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奥地利记者克劳斯认为:“欧洲的各次战争都是由一些外交官引起的,他们先是对记者们撒谎,然后他们又相信了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切。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先后打响了四场现代局部战争。在这四场战争中,舆论战作为信息化战争时期的一种作战模式,是达成国家战略目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海湾战争中布什亲自签署过三项密令:授权全国舆论工具、情报机构、科研机构、某种心理战专家和东方学家拟订“特殊计划”,编造忽东忽西的“可靠消息”使伊军摸不透多国部队的具体计划与意图。2003年伊拉克战争,人们第一次可以收看战争的电视直播。交战双方也越来越注重发挥媒体的作用,战争越来越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

——摘编自沈绿《美国舆论战在现代局部战争中的特点及策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舆论战在战争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局部战争的特点。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英国和阿根廷在1982年4月到6月间爆发了一场战争。经过激烈而艰苦的争夺,英军夺回了马岛的控制权。但是阿根廷一直未放弃对马岛的主权要求。阿根廷的战败导致了大规模的反政府运动,军政府因此倒台。对于英国来说,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横扫全国,加强了以首相撒切尔夫人为首的政府权威,同时帮助英国保守党赢得1983年的普选。1998年,马岛附近发现比较大的石油储藏,这使英国和阿根廷的民众重新挑起一轮马岛归属权问题的争执。2010年2月,英国迪塞尔石油公司宣布,已经开始在马尔维纳斯群岛附近海域钻井。英国政府允许该公司在马岛附近海域进行石油勘探和开采,激起了阿根廷的强烈反对并封锁了通往马岛的航道,英国也开始秘密增加马岛的防御力量。一时间,战争阴云再次笼罩在英阿两国上空。

——摘编自曹廷《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尔维纳斯群岛的战略地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的影响。
3 . 两极格局瓦解后,叙利亚民族、宗教问题不断发展,引发叙利亚危机,2015年美国总统宣称不向叙利亚派兵。如图为当时的政治讽刺漫画。由此可知

                           穿新鞋,走老路
A.中国经济保障了美国不出兵
B.中国协助美国维护中东和平
C.美国的冷战思维影响到中东
D.美国对外交往凸现霸权主义
2019-10-16更新 | 167次组卷 | 6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江南十校2019届高三冲刺联考(二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冷战后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而对主权国家伊拉克、南联盟开展军事打击;它无视国际法,悍然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它对古巴、伊朗实行经济封锁;它经常举起砸向自由贸易的“301”大棒(注:对贸易对手制裁以强迫对方改变贸易政策)……它还在软权力方面独占鳌头:可口可乐和麦当劳风靡世界……T恤衫和牛仔裤加旅游鞋的休闲式着装传染给了全世界……好莱坞制造的影视主导着全球影视市场……当今制约世界秩序的各种国际组织,大多是美国人理念的产物,并且是在美国人领导下建立起来的。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冷战后,美国国内关于其霸权的认知出现了两种主要观点,即“霸权维持论”与“霸权衰落论”。这两种观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美国霸权的未来,同时也将美国所具备的优势与不足展现在世人面前。

——摘编自《冷战后美国霸权论文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后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理解“美国两种霸权论”。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结束后,伴随着美国人口的增长、经济的急速膨胀、新科技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等,美国境内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学知识的普及使人们越发意识到濒危物种的生态价值,认识到物种灭绝会导致生态系统失衡,进而引发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等现象。……生态学的新有机论者们将生态学与伦理进一步结合,着重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除非我们与我们之外的其他生物能够共享地球这个星球,否则就不能长期生存下去”的生态道德观。……威廉·道格拉斯法官提出了“自然物诉讼”的概念。他认为,“那些啄木鸟,那些山狗和熊,那些旅鼠和河流中的鲑鱼都可以站在法庭上”……保护环境成为1969年美国选民关注的第三大重要话题。……环保组织纷纷成立公民游说团,积极推动国会通过更具保护效力的议案。

《濒危物种法》的实施成效显著,据称该法案的保护名录中有90%的物种得到了恢复。迄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颁布了保护珍稀物种的法律法规,虽然其立法目的、保护范围与严格程度不尽相同,但这些物种保护法在立法理念和管理制度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借鉴了1973年《濒危物种法》。……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保护濒危物种的法律,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全球性环保组织都积极在各国开展拯救濒危物种的行动。

——摘编自滕海键、张雪姣《美国1973年〈濒危物种法〉的时代背景与历史地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3年《濒危物种法》制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治理的角度,说明如何进一步保护生物多样性。
2024-02-27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80年代,中国国家安全观发生了重大变化。1980年邓小平接受意大利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应努力争取战争“推迟得越久越好”,1982年9月,党的十ニ大指出,“世界和平是有可能护的”。其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1982年12月,五属人大五次会议指出“中国不同任何一个超级大国建立战略关系”,“中国同许多西方国家在开展经济文化合作方面有共同的利益和巨大的潜力,在党际关系方面,也应着力淡化意识形态色彩。”与此同时,1980年起,中国积极实施联合国的戴军计划,开始参与军谈判会议的各项工作,中国国家安全观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不断发生新的变化。

——摘编自李小华《观念与国家安全: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变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20世纪80年代国家安全观变化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20世纪80年代国家安全观变化的时代背景。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传统国际法将战争看作是推行国家政策、解决国际争端的合法手段。进入20世纪,这种传统观念逐步被否定。1919年,《国际联盟盟约》提出各缔约国要“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1928年,《巴黎非战公约》否定了“战争权”的合法性,明确表达了世界各国力求避免战争的共同追求。二战后,《联合国宪章》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作为联合国的首要宗旨。1970年的《国际法原则宣言》和1974年的《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为制止侵略提供了法律武器。根据现代国际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方法主要包括谈判与协调,斡旋与调停,调查与调解,仲裁,司法解决,通过联合国、区域组织以及区域办法解决等等。但国际法依然不断地经受着挑战与考验。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期待着国际法效力的加强、联合国权威的提高。而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摘编自杨和平《20世纪:战争、和平与国际法》等


(1)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国际法解决战争问题的措施有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国际法规推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8 . 2016年6月4日美国国防部长卡特提出了美国的新亚太安全观:美国致力于推动在亚太地区建立“基于规则的安全体系”,即各国建立一致目标,共同制定军事计划和训练内容,最终形成协调一致的军事行动。美国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进入国际体系以来,一直在实践这种集体安全机制。

对中国来说,美国的提议是不可接受的。历史上出现的“集体安全”机制,尤其是一战和二战之前,但都没有保障集体安全。美国要确立亚洲安全机制,必须是新的安全机制,需要废除针对第三国的联盟。中国提到“世界大战”的问题,表明中国已经看到这个发展趋势及其所可能导致的恶果;从战略上说,这个“战争意识”很重要,因为有了这个意识,中国就可以竭力去避免。从中美的双边经济战略对话可以看出,无论是双边关系、区域关系还是国际层面,中美仍然具有巨大的合作空间。

——摘编自《郑永年:美国版“安全体系”能够保障亚洲和平吗?》


(1)据材料说明美国版“安全体系”的主要内容与实质。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如何才能保障亚洲的和平。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导条约》是冷战期间美苏达成的一项重要军控条约,是全球战略稳定的支柱之一。20198月,美俄相继退约,引发国际社会极大关注。人们担心,条约退场将冲击全球战略稳定,刺激军备竞赛,影响欧亚安全形势,削弱国际军控体系。中国是美国退约重要借口之一,条约作废势必深刻影响中国外部安全环境。《中导条约》从诞生、发展到消亡,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和个人三个层面的演变动因,归根结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国际格局变迁。20世纪80年代,苏美攻守异势促成了《中导条约》的诞生;进入21世纪后,北约对俄的挤压以及中导技术扩散促使俄罗斯抛出条约全球化倡议;近年来,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促其选择退约。但美俄两国政治形势变化及领导人更迭也深刻影响了条约的“生、住、变、灭”的时机和方式。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与当时高涨的核裁军运动为签署《中导条约》提供了特殊的政治、社会背景。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理念,频频废约“退群”,《中导条约》随之沦为牺牲品。

——摘编自郭晓兵、龙云《(中导条约)与全球战略稳定论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导条约》签署的背景和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导条约》的废除原因,并分析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的多极化进程使主要力量彼此制衡,世界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世界多极化是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联系日益密切,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区域间合作逐步向前推进,国际形势朝着持续稳定地方向发展。随着和平因素的不断增长,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1985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和平为人类社会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利环境,没有和平的发展环境,现今人类社会所取得的社会建设和发展成果都将付之东流,全世界国家都处在不断发展的环境之中,都不能脱离外部环境独自发展;要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实现共同安全和共同繁荣,只有持续坚持多边主义的发展格局。

                                           ——摘编自张成《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