临时运行
B.秉持开放包容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C.它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D.中国加入该组织10年后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2023-09-1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南太湖联盟高中2021-2022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调研检测历史试题(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研究者曾这样描述当今世界的几种重要货币:“在世界金融这个大棋局下,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构成一个四角关系,也构成了国际货币生态系统里重要的四大家族。”纵观世界历史从英镑体系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如今的多极化的世界货币格局,说明
A.英国脱欧导致英镑地位下降B.中国成为四大经济强国之一
C.人民币国际化道路已经完成D.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022-02-09更新 | 166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二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独立后,现代化成就显著。但是依然不得不面对诸如:过度依赖出口贸易、巨额外债、殖民主义侵略遗留的边界和民族矛盾等问题。为走出上述困境,发展中国家
A.参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B.合理调整国内经济结构
C.健全政府对于金融体系的监管D.主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
4 . 著名学者郑永年认为,“经济本来是为社会服务的,经济生活与社会是分不开的,但是在全球化的情况下,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成了两张皮,这就是危机”“全球化会创造一些共同的价值观,但地方差异还是会继续”。这说明经济全球化
A.遭到发展中国家的抵制B.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有限
C.无法克服区域发展差距D.加剧了不同价值观的冲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对经济全球化的观点:必须看到,现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仍是相当不平衡,南北差距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给各国各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摘编自《江泽民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20001115日)》

材料二   在反全球化的旗帜下,汇集了不同政见的团体,常常能看到游行行列中象征劳工权利的红旗、环境保护主义者的绿旗、无政府主义者的黑旗交相辉映。一般而言,右翼反全球化主义者认为,全球化是对国家经济和国家认同的威胁,是针对西方文化或白人的世界性的精英政治阴谋的结果,建议用民族主义和排他主义解决问题。相比于右翼,左翼反全球化人士在活跃分子数量和公众关注方面都显得远更重要。他们通过抗议活动引起公众注意,认为全球化背后的资本主义逻辑在国内和世界范围都导致了不对称的权力关系,以及对生活方方面面一包括健康、教育和文化一的商品化处理。

——摘编自钱婧《反全球化运动背后的另——重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2021-11-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漫画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国际格局的新变化。该漫画表达的主题是
A.霸权主义思想不得人心B.政治多极化格局不断加强
C.美元世界霸主地位动摇D.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7 . 尽管一些发达国家在贸易上作出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倾斜,但是正如某国际研究机构所说:发达国家“只愿考虑在贸易安排中作出不致干扰旧体制基本构架的边际性变革”。由此可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A.需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B.应大力发展国际贸易.
C.需要发达国家做出更多让步D.仍需要依赖于发达国家
8 . 有学者认为,自20世纪50年代始,两大阵营或多或少曾经都是内部团结的集团,边缘围绕着一些随时可能被它们吞并的小虾米,但其内部正呈现出紧张的信号。新的争吵开始超越旧的意识形态分歧。以下史实可以用来论证该观点的是
①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②改革开放后东方巨龙迅速腾飞
③不结盟运动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兴起
④欧盟成为政治经济并重的实体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二战结束后,东欧各国把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转变为人民民主革命,纷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而且这些国家在地理上连成了一片,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美国惊呼:欧洲处于苏军接管和共产党造反的边缘,“保卫‘自由世界’免受共产主义影响”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西欧急需恢复经济,马歇尔的“欧洲复兴计划”得到英法等国的积极回应。在两极对抗的漫长岁月中,两大集团重兵相向,壁垒分明,有时短兵相接,危机迭起。

——摘编自曹中原《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特点》

材料二:以1989119日柏林墙的推倒为标志,使持续达40多年的雅尔塔体制宣告崩溃。冷战终于结束,两极格局随之瓦解。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政治格局向多元化发展,最终形成多极格局。但是,这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转换期或过渡期。过渡期的长短,决定于多极化中各极力量消长程度,决定于世界政治舞台上最终形成了新的力量平衡点。美国的实力地位虽会逐渐减弱,但仍能保持相对的强势;欧共体和日本的地位将进一步加强,美、日、欧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中国在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确立后,其政治大国的地位亦随之加强。

——摘编自王曰庠《略论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依据。
2021-07-21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世纪60年代,中东地区主要产油国组成了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1973年,为惩罚美国等国在中东战争中对以色列的支持该组织宣布对西方进行石油禁运,造成国际油价飞涨,成为导致欧美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这表明
A.区域经济合作冲击了旧有的国际秩序B.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完全丧失
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格局已确立D.产油国主导国际经济发展进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