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会议制定了参加首脑会议国家的5项条件:奉行和平共处和不结盟的独立自主政策、或倾向于支持这一政策;一贯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不参加有大国对抗背景的军事集团;没有参加带有大国对抗性质的双边或地区性条约;不为人国间的军事对抗提供军事基地。”这里的“会议”应该是
A.欧盟首脑会议B.不结盟国家会议C.亚太经合组织会议D.金砖国家会议

2 . 材料:1949 年 4 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布拉格举行。有 2287 名代表参加, 代表 72 个国家、12 个国际组织和 1/4 的世界人口。大会宣言说:“我们,属于一切文化、一切 思想和一切肤色的男女”,由于“人民正被卷入军备竞赛的危险中”,因此呼吁“要求原子能使 用只限于为和平目的与人类福利……为争取民族独立与各国间的和平合作、各民族对其将来的自 决权——自由与和平的重要条件——而斗争”。

1950 年 11 月第二届世界和平大会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417 位理事均由各国著名的文 学艺术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宗教界人士等担任。理事会尊奉的原则是:“世界上不同的制 度可以和平共处;解决各国间的争端应该通过协商和大家都可能接受的协议来实现;遵照民族自 决的权利,一个国家的内部分歧只涉及这个国家的公民。”这是对战后世界人民和平观念的概括。 正是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涌现出大量的反对侵略战 争、渴望世界和平的文学艺术作品。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和平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和平运动的意义。
3 . 如图创作的背景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伊拉克国内政治经济的混乱局面。从图中可以看出,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A.冷战影响下的局部热战B.伊拉克恐怖主义的泛滥
C.多极化趋势形成过程中的动荡D.美国插手别国事务使国际冲突加剧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90年8月,美国领导的联盟军为恢复科威特合法政权对伊拉克进行的一场战争,即海湾战争,是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过程中局部矛盾激化的结果,是信息化时代下作战方式的一场根本转变。海湾战争中,美军制胜的关键性理念是打击、破坏对方的整体作战体系和结构,毁坏对方的抵抗能力和意志,直击其指挥控制系统、预警侦查系统等作战要害和关键点,最终目标为导致敌方作战系统功能完全失调直至瘫痪。因此,这种以高科技为基础的信息化作战方式耗时短,但人员伤亡数量巨大,毁灭性和残酷性也大幅度增加,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逆的损害。

—据赵阵《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作战方式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湾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湾战争中信息化作战的特点和主要影响。

2018-07-07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023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主干知识+重难点综合性学案(通史版)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68年前,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时代,“冷战”对人类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今,随着克里米亚危机叠加乌克兰乱局,欧洲“新冷战”的阴云正在黑海畔若隐若现,引发全世界忧虑……乌克兰危机引发俄西之间对峙有着深刻的背景……自“冷战”结束以来,美欧打破不过奥德河的“君子协议”,将东欧诸国纳入北约怀抱,欧盟一步步东扩到俄罗斯家门口,进一步压迫其战略缓冲空间……德国《明镜周刊》就曾警告,“一个谋杀或是一个摩擦走火完全可能引爆地区紧张的火药桶”……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乃是时代主旋律,全球化让各方利益纠葛在一起,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新冷战”只会让各方“双输”,是开国际关系的历史倒车。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冷战”结束亦已25年,没人愿意走回头路,世界不欢迎“新冷战”。

——摘编自吴黎明《世界不欢迎“新冷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20世纪“冷战”的结束给人类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21世纪的世界不欢迎“新冷战”?

2018-06-07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18 俄乌战争——美苏冷战与零和博弈-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6 . 经济的发展

材料一   罗马帝国的东方丝路贸易通过陆路和海上的不同路线进行。当时罗马商人主要依靠通往帕提亚(也称安息)和中亚的陆路和红海、波斯湾到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的海路获得东方货物。一般来说,丝绸和香料从其原产地亚洲东南部、中国和印度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丝绸大量产自中国,上好的香料产自东南亚,胡椒粉来自印度。除了香料之外,印度还出口棉织品以及珍珠、珊瑚和象牙。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首饰、手工艺品、装饰物、香水、青铜制品、羊毛和亚麻制品、陶器、铁制工具、橄榄油、葡萄酒和金条、银条等也在丝路上流动。

——摘编自裔昭印《论早期罗马帝国的东方贸易及其社会文化影响》

(1)依据材料一,概括罗马帝国东方丝路贸易的特点。

材料二   戴维斯认为英国在16601770年代发生了以外贸增长为主要特点的“商业革命”。16601700年国内产品出口为0.6%、进口为1.5%;1700-1750年国内产品出口为2.7%、进口为1.2%。18世纪70年代初,英国出口到美洲、非洲、印度及远东等“新市场”的产品,比世纪初增加了近8倍。从出口结构看,1701年毛制品出口200万英镑,占出口总额的1/4以上,1770年达到400万英镑,占出口总额的1/41/3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660—1770年英国“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19世纪中叶,工业化传播到了法国、德国、比利时和美国。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通过打破国内贸易壁垒,以及废除阻碍技术发明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行会,为西欧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准备。在大陆上,最早的工业中心是比利时,那里的煤炭、冶铁、纺织、玻璃以及军火业在19世纪早期欣欣向荣。与此同时,法国也开始了工业化。到1830年,法国企业雇佣了大约1.5万名英国技术工人帮助法国建立起机器纺织工业与冶金行业。到19世纪中叶,特别是在冶金行业中,法国工程师和发明家的改进与发明取得了巨大功效。其后的一个世纪里,铁路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同时降低了运输成本。

——摘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推动19世纪中叶欧美工业化进程的因素。

材料四   据统计,目前占世界人口97%的发展中国家,只拥有世界3%的专利,而占世界人口2.5%的发达国家,却拥有世界97%的专利。专利占有的不对称,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鸿沟不但不会缩小,反而很可能将越拉越大。

——摘编自霍剑《专利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及负面效应法律研究》(2011年)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当今世界专利占有现象的认识。
2024-01-31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949月,布朗在《世界观察》杂志(1994年第910期)发表了题为《谁来养活中国》 的文章,后来又出版了《谁来养活中国》一书。他在文章中说#中国人口每年增长1400万人,收入也在迅速增加。人口的继续增长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使得粮食需求急剧增长。”布朗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将来是否有购买大量进口粮食的能力,布朗的答案是肯定的;二是若中国大量进口粮食,是否有哪个或哪几个国家能够足额提供。布朗考虑到诸多因素,他的答案是否定的,即“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或国家联盟有潜力能够提供如此多的粮食”。1980年以来,世界平均每年出口粮食2亿吨,其中接近一半来自美国,而美国也承受着农田损失和灌溉用水转为非农业利用之苦。预计从2010年到2050年,美国人口将增加9500万(包括自然增长和移民),美国可供出口的剩余粮食不会增加太多。

——摘编自尹成杰《粮安天下: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

材料二 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首先要依靠各国自身努力,加大农业生产投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产量……此外,国际社会还应统筹兼顾,采取综合手段处理好粮食安全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的关系,以实现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卢沙野《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布朗对现代中国粮食安全形势的判断,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朗提出的问题没有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补充一条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举措,并说明理由。
2022-12-16更新 | 8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战争与和平。

工业时代以来人类进入了“摩登时代”,也进入了“矛盾时代”,尤其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人类为寻求和平发展之道上下求常。

材料一   《英法德美工业产量与殖民地简表》

国家
位次、面积
类别
1860年工业产量位次1234
1890年工业产量位
2431
1910年工业产量位次3421
1914年工业产量位次3350106029030

——乔明顺主编《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参考手册》

材料二   丘吉尔在回顾二战历史时说,“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加以制止的了,假如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也许不会降临在我们头上。”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


(1)归纳材料一所反映的国际局势的特征。该特征导致了哪场战争的爆发?
(2)除了材料二所指原因外,还有哪些因素促成了“这次战争”的爆发?
(3)材料一所指向的这场战争结束后形成了①____体系,并成立②____(组织)维护战后和平,材料二所指向的这场战争结束后形成了③____体系,并成立④____(组织)以维护战后和平。
(4)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又有哪些新变化?
(5)列举二战后,维系世界七十多年相对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
2022-11-2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示意图


图片来源:曾国屏《世界科学中心的四次转移》

材料二:大战全面爆发前,欧洲在科技发展的许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大战的爆发及其结果却使美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1940-1941年,美国政府成立了国防研究委员会、科学研究发展局,以加强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英国的科技人员通过政府派遣和自愿前往的方式流向美国……德奥意等国的科学家则因不堪忍受法西斯的种族歧视或思想禁银而前往美国。……来到美国的科学家们出于反法西斯的正义感,都为战胜法西斯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积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三次科技革命》

材料三:在科学全球化的时代,唯一的世界科学中心这样的说法,或许将成为历史。未来的世界可以是多中心并存的世界。随着中国等快速发展国家的进步,世界科学的前景将得到极大的拓展,并加快着科学发展的进程最终获益的将是整个人类。

——摘编自叶葒《中国能否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原因及影响。
(3)阅读材料三,谈谈你对未来世界科学中心发展趋势的看法。
2022-09-2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传教士等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汉朝遣使者至安息、奄蔡、犁靬、条支、身毒等国,在一年中,多时十余批,少时五、六批。一批多则数百人、少则百余人,都携带金币、帛等。近的要二、三年,远的要八、九年,才能返回长安。当时运往中亚、欧洲的商品,有蚕丝、丝织品、铁器、漆器等,铸铁和凿井技术也在这时西传。西方经“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商品,有良马、骆驼、香料、葡萄、石榴、苜蓿、胡麻、胡瓜、胡豆、胡桃等。

——摘编自张维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已顺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截至20193月底,中国政府已与125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173份合作文件,一大批国际合作建设项目陆续启动;基础设施联通网络初步成型,沿线产业合作形成良好势头,各国政策协调不断加强,各领域的国际交流正在深入。20161117日,第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在通过的决议中首次写入“一带一路”倡议。2019425日至4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

——摘编自滕文生《古丝绸之路与共建“一带一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陆上丝绸之路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的“一带一路”与古代丝路的不同特点及共同影响。
2022-08-19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